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3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2019-2023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试卷共分三部分,分别是:一、单选题(40分);二、填空题(10分);三、综合题(50分)覆盖面较广,涉及内容较全面。注重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整合能力,并力求联系现实生活,做到学以致用。
由于多种原因,学生考试成绩较低,不太理想。二、试题分析。
本次地理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设计体现了地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反映地理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基本规律,理论联系实际,兼顾知识、能力、情感的考查。考查内容覆盖面较广,突出教材重点,试题无偏题、怪题,注重考查基础知识,注重地理读图能力的考查,特别考查了从不同角度看地图(地球)的能力。
试题将记忆、应用和创新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现对本次试卷做如下分析:三、反思教与学存在问题1、学生学习。
从成绩来看,过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相对较好,但对于综合性强、想象力较强的题目回答得不够好,知识没有得到巩固。一方面反应出学生不重视地理学科的学习,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另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基础知识。
第1页。不够扎实,该掌握的知识没有掌握牢固,此外课堂练习不够,知识不能灵活运用。2、教师教学。
在教学中只强调学生的理解,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这次闭卷考试该记忆的没有让学生去记忆,学生只会说,一下笔就错误百出,这也是失分的原因;练习太少,对学生个体辅导不到位,没能做到因材施教,对中等以下的学生调动的学习积极性不够。教师对教学难点克服不到位,对难点没有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四、改进措施。
1、提升地理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当前地理教学的转轨使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要求地理教学质量达到大面积的提高。但由于认识的误区导致师生行为的不到位,使学科教学成绩多年来一直偏低。从学生角度而言,更多的学生早已把地理学科当作“小科”、“副科”,学习积极性不高,被动学习或者干脆不学,直接导致成绩低下。
地理学科的设置,充分说明它存在的重要性,师生都要进一步提升认识,要清楚地理学科在素质教育乃至现实生活、学生终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摆正位置,密切地理学科同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不断教育学生重视地理学科的学习,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成绩提高的主体。
第2页。2、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重组、删减和补充,避免“教”教材。对教材知识点的讲授力求全面,让学生理解,学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3、落实好基础知识,使学生学会学习并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夯实基础,注重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反馈落到实处。同时尽量创设情景,融基础知识于生活、生产的实际问题之中,多让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4、在课堂上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讲练结合。
地理试题可谓无图不成题,读图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在地理新教材中更加突出了读图教学的地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活动,加强读图训练,而且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读图,从而培养读图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读图、填图训练,并做到精讲多练。
5、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注意分层教学,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地理教学中要求教师做到“精”、“细”,第3页。
教师备课要精,知识点要抓细。为此,“精导”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实学”是实现自主学习的根本。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多一些自主、少一些灌输、多一些讨论、少一些讲解”。
第4页。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黔东南州2010 2011学年度七年级地理期末考试。平略中学试卷质量分析。龙道炽。一 试卷抽样调查。平略中学,第一考场,共23份试卷。监考人 周承标 唐秀珍。二 试卷总体评价。本份试卷重基础,覆盖面广,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试题题量 难易程度 各种题型都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并结合了曲靖实际,具有...
2023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 定稿
一 单项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请你仔细判断后,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下表中对应的空格里。每小题3分,共60分 1.地球上划分南北半球的界线是 a.地轴b.赤道c.本初子午线 d.180 经线。2.下列大洲中,赤道 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都穿过的是。a.非洲b.南美洲c.亚洲d.北美洲。...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 单项选择题 每题3分,共6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格中。读 主席的诗句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 回答1 3题。1 此句诗反映的是下列哪一种地理现象。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地球随着银河系运动d 地球随着宇宙运动。2 这一地理现象产生的自然现象是。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