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授课课题:行程问题应用题。
二、教学内容及说明:
本节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53页例5。旨在理解和掌握行程问题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本课采用直观描述的方式教学“速度”概念。
突出“速度”的内涵是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本课学习用特殊写法符号表示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具有简明、清楚的特征。本课重点为理解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难点为概括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三、教学目标及说明:
目标:1、理解和掌握行程问题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行程问题应用题的解答过程,体验抽象,归纳的思想和方法。
3、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在这课中,学生可以学习“速度”概念和它的数量关系,还可以熟悉许多交通工具的速度。
四、 教学问题及说明:
本课教学采取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在让学生自行分析例5中的数量关系时,学生可能在“可行多少千米”的理解上有困难。师应指出“可行多少千米”就是求路程,路程可以是两点间曲线的长,也可以是线段的长。
五. 教学过程设计。
基本流程: 新课引入→**新知→应用反馈→全课总结。
具体过程:1、新课导入。
问题1:出示情景,爷爷和孙子谁快?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带着这个问题接着往下学习。
问题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
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米?
设计意图】:理论联系实际,便于理解。
师生活动)教师结合学生汇报,讲解速度,强调单位时间,并揭示课题:行程问题应用题。
2、**新知。
问题3:分析问题2(1)的数量关系是什么?该怎么列式。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加深理解。
师生活动)学生分析得到:速度×时间=可行多少千米。
并列式计算。师订正。
问题4:你们知道速度的表示什么吗?
设计意图】:提问引起大家注意。
师生活动)生回答师订正,边教学边板书:速度表示单位时间(1小时、1分钟、1秒)内物体所走路程。并让学生举例说明。
问题5:分析问题2(2)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并列式计算。
设计意图】:加强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培养协作精神。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师指名汇报。
问题6:你能发现速度、时间与所行的路程有什么关系吗?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发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对知识的掌握。
师生活动) 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学生商量得到: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师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问题7: 说说你们是怎么想,怎样做的?
设计意图】:重复叙述过程,是对新知的复习。
师生活动)生汇报,师表扬。
3、应用反馈:找一找、读一读、写一写、做一做。
4、全课总结。
问题8: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进一步熟悉所学知识,将知识系统化。
师生活动)生畅谈,师补充。
六、板书设计。
行程问题应用题。
70千米/时225米/分。
70×4=280(千米225×10=2250(米)
速度表示单位时间(1小时、1分钟、1秒)内物体所走路程。
速度×时间=路程。
七、教学反思。
小学人教四年级数学行程问题教案 2
一 授课课题 行程问题应用题。二 教学内容及说明 本节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53页例5。旨在理解和掌握行程问题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本课采用直观描述的方式教学 速度 概念。突出 速度 的内涵是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本课学习用特殊写法符号表示一个物体...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行程问题教案
行程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理解速度的意义和简便表示方法。2 能发现速度 时间 路程三者的关系,并利用这个数学模型解决问题。教学重点 速度概念 速度简便表示法 速度 时间 路程三者的关系教学难点 速度的意义和简便写法。教学过程 一 导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预习相关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等。二 激趣引入...
四年级数学行程问题教案人教版
行程问题 教学设计。长安镇锦厦小学李峤。教学目标 1 理解速度的意义和简便表示方法。2 能发现速度 时间 路程三者的关系,并利用这个数学模型解决问题。教学重点 速度概念 速度简便表示法。速度 时间 路程三者的关系。教学难点 速度的意义和简便写法。教学过程 一 导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预习相关内容,提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