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发布 2023-03-05 05:07:28 阅读 5442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资料(北师大版)

第4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8章人体的营养。

4.8.1 人类的食物。

一、 食物的营养成分。

二、 1、蛋白质的检测蛋白质的检测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呈紫色反应。

实验现象:甲试管中颜色由无色变为紫色,乙试管中颜色前后几乎没有变化。设置乙试管的作用:与甲试管中的现象进行对比。

2、维生素c的检测维生素c可以使加碘的淀粉溶液呈褪色反应。

3、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其中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属于有机物。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可产生能量,通常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

二、食物中营养成分的作用。

糖类: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食物供能物质脂肪:一般作为人体储备的能源物质,起保温、缓冲作用。

中的蛋白质:构**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主要为人体生长发育、受损细胞修。

营养复和更新提供原料

成份水:细胞主要成分之一,参与各项生理活动。

非供能物质无机盐:构**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维生素:含量少,种类多,缺乏时影响正常生命活动甚至患病。

4.8.2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其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口腔;牙齿的咀嚼磨碎食物,舌的搅拌使食物和唾液混合。

咽:食物的通道,没有消化作用。

消食道:食物的通道,没有消化作用。

化胃:通过蠕动,使食物和胃液混合,并初步消化。

道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的起始部位为十二指肠)

大肠:使食物残渣推向**(大肠的起始部位为盲肠)

消**。化唾液淀粉酶。

系消化道外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淀粉---麦芽糖)

统的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消消化腺胰腺: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化。腺消化道内胃腺:分泌胃液,含有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的消化腺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三、 食物的消化。

1、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2、需要经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质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各自的起始消化部位在口腔、胃、小肠。经消化后能被吸收的物质有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氨基酸。淀粉遇碘会变蓝。

不用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素。

3、说明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

唾液淀粉酶多种酶。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口腔小肠。蛋白质酶多种酶。

蛋白质初步消化氨基酸。

胃小肠。胆汁多种酶。

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

小肠小肠。四、 营养物质的吸收。

1、吸收:指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通过消化管的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2、消化管的各部分的吸收功能:人的口腔、咽、食管无吸收养分的功能,胃能够吸收部分的水和酒精,大肠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的维生素,而绝大部分的营养物质是由小肠吸收的。

3、为什么说小肠是消化食物与吸收养分的主要部位?

因为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长约5—6米,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

毛,可以扩大吸收面积;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从而促进小肠的吸收;小肠绒毛的壁很薄,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营养物质容易通过。所以说,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4.8.3 合理膳食。

1、 均衡膳食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均衡膳食的基本要求: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类、豆类或。

其制品;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膳食要清淡少盐;饮酒要限量;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的体重;食物要清洁卫生、不变质。

2、 营养合理的饮食:每日均衡地吃“平衡膳食宝塔”中的五类食物,并且保证每日三餐、

按时进餐;在每日摄入的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和30%左右。

3、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失调,造成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4、青少年应多吃含蛋白质和钙丰富的食物。

第9章人体的物质运输。

营养物质的和代谢废物的运输依赖于循环系统,主要是指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之间流动。

4.9.1 血液。

一、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浆:淡黄色半透明液体(含有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和代谢废物)。

功能:运输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

血液红细胞:无细胞核,两面**凹的圆饼状;功能: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如一个人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hb)太低,就是贫血。

血细胞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功能:有吞噬病菌、防御、保护的作用。当人体有炎症的时候,白细胞数量大量增加。

血小板: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功能:有止血凝血的作用。

2. 血浆:加抗凝剂,血细胞在下,血浆在上,淡黄色半透明液体,含纤维蛋白原。

血清:不加抗凝剂,血液凝固后在血块的周围出现的黄色透明液体,不含纤维蛋白原。

3. 动脉血:含氧量丰富,颜色鲜红 。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

静脉血:含氧量较少,颜色暗红。 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的血管。

4.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蛋白质,呈红色,决定了血液的颜色,它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

5.贫血是指红细胞的数量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少,前者的原因是营养不良,后者的原因是缺铁,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6.血液的功能:血液不仅具有运输氧和二氧化碳、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外,还有防御保护作用,此外,血液对体温调节也有重要作用。

二、 血量、输血和血型。

1、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血量相对稳定,有利于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2、人类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和o型四。

种血型。 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血。

4.9.2 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全身血管中进行的循环流动。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路线。

一、 血液流动的管道---血管。

1、 血管分布在全身各处,是血液运输的管道。可以分为三类: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毛细血管的五最:1)管壁最薄2)血流最慢3)分布最广4)数量最多5)管腔最小。

二、 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

1.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于心脏。

2.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四腔的关系是:同侧心房心室相通,异侧心房心室不。

相通。心脏由心肌构成,当心肌收缩时,血液送到全身,当心肌舒张时,血液回心脏,此时心脏处于休息状。

3.心脏的四腔分别连接不同的血管:左心室---

主动脉;肺静脉---左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4.血流有一定的方向,通过静脉进入心脏,由心房。

到心室,再通过动脉离开心脏。血液不会倒流是因为心房。

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单方向开放的瓣膜。

5.心肌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形成心脏的博动,心肌收缩时,推动血液进入动脉,流向全。

身;心肌舒张时,血液由静脉流回心脏,所以,心脏的博动推动着血液的流动,是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

6.比较房室瓣、动脉瓣、静脉瓣的位置、开放方向、保证血流的方向。

心室收缩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开放;心室舒张时,房室瓣开放,动脉瓣关闭。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七年级 下 生物复习资料。目录。第八章人体的营养。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十章人体的能量 第十一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第十二章人体的自我调节。第十三章健康地生活。第十四章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第八章 人体的营养。一 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人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人体。人体四种主...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打印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资料。第8章人体的营养。1 食物中营养成分的作用。糖类 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食物供能物质脂肪 一般作为人体储备的能源物质,起保温 缓冲作用。中的蛋白质 构 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主要为人体生长发育 受损细胞修。营养复和更新提供原料 成份水 细胞主要成分之一,参与各项生理活动。非供能物质...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任课教师 郑晓丽。第1章生命的世界。1.生物家族包括原生生物 植物 动物 真菌 细菌 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