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无答案

发布 2023-03-07 13:54:28 阅读 4831

第十一课秦王扫六合。

1、秦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性质()。2、秦始皇加强**集权的措施有哪些?(1)政治上:

(2)经济上:(3)文化上:(4)思想上:

(5)军事上:

3、为了抵御匈奴,秦始皇派大将()负责修筑了西起(),东到()的城防,蜿蜒万余里。这就是“万里长城”。

4、秦朝的疆域广大,东至(),西到(),北到(),南到()。

第十二课伐无道,诛暴秦。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表现为以下四点:(1)(2)(3)(4)

2、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时间是(),领导人是()和()。3、秦末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陈胜、吴广起义的意义)是什么?

4、陈胜、吴广起义失败以后,()和()继续领导农民起义。

5、决定着秦王朝兴衰的两次战役分别是()和()6、巨鹿之战的时间是(),领导人是(),特点是(),与这次战役有关的成语是()

7、西汉建立的时间是(),建立者是(),都城是()

第十三课大一统的汉朝。

、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景象是()2、文景之治出现的背景、措施、表现分别是什么?(1)背景:

2)措施:3)表现:

3、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原因、措施分别是什么?(1)原因:

2)措施: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思想上:军事上:

第十四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1、()下令治理黄河,亲临治河工地,此后八十多年,黄河下游没有发生过大水灾;()命水利专家()主持修河,在以后的八百多年里黄河没有改道。2、汉代的丝织业已经使用()。

3、水排发明的时间(),发明者(),作用(

4、东西二京指的是()和(),其中()城内,有专门的商业区,叫做()

第十五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1、()之际,匈奴的杰出首领()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2、汉武帝时开始反击匈奴具备了哪些条件?(1)(2)

3、汉朝与匈奴之间以战为主的典型事例是什么?在当时有什么影响?

4、汉朝与匈奴之间以和为主的典型事例是()

5、昭君出塞发生的时间是(),当时匈奴的首领是(),西汉在位的皇帝是()。6、昭君出塞的意义:

第十六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1、西域的地理范围: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是(),目的是(),结果是()。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结果()。4、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

5、西域都护设立的时间(),意义。

)。6、丝绸之路的路线:

第十七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1、()用麻做的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时候,宦官()改进了造纸术,后人把这种纸叫做()。

2、《九章算术》成书于()时期,是一部数学专著,总结了()以来的数学成就。

3时期的科学家()制造了(),这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仪器。

4、东汉著名的医学家是()和()

5、华佗制成了全身***剂这是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编制了一套医疗体操()

6、张仲景写成了《》一书,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后世尊称他为。

第十八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1、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很快受到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植,()时,建起了许多佛寺。

2、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兴起的时间是(),创始人是().

3、《史记》的作者是记述了从()到()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通史。

4、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水平很高,它的杰出代表是()。

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复习二 班级姓名。第三单元。第9课。1.公元前221年秦王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上 经济上作用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文化上作用 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思想上目的 加强思想控制影响 摧残文化,钳制思想。军事上。3 秦始皇采取以上措施后起到的作用。第1...

初中七年级上历史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1 我国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与欧洲面积最接近 2 我国的四个端点是 3 要求掌握中国的14个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六个国家在地图上的位置。4 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我国的内海是渤海。5 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 共有34个行政区划。p44 45 6...

历史七年级上第三单元复习提纲一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考点一 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 集权史实,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知道秦朝灭亡的原因。一 秦始皇评价 我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君主 但也有残暴的一面 一方面,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兼并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主义 集权的封建国家 为了巩固统一,统一货币,文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