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第一章复习提纲。
第一节:感觉世界。
1、人的感受器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痛觉、触觉、冷觉和热觉,其中冷觉和热觉又可统称为冷热觉。所有感觉的生成部位在大脑皮层(神经中枢)
2、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朵、鼻、舌、**等。
人类具有不同的感觉器官,所以可以感受外界环境的不同刺激,并产生不同的感觉。各种生物也有自己的感觉器官,这对于生物的生存、繁衍具有重要的作用。
3、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
4.**的感觉功能。
1)**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它具有冷觉、热觉、触觉、痛觉等多种感觉功能。
2)冷、热觉:感觉环境温度的变化。
3)触觉:感觉外界物体与人体的触碰以及强弱程度。
4)痛觉:是触觉的过强反应,痛觉能感受对身体损伤性的刺激,它对人的健康生活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
5、嗅觉的形成:气味→嗅觉神经末梢(接收刺激)→嗅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嗅觉)
嗅觉的特点:①长时间处于某种味道的环境中,会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疲劳)而闻不出这种味道;②嗅觉敏感的程度因年龄,动物种类和气味种类等的不同而不同。
6、舌头表面的每个味蕾上都有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
味觉的形成:食物→口腔(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溶于唾液)→味觉细胞(接受刺激)→味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味觉)。
7、舌的不同部位对味道的敏感性不同,基本味觉:酸甜苦咸。
8、进行p5的活动时,在每吸入一种溶液前都用清水漱口,以排除上一次实验的影响(或干扰)。
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2、声音发生的条件: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需要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传播实质:把声源的振动传播出去。遇到障碍物,声波将发生反射,形成回声(原声和回声时间间隔大于0.1秒,否则原声加强)。
3、在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
第三节耳和听觉。
1、耳的结构:①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
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咽鼓管;
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2、耳的主要功能:听觉和保持身体平衡。位觉感受器在前庭和半规管中(解释晕船、晕车现象)。
3、听觉产生过程: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将声波扩大并传导)→耳蜗(接受刺激、产生信息)→听神经(传导信息)→大脑(产生听觉)。
4、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迅速张嘴,捂紧双耳是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避免鼓膜被震破。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声音的强弱(振动幅度越大、离声源越近,响度就越大)
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方法有关)
6、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hz)。人的发声频率大约在65赫兹到1100赫兹之间;听觉频率大约在20赫兹到20000赫兹之间。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叫做超声波,低于20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听觉的减弱与丧失:人的听觉与人的年龄有关,年龄越大,听觉能力越弱,直到丧失。
鼓膜、听小骨受到损伤或发生障碍会造成传导性耳聋——可用助听器;耳蜗、听觉中枢和与听觉有关的神经损伤会造成神经性耳聋—不能用助听器。
7.噪声。狭义上讲凡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均属于噪声;从声波对人的干扰讲,凡是环境中不需要的声音都可判定为噪声。
预防噪声: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耳朵处减弱。
第四节光和颜色。
1、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如太阳、燃烧着的蜡烛、开着的电视的屏幕、萤火虫等。
2、光的传播特点: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①小孔成像②影子的形成③月食、日食④步枪瞄准、列队排整齐)。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3×108m/s),空气中次之。
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3×108米/秒×365×24×3600秒=9.4608×1015米。
3、光的色散: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彩色光带中颜色的顺序:红、橙、黄、绿、蓝、靛、紫。
其中紫色光的折射角最大,红光最小。所以白光是复色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多种单色光混合而成。
4、看不见的光:①红外线的应用:红外测温仪、红外夜视仪、红外遥感、红外摄像仪、红外望远镜。
紫外线的应用:荧光效应、杀菌、消毒。
5、物体颜色:
a) 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透过它的色光颜色决定(其他色光被吸收)
b) 不透明的物体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颜色决定(其他色光被吸收)
注意: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黑色物体则能吸收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
6.光线。在科学上,人们往往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路线与方向,称为光线,其中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第五节光的反射和折射。
