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秋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发布 2023-02-09 07:08:28 阅读 3501

2024年秋季学期四年级班。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果比小学:何远达。

新学期又开始了,本学期继续担任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完成四年级数学的教学任务。为了给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四有新人,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根据新课程改革并结合本校和学生实况,特拟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 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一共67人,其中男生34人,女生33人,本期由于安家寨小学撤班,转入了16人到本班,所以情况复杂。从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少数学生粗心大意,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

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少数学生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作业马虎。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

其次,这学期整数的计算占了极大一块内容,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是关键。另外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本学期的重点,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安排9个单元。

全册教科书共安排了52课时的教学内容,另外,安排了全册内容的整理与复习5课时。全学期大约有25%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便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灵活机动地调整教学课时和创造性地安排教学。各单元的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一升和毫升3课时。

二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15课时。

简单的周期1课时。

三观察物体4课时。

四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6课时。

运动与身体变化1课时。

五解决问题的策略4课时。

六可能性2课时。

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5课时。

八垂线与平行线10课时。

怎样滚得远1课时。

九整理与复习5课时。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本单元主要教学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这部分内容在以往的教材中都是安排在认识体积之后教学的。一方面,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在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学生对升和毫升或多或少地都有些接触和认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操作认识容量和容量单位是可行的;另一方面,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范围,也有助于以后建立体积的概念。

因此,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本册教学。教材先让学生认识容量和容量单位升,再认识毫升以及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教材在编排上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让学生联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认识容量以及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的实际意义。教材先让学生观察不同的茶杯和水壶,比较它们所盛液体的多少,体会容量的含义,感受容量是有大小的;再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比较,感受统一容量单位的必要性;然后让学生观察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容器以及它们所采用的计量单位,进而认识1升和1毫升的实际意义。

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与实践活动,建立升和毫升的容量观念。认识升和毫升,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而清晰的1升和1毫升的容量观念。为此,教材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操作与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切实感受1升和1毫升的实际大小,建立相应的容量观念。

如,在认识升以后,教材中学生将量杯里的1升水倒入同样大的纸杯中,看大约能倒几杯;自己动手制作-个1升的容器,再用它量出1升水倒满几个纸杯。在认识毫升后,让学生用滴管做实验,数数1毫升水大约有几滴;倒出100毫升的饮料喝一喝,看喝一口大约有多少毫升。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知1升、1毫升的实际大小,从而建立正确而清晰的表象。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及前后联系如下:

本单元是本套教材教学整数除法的最后一个单元。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完整地理解和掌握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形成计算能力,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小数除法奠定基础。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会用“四舍五人”的方法试商和调商;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能用简便方法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〇的除法;能正确解答连除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是掌握用“四舍”法或“五人”法试商后需要调商的除法笔算方法,能根据简便计算的过程确定除法计算的余数。

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引入新的计算。本单元注重结合现实的问题情境引人计算学习内容,突出计算来自生活实际。例题分别以购物、看书、借书等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为背景,从中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除法计算的新内容。

这样安排,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产生学习和探求计算方法的心理需求,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体会学习计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感受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组织学习内容。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掌握试商的方法是难点,也是关键。为了突破难点,突出关键,本单元特别重视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规律出发,由易到难、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

例如,把除法笔算的教学分三段安排,第一段教学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第二段教学除数是非整十数的除法,第三段教学商不变的规律及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简便算法。教学试商方法时,又由易到难分两个层次来安排。先教学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再教学调商的方法。

教学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时,又是先教学简便计算的基本方法,再重点解决当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划去相同个数的0以后余数是多少的问题。这样有层次地安排教学内容,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系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获得必要的计算技能,而且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积累探索和理解计算方法的经验,提高运算能力,发展数学思考。

简单的周期(探索规律)

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事物的排列规律。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探索数学规律的一般过程,获得一些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材安排的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初步感知并引发兴趣。教材的场景图呈现了按周期规律摆放的盆花、彩灯、彩旗这三种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图中盆花、彩灯和彩旗的排列有什么共同特点”,初步发现这些物体都是几个一组地排列的,且这些物体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

