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题

发布 2023-03-10 17:46:28 阅读 4613

初一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已打印)

二、填空题:本大题5小题10空,每空1分,共10分。请把答案填在第卷规定的横线上。

1. _589___年,隋灭陈 ,重新统一全国。

2. 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在西突厥地区,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它们分别是___安西都护府___和__北庭都护府___

3. 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和建造的___赵州桥___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_唐___朝印制的《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4.宋朝的海外**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的重要国家。 .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5. “飞流直下三千尽,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唐朝诗人李白_的诗句。作者被称为“诗仙”。

三、综合题:

31.在《隋朝运河》图中填注:(11分)

1)隋朝大运河的中心a为洛阳 ,北至b为涿郡 ,南至c为杭州。(3分)

2)隋朝大运河沟通五大水系,其中①为__淮__水,②为钱塘江。(2分)

3)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分)

游玩江都;②加强南北交通;③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4)你能说出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历史意义?(1分)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5)隋炀帝为什么能够开通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隋文帝在位的20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32.唐朝时期一位著名的皇帝曾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这段话最早是出自谁的名言? 唐太宗。

2)他是如何“以史为镜”“以人为镜”的?(4分)

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同时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他还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唐太宗“以人为镜”,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

3)“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用过去留下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我们做今天的事,通过近一年的历史学习,你认为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2分)

学好知识,报效祖国;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改正自己的缺点,使自己不断进步。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23年前,在唐朝的初期,在南昌曾经有过一次盛会,遗留下来了一篇名作,就是王勃的《滕王阁序》。王勃用美丽的诗句描述了当时的人力物力,其中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两句,很确切地道出初唐时代中国的潜力。以后2023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发挥了这巨大的潜力创造了盛唐的文化,为当时世界之冠。

杨振宁《在广州粒子物理讨论会开幕式上讲话(1980)》

材料二唐朝的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获得了飞跃的发展.不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已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与伦比。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参观了武后陵墓,看到峙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国在**?

”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已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摘自《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

请回答:(1)材料。

一、二两段的共同点是什么?各自的侧重点又是什么?(4分)

共同点:都是赞美唐文化的高度发展,同时又不仅仅停留在民族文化传统上,给人有所启示。

侧重点:前者从民族文化的自身加以发掘和发扬,后者是从吸收外来文化,创造民族文化特色的角度。

(2)材料一中王勃这两句诗句我们认为也很确切地道出了今天中国的巨大潜力。这个潜力在**?(2分)

这个潜力在于我们自己。要继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又要大量融合外来文化而形成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

(3)请写出隋唐时期我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唐朝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③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4)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能分析一下隋唐时期科技文化高度繁荣的原因有哪些吗?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吸收外来文化;民族间文化交流加强;前代文化的积累;劳动人民的辛勤创造等。

34.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心长期以来一直居于北方,但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南方的经济逐渐赶上并超过北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到哪个朝代最后完成?

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至南宋时最后完成。

(2) 为什么从唐朝中晚期起南方的农业发展较快,并逐渐超过了北方?

①战乱较少,社会稳定

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增加了劳动人手。

是南迁的北方人和南方人辛勤劳动的结果。

当时中国南北方自然条件发生变化,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好,更适宜农业发展;

优良品种占城稻的引进及推广。

(3)试述宋代南方商业繁荣的表现(3分)

商业都市很多如开封和杭州,国内外商客往来不绝;海外**发达,广州、泉州闻名世界,外贸收入在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北宋币交子出现,南宋时会子出现。

试题参***及评分标准。

评分说明:选择题依据答案标准评分;非选择题的评分不必拘泥于参***原文,只要基本意思正确或相近,即可酌情给分。本答案及评分意见仅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5 addad 6-10 dcbcc 11-15 ddbaa 16-20 ccdac 21-25 aabbd

二、填空题:本大题5小题10空,每空1分,共10分。

1.589 陈 2.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3.赵州桥唐朝

4.广州、泉州5.李白,诗仙。

三、综合题:第31小题11分,第32小题8分,第33小题12分,第34小题9分,共40分。

31.(1)洛阳,涿郡,余杭(3分) (2)淮,钱塘 (2分)(3)目的有①游玩江都;②加强南北交通;③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3分)

4)意义: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1分)

5)原因:隋文帝在位的20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答对任意2点即得2分)

32.(1)唐太宗(2分)(2)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同时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他还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

唐太宗“以人为镜”,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4分)

3)学好知识,报效祖国;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改正自己的缺点,使自己不断进步。(2分)(言之有理即可)

33. (1)共同点:都是赞美唐文化的高度发展,同时又不仅仅停留在民族文化传统上,给人有所启示。

侧重点:前者从民族文化的自身加以发掘和发扬,后者是从吸收外来文化,创造民族文化特色的角度。(4分)

(2)这个潜力在于我们自己。要继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又要大量融合外来文化而形成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2分)

(3)唐朝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⑵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⑶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3分)

4)原因: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吸收外来文化;民族间文化交流加强;前代文化的积累;劳动人民的辛勤创造等。(3分)(答对任意3点即得3分)

34.(1)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至南宋时最后完成。(2分)

(2) 原因:.①战乱较少,社会稳定 ②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增加了劳动人手 ③是南迁的北方人和南方人辛勤劳动的结果。

④当时中国南北方自然条件发生变化,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好,更适宜农业发展;⑤优良品种占城稻的引进及推广(4分)(答对任意4点即得4分)

3)表现:商业都市很多如开封和杭州,国内外商客往来不绝;海外**发达,广州、泉州闻名世界,外贸收入在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北宋币交子出现,南宋时会子出现。(3分)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1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a 金刚经 b 古兰经 c 木兰辞 d 圣经 2 杜甫在 忆昔 这首诗中写道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他描写的是唐朝哪个皇帝在位时期的繁荣景象 a.文景之治 ...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题

七年级历史试卷。试卷总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第 卷选择题部分。一 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 会不会使用工b.会不会制造工具c.会不会使用火d.会不会人工取火2.韩非子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 上古之世,人民...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题

七年级历史试卷。试卷总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第 卷选择题部分。一 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 会不会使用工 b.会不会制造工具 c.会不会使用火 d.会不会人工取火。2.韩非子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 上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