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积累(22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瞬间凝视啜泣小憩( )
2.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嶙峋茁壮辜负擎天撼地。
b.麦穗藤萝丘壑蜂围蝶阵。
c.小憩庸碌**心惊肉跳。
d.糟踏茏罩隐密头晕目眩。
3.文学常识填空。(6分)
(1)《童趣》节选自作者代的文学家。
2)《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国作家。
3)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宗璞的文章。
4.结合语境,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当同学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有何见教?请问吧。”
b.当你骑车碰了别人的车时,你说:“对不起,没碰坏**吧?”
c.当老师到你家家访时,你说:“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d.当朋友邀你看球赛时,你说:“快考试了,没空!”
5.对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4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用具有特点的景物写秋,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
b.景与情结合,表现了天涯游子的悲凉感情。
c.“夕阳”“天涯”交代了时间地点。“断肠人”今夜宿谁家?在“小桥流水人家”。
d.读者是随着秋思满腹的主人公的脚步、视线、思绪进入这幅画卷的。
6.下面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在山的那边》中“山”与“海”是两个相对的形象,是富有象征意义的,这首诗抒写了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
b.《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c.《紫藤萝瀑布》中作者面对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联想到生命的顽强,抚化了心中的悲痛与焦虑。
d.《童趣》回忆童年时代的种种情趣,说明人是有精神活动的,在精神作用之下,能享受到无穷的物外之趣。作者将人生哲理寄寓在小事中,表现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7.无锡阳山的水蜜桃以皮薄果大肉汁甜而闻名江南地区,为了拓宽销售渠道,特征集广告词,以下四条,请选出最佳的一条( )2分)
a.阳山盛产水蜜桃,价廉物美味道好。
b.世人称赞阳山桃,买回一筐赛金宝。
c.乐陶陶,太湖风光好。甜蜜蜜,阳山水蜜桃。
d.吃了阳山水蜜桃,神仙也要向你笑。
二、阅读理解(48分)
一)(16分)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
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8.解释加点字。(4分)
1)观之,兴正浓2)拔山倒树而来。
(3)二虫尽为所吞4)驱之别院。
9.翻译句子。(6分)
(1)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译文。(2)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10.用4个字概括这段文字2分)
11.“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这里连用“捉”“鞭”“驱”三个动词,有什么作用?(2分)
答。12.“拔山倒树而来”的描写带有作者的夸张想象。作者是把___想象为山,将想象为树。(2分)
二)(20分)
我们最后来到一处空地。那座悬崖就___在空地的另一边。它是一堵垂直的峭壁,壁面有许多凸出来的岩石、崩土和蓬乱的灌木。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
其他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向上朝着一块离崖顶还有三分之二路程的狭小岩石架进发。我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也跟着他们向上爬。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冬冬直跳。
我终于爬上去了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其他的孩子慢慢地向石架边缘移动,我看在眼里,吓得几乎晕倒。
接着,他们又开始向崖顶___他们打算从崖顶沿着一条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
“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
“再见!”其中一个孩子说,其他孩子跟着也都哈哈大笑起来。
他们左折右转地爬上了崖顶,向下凝视着我。“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在那里好了。”有个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气。”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13.在选文中空处的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动词。(4分)
14.“嶙峋”一词有这样几个义项:①形容山石等突兀、重叠;②形容人消瘦、露骨;③形容人刚正有骨气。你认为文中的“嶙峋”应当是哪个义项,为什么?(3分)
答:15.用“瞻仰”“俯视”中哪个词去替换最后一段中的“凝视”比较好?为什么?(3分)
答:16.“大约只有二十米高”的石架,为什么“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你能从文中找出表示原因的词句吗?(2分)
答:17.画线的句子中“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的原因是什么?此处特别提及在文中有何作用? (4分)
答:18.课文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有何深刻的含义?请结合你的经历来谈谈对此标题的理解。(4分)
答:三)无题(12分)
①黑板上赫然写道:“学杂费总计97.5元。”他盯着这个数字,口袋里的手攥着的那张皱巴巴的50元钱已被手心里的汗浸湿了。他不得不一步一回头地向校门口走去。
②他坐在自家堂屋的门坎上,母亲下地还未回来。他听见母亲无数次在父亲坟头说:“他爹,保佑他考上好学校!”现在,他考上了,而且成绩拔尖,他记得母亲是怎样颤颤地从衣袋里取。
出那钱的……
③“娃,咋回来了?”母亲一边放下锄头一边惊奇地问。“妈,我不读了,读书有什么好……”话还没说完,母亲已经给了他一耳光!
