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百万年的岁月悄然逝去,人类从荒蛮中一步步走来,探嫌远古的秘密,印证人类不断前进的足迹,完成1—3题。
1、请你观察“北京人追逐野兽”图,从此图中提炼的历史信息是。
a.北京人分布地区广。
b.北京人开始农耕生活。
c.北京人已有爱美之心。
d.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
2、中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追根溯源,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分别是。
陕西西安半坡村。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安徽凤阳小岗村。
北京西南周口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3、“考古发现该遗址保留有干栏式房屋痕迹,上住人下养畜,通风防潮,这是建筑学上的一个重大成就。”与这段文字对应的**是。
a b c d
古代神话和传说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远古蛮荒时代的空白。据此回答4—5题。
4、“务农桑,筑称室,初定家邦;创文字,造舟车,走出洪荒;……巍巍先祖功德,绵绵万世流芳。”孙中山先生的这篇祭文是写给传说中的。
a.炎帝 b.蚩尤 c.黄帝 d.禹。
5、“自是以後,圣子神孙,历世相承,以禅让缉熙,汤武以征诛定乱。”文中空格处填写的历史人物是。
黄帝②尧③舜④禹。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②③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已经是千百年来经过不断得到验证的真理。据此回答6—7题。
6、发出“吾悔不遂杀汤于夏台,使至此”哀叹的国王是。
a.夏桀 b.周厉王 c.周幽五 d.商纣王。
7、“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最终因**导致亡国的国王是。
a.夏桀 b.周厉王 c.周幽五 d.商纣王。
《东周列国志》一书写的是西周结束至秦统一六国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据此回答8—12题。
8、**通过丰富而生动的故事情节,赞扬了从善如流、赏罚严明、胸怀大度的王侯和忠贞、有勇有谋的将相,也赞扬了那些见义勇为、机智果敢的豪侠。下列人物中可能出现在该书中的是。
周武王 ②齐桓公 ③晋文公 ④商鞅。
a.①②b.②③c.①②d.①③
9、下列内容为此书中的章回目录,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犬戎主大闹镐京,周平王东迁洛邑。
褒人赎罪献美女,幽王烽火戏诸侯。
卫懿公好鹤亡国,齐桓公兴兵伐楚。
楚庄王纳谏复陈,晋景公出师救郑。
a.①②b.③②c.②①d.②①
10、下列章回中不可能出现相对应的成语典故的一项是。
a.先轸诡谋激子玉,晋楚城濮大交兵——退避三舍。
b.质平原秦王索魏齐,败长平白起坑赵卒——纸上谈兵。
c.孙膑佯狂脱祸,庞涓兵败桂陵——围魏救赵。
d.马陵道万弩射庞涓,咸阳市五牛分商鞅——卧薪尝胆。
11、“说秦君卫鞅变法,辞鬼谷孙膑下山”此目录中的“秦君”和“卫鞅”分别指的是。
a.秦始皇、李斯 b.秦孝公、李斯 c.秦始皇、商鞅 d.秦孝公、商鞅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是社会发展的重大推动力,也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标志。据此回答12—14题。
12、下列生产工具发明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磨制石器 ② 打制石器 ③ 铁制工具 ④青铜工具。
a.①②b.②①c.②①d.③①
13、下列是小明对古代生产劳作情景的想象,错误的一项是。
a.北京人在用打制的石器挖掘植物的根茎。
b.半坡原始居民在用磨制的石刀收割水稻。
c.商朝的奴隶正在用铁制的锄在田间锄草。
d.西周时的奴隶在用青铜制作的铲整理田地。
14、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的使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这种变化直接得益于。
磨制石器取代打制石器。
青铜工具的发明与应用。
铁农具的出现和推广。
牛耕技术的运用。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发明和创造的民族,是一个不断进取的民族,我们的祖先用聪颖的智慧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据此回答15—16题。
15、下列对我国人民发明创造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河姆渡原始居民会制作彩陶
b.商朝时期,就能烧制青瓷
c.战国时期,人们就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
d.扁鹊总结的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年汶川**,使“天府之国”文物和遗址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其中涉及到。
三星堆博物馆 ②都江堰遗址 ③殷墟遗址 ④随州编钟。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孔孟之道,博大精深;老庄哲理,智慧超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智慧的思想火花,影响着几千年的华夏文明。据此回答17—19题。
17、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松闻曹丞相文不明孔孟之道,武不达孙吴之机。”这里的“孔孟之道”指的是。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1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这种辩证思想出自于。
a.《论语》 b.《离骚》 c.《道德经》 d.《孙子兵法》
19、土地荒漠化,是因为人类过渡放牧、乱砍乱伐、破坏植被等不注意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所造成的。下列思想家中,认为要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20、秦灭六国绝非偶然,实力所致。下列事件均在不同程度上增强了秦国的实力,为秦朝建立奠定了基础。这些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长平之战②李冰修筑都江堰③商鞅变法。
a.①②b.③①c.②③d.②①
简单的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有效的掌握历史知识。据此回答21—22题。
21、为了方便记忆,小明画了下面这张示意图,此示意图反映的内容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等级制 d.世袭制。
22、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的记忆时间,下面是小明制作的夏、商、周时一条年代尺。其中残缺部分的内容是。
a.盘庚迁殷 b.牧野之战 c.国人暴动 d.西周灭亡。
23、***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将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决定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包括“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端午节与下列哪位人物的关系最密切?
