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发布 2023-02-07 23:52:28 阅读 2581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德江县第二小学:简永乾。

教学内容: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乘法运算定律》

教材的第33页——35页的例1、例2及练习六的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2、借助观察、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能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重点难点:1、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2、能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那什么叫做加法交换律?什么叫做加法结合律?用字母怎么表示?

生回答,师板书:a+b=b+a(a+b)+c=a+(b+c)

同学们想一想:这是我们学习的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那么乘法有没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呢?

二、新授。观察教材第33页的主题图,说说你从图中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学生可以复述图中的两段说明文字,也可用自己的话进行叙述。)

根据图中带给我们的信息,可为我们解决哪些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例1、例2并板书。

板书:(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1、学习例1。

1)思考:要解答“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相关的信息?

学生通过理解,找出需要得到的信息:(1)共有多少个小组。(2)每组的人数。

2)分析数量关系。

3)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

4)汇报。板书:4×25=100(人)25×4=100(人)

5)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

4×25和25×4两个算式都是求“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结果怎么样?(相等)既然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等,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等号)

板书:4×25=25×4

6)这个等式说明了什么?(把4和25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7)举例。你能再举出几个像这样的例子吗?根据学生的举例板书:

8)归纳总结。

思考与问题:同学们观察一下每组等式的左右两边,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发现了什么?

相同点:左边和右边的算式都是两个相同的数相乘,乘的结果都相等。

不同点:左边算式和右边算式的两个因数位置不一样,都交换了。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叙述发现的规律?(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汇总)

板书: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9)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

板书:a×b=b×a

请同学说说这里的a、b可以是哪些数?

2、学习例2.

教学过程同上。

三、巩固与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最后进行反馈)

1、填空。25×73=()a×()35×()a×b=()

2、教材35页的做一做,教材37页的第题。

四、小结。引导学生总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五、作业布置。教材37页的第题。

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乘法运算定律 教学设计。恩施州咸丰县坪坝营镇杨洞中小学校冉红平。教学内容 乘法运算定律 教材的第33页 35页的例1 例2及练习六的1 4题。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 和理解乘法交换律 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猜想,观察 比较 概括 联想等方法,使学...

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定律》教学反思

乘法运算定律 教学反思。西山小学杨春花。1 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落实 三维 教学目标。按照教参中的教学进程安排,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需要分两课时完成。我认为将两课时合并为一课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与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比较相似,由两条加法定律猜想到两条乘法定律,难度不大,...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定律》说课稿

乘法的运算定律 说课稿。一 说教材。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乘法的运算定律 第 页例。一 例二。二 教材分析 学生对乘法交换律在以前的学习中已有初步认识,在作业或者练习中已经接触过当一个乘法算式里的因数交换位置后,通过计算会发现它们的积并不变。这节课我们正式概括出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