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发布 2023-01-27 22:30:28 阅读 1056

时庄完小。教学设计。

班级: 四年级

教师: 孟宪熊

时间: 2011 年 2 月 21 日

教学进度表。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学生20人,男生13人,女生7人。每个孩子,活泼可爱。其中学习自觉,思维灵敏的学生有,也有反应慢,习惯差的。

大部分学生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按时完成作业,有初步的自学能力,喜欢提问,喜欢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部分同学由于年龄小,自制能力差,时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课时爱随便说话或者做小动作。很多行为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

从整体看,本班属于前面有优等生,但后面后进生较多这种情况。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认真听讲,课下自觉阅读。

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他们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学习,共同进步。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12课书:第一单元:哺育我成长的家乡:

第一课:我的家乡在**;第二课:我的家乡风光好;第三课:

家乡的四季变化;第四课:家乡物产知多少第二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五课:

民居与饮食;第六课:家乡的方言;第七课:多彩的民间艺术;第八课:

家乡的民俗探秘;第九课:他们是家乡人的骄傲第三单元发展中的家乡:第十课:

家乡的发展变化;第十一课:让家乡环境更美好;第十二课:家乡的明天什么样。

三、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2、了解家乡民居的特点,**房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会画出家乡独具特色的民居。

3、了解家乡饮食的特点,实地品尝独具特色的家乡小吃,知道它的特点。

4、通过学习,**家乡的民居、饮食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家乡。

5、家乡家庭生活、家乡环境、家乡人的观念的变化。

6、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特点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重点:

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五、教学难点:

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六、教学措施。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课前努力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教学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地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

2、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民主,和谐气氛的创设,让学生人人参与,主动参与,积极参与,课堂上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积极进**感体验。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习惯的培养上,特别是阅读习惯的培养更加重要。

(二)补差意见:

1、找准后进生的后进点,因人制宜制定合理的补差计划。

2、给后进生多创设机会,品尝成功,树立信心。

3、多与后进生谈心,多做情感交流。

(三)学生学习兴趣,素质的培养。

1、关注课堂动态生成的过程,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引导。

2、调整教师与学生的心态,根据实际情况能够及时调整。3,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

七、教学用具准备。

多**课件、配乐磁带、小黑板。

八、周次起讫日及期课时教学内容安排(见教学进度表)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1 在公共汽车上。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意识到在公共场所要遵守公共秩序,形成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良好意识和行为习惯。2.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去观察公共场所中公共秩序的情况和人们的言谈举止 行为表现,并做出自己的评价。学会做一个讲文明 有教养的人。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形成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良好意识和...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一 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共有学生79人,男生41人,女生38人。每个孩子,活泼可爱。其中学习自觉,思维灵敏的学生有,也有反应慢,习惯差的。大部分学生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按时完成作业,有初步的自学能力,喜欢提问,喜欢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部分同学由于年龄小,自制能...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让我走近你 活动目标。通过观察 换位体验等活动,了解弱势人群生活的困难,激发同情心,愿意帮助他们,明白美好的社会需要每一个人伸出自己热情的援助之手。活动准备。1 搜集有关弱势群体的 和文字资料。2 学生课前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 课前体验初步感悟。学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