a b c d
24.每个节日都承载了中华儿女的共同记忆,熏陶、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认同。由于人们对屈原的认同,端午节便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人们对屈原的认同”集中体现在:
a.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b.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
c.孜孜以求的探索品质。
d.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年6月8日,汶川大**后的灾区群众迎来第一个传统佳节之际,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和鼓励。这里的“传统佳节”是指。
a.清明节 b.端午节 c.七夕节 d.中秋节。
二、非选择题(本大量共3小题,其中26题分,27题分,28题分,共计50分)
21、看图答题。(10分)
司母戊鼎制作想象图。
请回答:1)司母戊鼎制作于哪个朝代?(2分)司母戊鼎有何特点?(2分)
2)众多人物共同劳动的繁忙场面说明了什么?(2分)
3)司母戊鼎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还有其他哪些成果也充分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至少两项)(4分)
22、材料解析题:(16分)
材料一:“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史记》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请回答:
1)请概述材料中的两次改革的内容。(8分)
2)比较这两次改革,在目的方面的不同之处是什么?(4分)
3)这两次改革都起到怎么样的作用?(2分)结合作用谈一谈改革所带给你的启示。(2分)
23、综合**题:
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秦朝灭亡这一段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充满着和谐与不和谐的因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任务。(24分)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
1)统治的和谐: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2分)
2)人与人的和谐:请列举出这一段时间里出现的三对和谐的君臣。(6分)
3)人与自然的和谐:
战国时期我国历法上取得的重大成就是什么?(2分)
战国时期修筑的重大水利工程是什么?(2分)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请根据提示,请各举两例说明各种不和谐的历史现象。
1)统治的不和谐: 、4分)
2)诸侯国之间的不和谐: 、4分)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和谐”发展献策。
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哪些不和谐的音符?(说出两项即可)(2分)根据这一段历史的学习,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说出两点即可)(2分)
参***:1、d2、a3、d4、c5、d6、a7、d8、b9、c10、d11、d12、c13、c14、b
15、a16、a17、a18、c19、b20、b21、b22、b23、a24、a25、b
21、(1)商代(2分);体形巨大,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2分)。(2)说明当时的青铜生产规模庞大,工艺复杂。(2分)(大意相同即可)(3)四羊方尊、三星堆文化、创制甲骨文、编制历法、修筑都江堰等均可(2分)。
22、(1)管仲改革的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4分)商鞅变法的内容: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4分)(2)管仲改革是为“称霸”(2分);商鞅变法是为“统一”(2分)。(3)作用:
都是国家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加强。(2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改革可以使国家强大起来。
(2分)(言之有理却可)
23、步骤一:(1)禅让(2分)(2)商汤与伊尹;周文王与姜尚;齐桓公与管仲;秦孝公与商鞅。(任意三对即可)(6分)(3)①测定一年的24节气。(2分)②都江堰(2分)
步骤二:(1)如夏桀、商纣王、周厉王的**。(任意两项即可)(4分)(2)城濮之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任意两项即可)(4分)步骤三:如违法犯罪不断发生;自然环境不断恶劣;****现象十分严重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我认为可以增强民主与法律意识;有效保护自然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言之有理即可)(2分)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
环县二中2012 2013 1七年级历史 上 期中测试题。一 选择题 30分 1 十一长假,小聪参观了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去的是 a 陕西省 b 北京市 c 云南省 d 浙江省。2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a 会不会说话 b 能不能直立行走c 会不会制造工具 d 会不会使用工具。3 河姆渡...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
一 选择题 每题2分,共22分 1 你若要实地考察我国北方原始居民最早种植粟的遗址,应到 a 云南元谋b 北京周口店 c 陕西西安 d 浙江余姚。2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孔子周游列国 与 诸侯 列国 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a 禅让制b 世袭制c 分封制 d 郡县制。3 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 于春秋战国时期...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
初一历史 上册 集体教案 华东版 时间 09年11月2 6日课时 1课时执笔 高敏。第课期中复习。教学内容 习题练习评讲教学目标 1 通过习题讲评发现学生在知识识记上存在的不足,并引导学生查缺补漏。2 在习题讲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重点知识点的记忆。3 讲评中,引导学生注意并逐步学习如何审题 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