他抬起头,只见母亲噙着泪水,嘴角颤动着,欲说无语。猛然,她问:“是不是钱不够?
”他还能说什么呢?母亲明白了。
④打开里屋的门,他和母亲一前一后地进了家。母亲说:“娃,你等着!
”他惊愕地望着母亲的背影,心中再次升起上学的渴望。一会儿,母亲提着一个盖着红布的篮子走了出来,放在他面前:“娃,拿到学校去,去跟老师说些好话,你成绩不是最好的吗?
”他一把搂住母亲,呜呜地哭了。
⑤他到了学校,老师正在为这个顶尖的学生没来报到而奇怪。忽然看见一个身着蓝色土布衣服的学生站在门口。“进来吧!”老师说。他默默地放下篮子,掏出50元钱放在红布上。
⑥老师惊异地揭开红布——
⑦啊!?一篮白生生的鸡蛋!
⑧老师拿着他的录取通知书,看着这50元钱和一篮鸡蛋——
⑨愕然无语1
19.第①段中的“盯”和“攥”两个动词表明了“他”什么样的心理?(2分)
答:20.文中写“他不得不一步一回头地向校门口走去……”可是到了家里,却对母亲说:“妈,我不读了,读书有什么好……”他”说这句话用意是什么?选出分析最恰当的一项( )2分)
a.表达了“他”不想读书的真实想法。
b.表达了“他”想读书又难以实现愿望时抱怨母亲的心情。
c.表达了“他”既渴望读书又不想因家境困难而使母亲为难的复杂感情。
d.表达了“他”渴望读书却因家境困难造成读书无望的苦闷心情。
21.第③段中最能体现母亲理解了儿子良苦用心的一句是。
22.第④段写“他一把搂住母亲,呜呜地哭了”,修饰语“呜呜地”表达了“他”__的情感。(2分)
23.第⑦段在“啊”后连用“!”其作用是2分)
24.对**的标题“无题”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以“无题”作题,能激发兴趣,促使读者急于读下去。
b.**写的是学生入学时的一件小事,涉及的人物有“儿子”“母亲”“老师”,涉及的事物有“50元钱”和“一篮鸡蛋”,如果用“无题”作题,可更好地概括上述人和事。
c.**充满人间真情:儿子为母亲着想,母亲为儿子着想,老师为学生着想,使人读后思绪万千,震撼不已,用“无题”作题目才能含蓄而绝妙地表现这丰富感人的内涵,起到“无题”胜有题的作用。
d.以“无题”作题,意味深长,能引发读者的深思,给人以启迪。
三、作文表达(30分)
25.来到新的学校新的集体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你是否埘自己的教师或同学有r较清楚的。
认识呢?请以自己最熟悉的一位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尽量凸现人物的个性;②题目自拟;③左右。
七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 填空题 每题3分,共24分 1 某同学在东西方向的跑道上练习跑步,如果向东前进记为 十 向西前进记为 例如 十5米表示向东前进5米,那么向西前进6米记为。2 的倒数是 3 化简。4 比较大小填 或 5 找出满足下列条件的数加上 8,和为正数。写出一个即可 6 若,则...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a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66分 1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全国统一的是。a.秦始皇b.汉武帝 c.隋文帝d.唐太宗。2.结束了西晋以来二百多年 局面,使南北重新统一 a.隋文帝b.隋炀帝 c.唐高祖d.唐太宗。3.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 60分钟满分 100分。一 选择题 每题2分,共40分 1 1965年的五一节下午,考古队来到一个山沟里寻找化石。下午5点钟左右,发现了两颗距今约170万年的人类的门齿,经专家鉴定,这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化石。由此判断考古队寻找化石的地方是 a 云南元谋县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