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题一

发布 2023-02-22 09:47:28 阅读 1781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模拟。

七年级语文试题。

时间:90分钟分值:120分命题人:李加朋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我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我心中燃烧着代代相传的huǒ yàn( )它激励我超越自己。我要使这团火燃烧得更旺,向世界宣布我的chū lèi bá cu

2.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创作的一篇短篇**。本文通过短暂的最后一课,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阿尔萨斯人失去祖国时的悲愤、沉痛的心情。

b. 《老王》一文提到的“默存”,是作者杨绛的丈夫钱钟书的字,他有一部著名的**是《围城》。

c. 《资治通鉴》是由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2024年间的史事。《孙权劝学》选自这部史学巨著。

d. 《海底两万里》是由法国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科幻**,**设想了潜水艇的强大功能,描绘了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展示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老一辈科学家苦心孤诣获得的科研成果,足以作为我们的前车之鉴.

b. 读屏和读书两种阅读方式并存,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阅读时代.

c. 治理雾霾没有捷径可走,没有特效药,不可能一招制敌,一蹴而就.

d. “一带一路”把40多亿人联结成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4.判断题(2分)

1)爱国,是诗歌常见的主题。屈原、杜甫、辛弃疾、陆游、文天祥等都留下许多爱国主题的诗歌。 (

2)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期间,民间有禁火寒食、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登高赏菊等习俗。 (

5.按要求填空。(16分)

此夜曲中闻折柳。

杨花榆荚无才思。

独怆然而泪下。

苔痕上阶绿。

《木兰诗》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贾生》表现汉文帝诚意十足,贾生才华横溢的句子。

《游山西村》中写村民们在迎接神的春社活动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诗句是。

《己亥杂诗》以落花为喻,自然地融入心志的诗句是。

杨万里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里借走山路告诫人们生活中困难和坎坷始终相伴,要认真对待,不断克服困难,这一句是。

诗人往往有一颗敏感的心,这颗心少不了绿水青山的塑造,许多大诗人喜欢徜徉于名山大川,因而与登高望远相关的古诗词有很多,如。

二、 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1题。

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秩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湖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 山门圮于河圮2) 湮于沙上湮。

7.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2分)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8. 联系原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但知其一,不知其二”中“其一” “其二”的具体内容各是什么。(2分)

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①卮②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选自《战国策·齐策》)

1 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②卮:古代装酒的器具。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 引酒且饮之引终亡其酒亡。

1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11.这个故事有什么寓意?说说你的理解。(2分)

三、 现代文阅读(34分)

阅读下面的两篇文章,完成问题。

送报的少年。

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我家住六楼,每天清早8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地上楼来了。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

门没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会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报纸来了!

”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钟就起床,每天要为二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

骄阳似火,送报少年每天大汗淋淋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衣就湿透了一大截,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小圆脸上闪着一双清亮的大眼睛,见人就腼腆地笑着,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

7月下旬的一天,少年送报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

少年便下楼去了。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起,接过报纸急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

”我既高兴,又对儿子的那种少爷做派很不满意。8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里空调还在呼呼作响。每天几乎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啜饮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道……我说:

“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

儿子不屑地说:“你那观念早过时了!”

我说:“你看看人家那送报的少年,每天5点就起床了!”

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第一代天之骄子,我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

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送报的少年头一次误点了。上午9点半钟时,才出现在我家门口,他浑身衣服湿透了,像一个落汤鸡,胳膊肘上有一道摔伤的血痕,报纸也打湿了一角。他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嗫嚅着说我刚说了声“没关系”,儿子却夺过报纸狠狠地一摔:

“换份干的来,这份不能看!”我一边解围,一边把儿子推进房里。

转眼到了8月底,儿子接到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高高兴兴地清点行囊准备上学了。这天8点刚过,送报的少年准时出现在门口了,他把报纸交给我后,笑吟吟地说:“万老师,从明天起,这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

”我随口问:“那你呢?”少年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明天去上学。”

我惊得不知说什么,那少年又补充道;“我爸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太好,以后若送迟了,您多包涵!”

少年深深地朝我鞠了一躬,便下楼去了。

12.体会加点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4分)

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

他把报纸交给我后,笑吟吟地说:“万老师,从明天起,这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

13.文章第9段空白处省略了送报少年所说的话,请你根据上下文和语言运用的要求,在下面横线上补写一句话。(2分)

14.这篇**的题目是《送报的少年》,为什么花了大量笔墨描写“我”的儿子?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15.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送报少年有怎样的精神品质。(6分)

捞月亮的母亲。

石兵。彼时我还只有二十出头,心性跳脱,常常只背着简单的行囊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那天天黑之后,我来到川藏交界处的偏僻山村。

在那座贫瘠大山的一处平整山坡上,我支起帐篷,准备在野外过夜,就在似睡非睡之际,我听到远处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

我吃了一惊,以为是有野兽出没,顿时睡意全无,连忙小心地坐起身来,慢慢拉开帐篷一角,仔细寻找声音的**。很快,顺着声响传来的方向,我看到一个提着水桶的女人领着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披着漫山的月光从山下走来。

我屏住呼吸,这时已经接近午夜,居然还有人来山上汲水,种种灵异传说让我不寒而栗。可是,母子俩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山路旁边突兀而出的帐篷,女人一手提着水桶,一手牵着男孩,两人一言不发,不疾不徐地走着。

好奇心最终让我战胜了恐惧,我走出帐篷,小心翼翼地循着他们的背影走去。走了大约半个小时,远远地,我看到母子俩停下了脚步,那里居然有一口水井。女人将水桶拴上绳子,放入井中,嘴里开始喃喃地说:

“只有这个时候,井里的月亮才最大最圆,狗儿莫急,娘给你捞一个上来,回家以后放在你的床前。”女人的乡音十分绵软,不像山里女子所固有的泼辣。

“娘,月亮落在水里,是不是就被洗干净了,不像在天上那样模糊着让人看不清楚了?”儿子稚嫩的声音充满着期待。

1七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题 一

a.澄清 ch ng 糟蹋 t 颤抖 zh n b.凝视 n ng 应和 h 玷污 zh n c.敷衍 y n 收敛 li n 岔道 ch d.瞬间 sh n 栖息 q 聒噪 gu 2 选出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 a 分歧瘫痪憔悴不可抗拒b 决别仗义脸颊形影不离c 欹斜徘徊海鸥美不胜收d 惭...

七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题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一 书写汉字。1.请将下面的诗句写在方格内,要求书写规范 美观 大方。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2.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眼睑 毋 宁 污秽 收敛 3.根据拼音填写恰当的汉字。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sh n 笑。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 而不舍。委实没有一个不会f 水的。现...

七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题

时间 120分钟分数 120分姓名。一 古诗词名句默写。10分 1.水何澹澹观沧海 2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 3 子曰 岁寒论语十则 4 争渡,争渡如梦令 5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6.钱塘湖春行 一诗中写西湖早春花草美景的两句诗是。7.人们描写江面上太阳出来得早 春天来得早的时候,往往引用王湾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