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
1、关于我国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深居亚洲腹地,与世界各国联系不便
b.我国的大部分处在热带,热量条件不好。
c.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部。
d.我国跨纬度近50°,南北气候差异大。
2、下列省级行政区,既临海又有陆上邻国的是。
a.云南省和辽宁省 b.辽宁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c.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d.吉林省和海南省。
3、下列少数民族与其主要分布的连线,正确的是
a.壮族——广东 b.维吾尔族——内蒙古。
c.藏族——新疆 d.回族——宁夏。
4、关于哈萨克牧民科学利用天山牧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分布在山谷间的牧场 b.春秋时节生活在高海拔地区。
c.冬季主要在山麓地带 d.天山牧场可“四季放牧”
5、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从西到东依次为。
a.台、闽、粤、滇 b.台、粤、桂、滇 c.滇、桂、粤、台 d.滇、粤、桂、台。
6、浙江卫视要做一个环球之旅节目,电视观众随着节目的直播,不断欣赏到异地风情。这一期观众看到一个地方:到处是繁茂的植物,地上湿湿的,几头大象在远处悠闲地散步。
你认为摄制组已到了五带中的哪一带?
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寒带。
7、下图是黄河干流的示意图,其中哪一段河由于大量泥沙淤积,使河床高于两岸平原,形成地上河。
a.甲 b.乙 c.丙 d.丁。
8、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那么坡度最陡的图是:
ab cd9、下列四幅图中,正确反映地球上海洋和陆地比例的是。
abcd10、如下图,我国国土东西长5000多千米,跨经度60度,这就造成了。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3小题,共30分)
11、读图回答问题(8分)
1)图中各点中在高纬度的是。
2)图中各点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___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___
3)判断图中各点的相互位置:a点在b点的方,c点在d点的___方。
4)赤道穿过的是点,该点应该属于___洋。
5)图中各点中位于寒带的是___
12、读“沿我国北纬32°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图中①代表的高原是山,③ 盆地平原,其中和处在第一阶梯。(填图中**)(6分)
2)我们的家乡位于___填图中**),居住在这里你有什么感受(从自然因素的角度考虑)?(3分)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势是怎样变化的?你能说出它对我国降水、河流的影响吗?(3分)
13、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23年11月22—23日***西部开发办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召开加强东西互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
材料二:2023年11月23日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西四环暗涵穿越五棵松地铁站工程胜利贯通。这标志着南水北调北京段地下工程中最关键的安全和技术节点胜利攻克,为南水北调北京段于2023年4月具备通水条件打下了坚实基础。
1)上图a(北方)和b(南方)地区都属于东部区,两地区的分界线是线。(2分)
2)我国南方与北方在自然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很大,小明同学用四个字加以概括,其中符合我国实际的是( )2分)
a.南马北船 b.南煤北运 c.南寒北热 d.南米北面
3)西部大开发中也实施了一些类似于南水北调工程的东西部合作工程,请举两例?(2分)
4)你认为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自然和社会因素有哪些?(4分)
兴元中学2011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独立作业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
注意:请将各题正确答案填写在**中对应的序号下。
二、非选择题。
11、读图回答问题(8分)
1)图中各点中在高纬度的是。
2)图中各点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___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___
3)判断图中各点的相互位置:a点在b点的方,c点在d点的___方。
4)赤道穿过的是点,该点应该属于___洋。
5)图中各点中位于寒带的是___
12、(1)图中①代表的高原是山,③ 盆地平原,其中和处在第一阶梯。(填图中**)(6分)
2)我们的家乡位于___填图中**),居住在这里你有什么感受(从自然因素的角度考虑)?(3分)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势是怎样变化的?你能说出它对我国降水、河流的影响吗?(3分)
13、(1)上图中a(北方)和b(南方)地区都属于东部区,两地区的分界线是线。(2分)
2)我国南方与北方在自然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很大,小明同学用四个字加以概括,其中符合我国实际的是( )2分)
a.南马北船 b.南煤北运 c.南寒北热 d.南米北面
3)西部大开发中也实施了一些类似于南水北调工程的东西部合作工程,请举两例?(2分)
4)你认为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自然和社会因素有哪些?(4分)
参***。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
注意:请将各题正确答案填写在**中对应的序号下。
11(8分)每空一分。
1)图中各点中在高纬度的是_c_
2)图中各点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__c_,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e_。
3)判断图中各点的相互位置:a点在b点的___西南_方,c点在d点的__正南__方,4)赤道穿过的是__b_点,该点应该属于大西洋。
5)图中各点中位于寒带的是_c___
12、(12分)(1)①青藏高原;②横断山;③四川盆地;④长江中下游平原;①和②(每空一分)
2)④;1分)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温暖湿润,河湖众多,物产富饶。(2分)
3)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大致呈**阶梯。(1分)
使河流自西向东流,海洋上来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2分)
13、(10分)(1)季风 ef(或秦岭一淮河)(每空1分)
(2)d(2分)
(3)举例: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青藏铁路建设工程。(2分)
(4)自然因素:①气候干旱;②水资源短缺;③山区多地势起伏大;④生态环境恶劣等;社会因素:①资金短缺;②交通不便;③教育落后;④人才缺乏;⑤科技水平低等。
(要从自然、社会两个方面各回答出两点方可得)(4分)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复习全
19 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不仅限于物产方面,还包括经济 文化 信息 技术和人才等。20 区域间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区域间有差异,正因为有差异才有交流的必要。一个区域的优势,可能正好能弥补另一个地方的劣势,因此,我们应该进行区域间的优势互补 促进不同区域的共同繁荣。21 生活中的例子。1 越来越多的...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导学案
班级姓名学号。第三课世界大家庭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理解气候 地形等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2 知道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和主要分布地区,树立正确的种族观。教学重难点 掌握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和主要分布地区。课前自学课中交流 一 人口与人种。1 世界人口总数突破 亿 2011...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一 进一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精神,结合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促进历史教学工作发展,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二 工作思路 七年级 历史与社会 上册教材内容,主要以地理知识为主。从对社区的了解,到对地图的认识,再到对大洲 大洋的分布和主要国家的了解,然后是对时间自然环境的初步把握,最后是中国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