这样,从现实的情境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图中事物排列的共同特点,获得对周期排列规律的初步感知,进而引发进一步探索的心理需求。第二层次,深人**并归纳规律。这一部分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等具体的活动,深人**盆花、彩灯和彩旗的排列规律,获得对规律的更一般的认识。

教材一方面注意突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特别强调活动的层次性和实效性。探索盆花的排列规律时,先启发学生观察盆花,说说盆花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并通过交流发现盆花总是每3盆一组,每组的第1盆是蓝花,第2盆是黄花,第3盆是红花。接着提出问题“按盆花的排列规律,第1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对规律作出更深层次的诠释,进而对其中隐含的数学结构获得深刻的体验。

此外,教材呈现了学生中可能出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把盆花按颜色的顺序排列起来,并一组一组地画一画,圈一圈;通过除法计算找到第19盆花的颜色。这既是对学生活动过程和结果的预设,也是在提示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探索彩灯的排列规律时,不再分步设问,而是直接提问:彩灯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第20盏灯是什么颜色?

第23盏呢?引导学生利用在探索盆花排列规律时获得的经验,展开观察、比较、分析和交流,并发现规律、解决问题。探索彩旗的排列规律时,则完全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教材及时引导学生对所发现的规律进行概括,并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周期现象,以帮助学生内化规律,提升认识。第三层次,拓展应用并回顾反思。发现规律后,教材要求学生用a、□和o这三种图形设计一个按周期规律排列的图形序列,帮助学生再次体验周期排列规律的特征,领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最后,教材引导学生“回顾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说说自己的体会”,在讨论和交流中深入领悟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及前后联系如下:

本单元主要教学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物体。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从。前、后、左、右等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初步掌握了观察物体的方法。

这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直接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物体,以及用平面视图描述物体结构的方法,培养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对以后学习相关内容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教材分三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主要教学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第二段主要是观察由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第三段主要是观察由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组合体。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

会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物体;能根据物体的形状选择相应的视图或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教学难点是:能根据物体的形状想象相应的视图,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本单元教材的编排主要有以下特点:

由易到难地安排教学内容,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材改变了实验教材的结构体系,把原来按小正方体个数的多少编排内容的体系,改为按物体的形状编排教学内容,以凸显被观察物体的几何属性。教材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形状的物体,认识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使学生初步体会前面、右面和上面是物体在现实空间的一种相对位置关系。

然后,依次安排观察由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或正方体,以及由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组合体,使学生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感受物体与相应视图之间的联系。学习活动的设计上,教材先教给学生具体的观察方法,并根据观察的结果选择或画出相应的视图,再根据指定的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这样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凸显了学习内容的整体性,有利于学生拾级而上,逐步掌握方法,并不断深化对物体与相应视图之间联系的认识,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

2024年秋四年级数学上册试卷

一 填空题。个一万是 万,10个一千万是 10个十亿是 2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如 1亿等于 个1千万。3 全国有共产党员6812万人,这个数字读作。4 在36后面添上 个0,这个数就变成了36万,添上 个0就变成了36亿。5 一个数 四舍五入 到万位约是2017万,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

人教版新课标 2019秋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5 一个数由9个十万 9个千和9个一组成,这个数是909009。三 选择题 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5分 1 小强画了一条6厘米长的 a 直线 b 射线 c 线段 2 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不可以拼成 a 长方形 b 平行四边形 c 梯形 3 只读一个 0 的数是 a 660606 b 6606...

人教版新课标 2019秋 四年级数学上册《条形统计图》试卷

条形统计图 试卷。学校班级姓名等级 一 判断。每空1分共10分 1.一格只能代表1个。2.统计图比统计表简单 明了。3根据下图回答下列各题。上图1格代表 公顷。2003年造林面积是2002年的 倍。年造林面积最多年造林面积最少。上表填写完整。a.1 b.2 c.3 4.小明画了一条长3分米的 a 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