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

发布 2023-01-24 16:48:28 阅读 5639

第1课时 《千字文》(一)

教学目标】1、识记《千字文》(一)中生僻的字。

2、找出韵律,熟读《千字文》(一)并尝试背诵。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

二、简介《千字文》(一)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六、故事链接:第2页。

了解夜光珠来历的故事。

教学反思】第2课时 《千字文》(二)

教学目标】1、识记《千字文》(二)中生僻的字。

2、找出韵律,熟读《千字文》(二)并尝试背诵。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知过必改 ,得能莫忘。……

二、简介《千字文》(二)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故事链接:第5页。

了解墨子教育做人的小故事。

教学反思】第3课时 《千字文》(三)

教学目标】1、识记《千字文》(三)中生僻的字。

2、找出韵律,熟读《千字文》(三)并尝试背诵。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空谷传声, 虚堂习听。……

二、简介《千字文》(三)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故事链接:第7页。

了解“二十四孝”中黄香的故事。

教学反思】第4课时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1、认识《月夜》和《乡思》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

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月夜 》 乡思》

二、简介李觏。

李觏,字泰伯,江西南城人,他的诗唐代韩愈、皮日休等人的影响,具有独特风格。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六、知识链接:

了解《月夜》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人挂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反思】第5课时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1、认识《山中》和《济上作》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

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山中》 《济上作》

二、简介作者。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六、知识链接:

了解《山中》和《济上作》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人悲苦的思乡之情。

教学反思】第6课时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1、认识《断句》和《宣城见杜鹃花》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

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断句》《宣城见杜鹃花》

二、简介作者。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知识链接:

了解的《断句》和《宣城见杜鹃花》写作背景,体会诗人悲苦的思乡之情。

教学反思】第7课时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1、认识《送柴侍御》和《喜见外弟又言别》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

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送柴侍御》《喜见外弟又言别》

二、简介作者。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知识链接:

了解《送柴侍御》和《喜见外弟又言别》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的离别之情。

教学反思】第8课时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1、认识《重别周尚书》和《送友人》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

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重别周尚书》《送友人》

二、简介作者。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知识链接:

了解《重别周尚书》和《送友人》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的离别之情。

教学反思】第9课时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1、认识《送别》和《淮上与友人别》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

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送别》淮上与友人别》

二、简介王之涣。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知识链接:

了解《送别》和《淮上与友人别》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的离别之情。

教学反思】第10课时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1、认识《塞下曲》(节选)和《秋望》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

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塞下曲》《秋望》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4 诉衷情。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陆游及其 诉衷情 的原文及译文。2 背诵这首词。教学过程 一 经典回放。1 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2 学生了解陆游。作者 陆游 1125 12...

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4 塞上听吹笛。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高适及其 塞上听吹笛 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教学过程 一 经典回放。1 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古诗多读几遍,把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再借助插图 文意 和 温馨点击 中的提示,相互对应,试着自己读懂这首古诗。2 学生通过各种各种途径了解边塞诗...

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小学。教。案。任教学科 传统文化。任课教师 任教年级 四年级。教学计划。一 学情分析。四年级有学生人,在前几个学期,学生已经对传统文化中的唐诗 宋词元曲和历史人物等有了一定的了解。而6 13岁是孩子们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正是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大好时光,在这段时间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实际上是在和先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