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

发布 2023-02-24 04:48:28 阅读 1086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

1、(1约170万年前,已知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2)北京人,70—20万年前,具备了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使用旧石器,知道用天然火;(3)山顶洞人,约12023年前,北京周口店,身上已经没有猿类的特征,同现代人基本一样,已经能人工取火。

2、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1)河姆渡遗址,约2023年前,浙江余姚,开始使用新石器,创造了(南方)长江流域农耕文化的典型——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文化,住在木头干栏式房子里;(2)半坡遗址,约2023年前,陕西西安,创造了(北方)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典型——以粟种植为主的旱地农业,普遍使用磨制工具,能制精美的彩陶,住在半地穴房子里。

3、 远古的传说。(1)炎帝和黄帝的传说,活动于黄河流域的两个部落,结成黄炎联盟,构成华夏族(汉族的前身)的主干。中华民族尊奉为人文始祖。

(2)尧舜禹的传说,实行部落首领民主推选联盟首领的制度,禹通过治水树立了崇高的威望。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4、 夏朝和商朝。(1) 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禹建立,启用王位代替了禅让制。

(2)商汤打败夏朝的最后一个王夏桀,建立商朝;商王盘庚迁都到殷;商朝青铜冶铸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商纣王的残暴统治使商朝加速走向灭亡。

5、 西周的兴亡。周武王推翻商纣王的统治,建立周朝,周朝前期建都镐京,历史上称为西周;周朝推行制,周王将王族、功臣及旧贵族的后代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巩固统治,扩大范围,加速发展。

6、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社会过渡到社会的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特点是:王权衰落,诸侯争霸不断,(表面上割据纷争,实际上孕育统一的必然趋势)各种思想主张应运而生,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各民族融合不断。

(1)春秋时期,王权旁落,一些诸侯国强大,周王统治出现危机。(2)齐桓公任用管仲,实现首霸;晋文公城濮之战后称霸,楚庄王打败晋军,一鸣惊人;吴王阖闾任用孙武,打败楚王;越王勾践击败吴国称霸。

7、 战国争雄。周王无足轻重,诸侯国主要有七个;孙膑和白起分别领导了“围魏救赵”和长平之战;合纵(六国联合)和连横成为战国纷争的重要内容。

8、 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1)背景:战国前期,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秦孝公希望通过变法改变秦国落后挨打局面,使国家富强起来。

(2)内容: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这是制度的根本变革,最为重要);重农抑商;奖励军功;迁都咸阳加强**集权);严明法令,实行连坐法。(3)影响: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它废除了旧制度( 制),建立了新制度( 制),秦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秦军战斗力大大提高,秦国经济得到发展,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三、 统一国家的建立。

9、 秦朝的统一:(1)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都咸阳;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个的的国家。

(2)皇帝制度的建立。秦王嬴政首用“皇帝”,自称“始皇帝”;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在**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和地方的重要官吏都由皇帝任免,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主义的**集权制在秦朝建立。

(3)巩固统一的措施还有:统一货币(使用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铜钱),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通用字,后来书写方便隶书字体流行。“焚书坑儒”也是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之一,造成重大损失。

10、秦末农民起义(1)背景(秦的**):“焚书坑儒”,是秦始皇**统治在文化思想领域的集中表现;农民要承担沉重的赋税,服兵役和徭役;刑罚极端严酷。(2)大泽乡起义: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建立张楚政权。(3)秦的灭亡。项羽在巨鹿歼灭秦军主力,公元前207年,刘邦进入关中,子婴投降,秦朝灭亡。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

11、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1)下诏求贤,让各地举荐人才;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确立了儒学在思想文化领域和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在长安办太学,招收“**员”。(2)解决了严重影响国家统一的问题。

颁布王国威胁**的问题彻底解决;整理财政,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为其文治武功提供了雄厚的财力支持。(3)开发边疆。打败匈奴,设置“河西四郡”;重设郡县,加强对五岭以南的管辖;把“西南夷”纳入汉朝的直接统治。

1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和119年),内地和西域的联系日益紧密。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正式归属**政权管辖。

13、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1以长安为起点,经过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地区,翻越葱岭,通向西亚和欧洲。主要输出丝绸。

汉朝时,“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也初步形成。(2)汉朝的经济和文化对朝鲜有重要影响;西汉时中日交往有了文字记载,东汉时,汉光武帝赠日本使节“汉委奴国王”金印一枚。(3)汉与欧洲的往来。

公元97年东汉甘英出使大秦(古代罗马帝国),他到达今波斯后没有继续前进;166年,大秦人以大秦安敦尼王朝皇帝的名义向东汉皇帝赠送象牙等,从现有文字记载来看,这是中欧第一次直接交往。

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4、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东汉末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击败袁绍,基本统一北方。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曹军。

曹、孙、刘三分天下的局面实际形成。随着魏、蜀、吴的建立,正式形成。

15、南方的初步开发。(1)三国时期,吴、蜀控制着南方,北方人民大批迁往南方,和当地的山越、南越等少数民族一起,开发和利用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孙吴政权组织军队和百姓屯田,开垦荒地,促进了江南农业的发展。

在江南手工业中,织造麻布最重要,会稽的越布有名。造船技术很高,230年,吴国的卫温到过夷洲(今台湾)。蜀国诸葛亮恢复和发展成都平原的经济,使南中地区得到初步开发。

(2)东晋南朝时期,北方人口继续南迁,南方人民广种水稻,推广北方的麦、豆,南方的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商业的兴旺和城市的繁荣。建康(今南京)是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

16、北魏孝文帝的改革。(1)从东汉末年起,少数民族纷纷内迁,以鲜卑族拓跋部影响最大。(2)改革。

背景:北魏政权面临危机,于是借鉴族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改革;内容:迁都洛阳,大力推行学习汉族文化风俗的政策,改用汉姓,改穿汉服,学说汉语,完善学校教育制度,学习汉族文化。

(3)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黄河流域的过程。在中原更多的少数民族人民学习汉族的农业生产技术,定居成为农民。汉族人学到不少畜牧业生产的经验和畜产品加工制作技术。

少数民族穿汉服,汉族人吃少数民族事物尚。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北京人。1 我国是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在云南 北京 陕西 浙江等地发现了许多不同时期的古人类遗址。2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元谋人。3 发掘遗迹 两颗门齿化石 一些粗糙的石器 炭屑和焼骨。4 发现时间地点 云南省元...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

初一历史 上册 集体教案 华东版 时间 09年11月2 6日课时 1课时执笔 高敏。第课期中复习。教学内容 习题练习评讲教学目标 1 通过习题讲评发现学生在知识识记上存在的不足,并引导学生查缺补漏。2 在习题讲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重点知识点的记忆。3 讲评中,引导学生注意并逐步学习如何审题 如何...

七年级历史上册总复习

1996前14世纪,把商朝的都城迁到殷的国王是1999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1998春秋第一霸与最后一霸。1997下列科技成果在春秋时期的,1999春秋时期,注意因材施教的教育家。2001在战国七雄中,最南端的是2002战国七雄中,在今天山东的国家是。1997战国时期著名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使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