1、光的反射: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射到另一种物质的表面上时,光会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到原先的物质中。
2、光的反射定律:
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意】入射角是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垂直射入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三线重合,反射角和入射角都为0°。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光路具有可逆性。
3、在科学上往往用一个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即光线。
这样的直线称为光线,期中箭头的指向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镜面反射:黑板的反光、后视镜、化装镜。
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漫反射:电影屏幕、植物、墙壁、衣服等。
5、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光的反射现象导致) 像和物离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和镜面垂直。
像和物体以镜面对称。
注意】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只和物体本身大小有关,和距离没有关系。
蜡烛发出的光经镜面反射进入眼中,感觉反射的光线好像是从虚像的位置发射出来的。
凸面镜凹面镜。
6、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如:汽车观后镜)。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太阳灶)。
7、光的折射:光从一种透明物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注意:当光垂直入射到界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8、光的折射定律:
光折射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光从其他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注意】①折射角是指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②垂直射入界面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
法线三线重合,折射角和入射角都为0°。
③光发生折射时,光路也具有可逆性。
④在界面上发生折射的同时也发生了反射。
8、从河岸上看水中的物体觉得浅,从水中看河岸上的树觉的高。
第六节眼和视觉。
1、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凹面镜也有会聚光线的作用)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有发散光线的作用。(凸面镜也有发散光线的作用)
3、有关凸透镜成像的几个概念:
焦点f:凸透镜能将太阳光(平行光)会聚成一点,这点叫做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凸透镜有一对实焦点,而凹透镜有一对虚焦点)
物距u:透镜到物体的距离。
像距v:透镜到像的距离。
4、凸透镜成像规律(p30)
5、眼球与折光系统:
眼球由眼球壁(包括角膜、巩膜、视网膜等)及其内容物(包括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组成。
眼的折光系统由角膜、房水、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玻璃体组成。物体射出的光线经折光系统的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倒立缩小的实像),经视神经传入大脑,形成视觉。
6、虹膜的作用:调节瞳孔的大小,可以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的强弱。
7、近视和远视的原因及矫正(图见p33-34)
1)近视:视网膜距晶状体过远,或晶状体曲度过大,远处物体的光线经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前,需佩戴凹透镜矫正。
(2)远视:远处物体的光线经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后,需佩戴凸透镜矫正。
近视及矫正(凹透镜远视及矫正(凸透镜)
3)色盲:人类不能辨别颜色的现象,它是由先天遗传决定的。
根据不能辨别的颜色种类,色盲可以分为红色盲、红绿色盲、黄蓝色盲和全色盲。
第七节信息的获取和利用。
1、信息反映的是事物的状态、特性的变化,人类总是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及行为方式。
2、获取、处理信息的途径:
3、用于获取、传递、处理和利用信息的技术称为信息技术。
4、电磁波是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光也是一种电磁波。
紫外线可以杀菌消毒,还能是荧光物质发光,用来鉴别纸币真伪;x射线在医学上可以诊断疾病;γ射线可以杀死肿瘤细胞。
5、不论是嗅觉、味觉、视觉、听觉,它们形成的部位都在大脑。
七年级上科学复习提纲 浙教版
七年级 上 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三章 地球与宇宙。第一节我们的地球。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天圆地方 正圆球体 椭球体。2.证明地球是圆形的事例 1 远去的帆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2 走不到天涯海角 3 站的高,看的远 4 月食时被蚀部分总是成弧形 5 麦哲伦环球航行。6 从卫星上拍摄的地球...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提纲一。第四节。植物的一生。32.植物的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它由胚芽 胚轴 胚根和子叶组成。植物种类及特性由胚决定。胚受损不能萌发。33.单子叶植物 只有一 叶 小麦 玉米 水稻 高粱 甘蔗 种子不能分成两半。双子叶植物 有两 叶 菜豆 大豆 棉 黄瓜 花生 橘 种子能分成两半...
七年级科学 下 复习提纲
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第一节感觉世界 1.人有听觉 嗅觉 视觉 味觉等各种不同的感觉,能感受各种环境刺激。2.人的 有痛觉 触觉 冷觉 热觉等感觉。3.气味分子通过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神经将刺激传到大脑的嗅觉中枢,从而形成了嗅觉。4.嗅觉的特点 1 嗅觉中枢会疲劳 2 不同的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