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练地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2、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教学重点:掌握作者对核舟描写的空间顺序。教学难点:
培养学习文言文的习惯。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能工巧匠的故事,谁来讲给我们听听呢……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远的故事,他能把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生动再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故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核舟记》。二、作者简介。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
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三、检查字词1.字词注音。
器皿(mǐn)罔(wǎng)贻(yí)有(yòu)奇(jī)黍(shǔ)许篛(ruò)篷执(zhí)石青糁(sǎn)之髯(rán)不属(shǔ)
诎(qū)椎(chuí)髻(jì)天启壬(rén)戌(xū)横卧一楫(jí)曾(céng)不盈寸2.通假字。
诎右臂支船(诎——“屈”,弯曲。)左手倚一衡木(衡——“横”,横着)
为字共三十有四(有——“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虞山王毅叔远甫(甫——通“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挑拣)右手攀右趾(攀——通“扳”,往里拉)3.古今异义。
卧右膝:卧,古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
今意:躺下,躺着的样子。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峨冠,古意:峨冠,戴着高高的帽子。
今意:峨眉山之顶。其两膝相比者:
比,古意:靠近。
今意:两个事物进行比较。高可二黍许:可,古意:大约。今意:可以。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古意:通“拣”,挑拣。今意:简单,容易。
4.状语后置。
原句:核舟一。正确语序:一核舟。原句:篆章一。正确语序:一篆章。
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箬篷:名词作状语,用箬篷)
2)石青糁之(石青:名词做状语,用石青。糁:名词用做动词,涂染)
3)卧右膝,诎右臂支船(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5.词类活用。
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箬篷:名词作状语,用箬篷)
2)石青糁之(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糁:名词用做动词,涂染)(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4)卧右膝,诎右臂支船(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诎:通“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5)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巧:形容词作名词,特殊技巧)(6)而竖其左膝(竖: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
竖,竖起)(7)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名词作动词,梳着棰形发髻)6.倒装句。
尝贻余核舟一,原句应为:尝贻余一核舟。又用篆章一,原句应为:又用一篆章。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句应为:盖简修狭桃核为之。倒装句表强调。四、朗读训练。
要求:用普通话、有停顿、有感情地朗读。(1)教师领读第一遍。(2)学生齐声朗读。
3)教师纠正易读错的字、词。五、译文。
明朝(有一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房屋、盛东西的日常用具、人物,甚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样子,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艘用桃核雕刻的船,(刻的)应当是苏轼泛舟游赤壁的情景。
船从头到尾长约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而宽的是船舱,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
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两侧长着浓密的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在右边,鲁直在左边。苏东坡、鲁直一起看一幅书画手卷。苏东坡用右手拿着卷的右端,左手抚着鲁直的背。
鲁直左手拿着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转(身子),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面的衣褶里。佛印极像弥勒佛,敞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鲁直不相类似。
佛印平卧右膝,弯曲右臂支撑在船上,而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念珠倚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船夫。在右边的人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靠在一根横木上,右手扳着右脚趾,好像在大声叫的样子。
在左边的人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抚着火炉,炉子上有个水壶,那个人眼睛正视茶壶,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船的顶部较平,作者就在它上面刻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笔画细小得像蚊子的脚,一笔一画都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一枚篆书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一条船,刻有五个人,八扇窗户;刻有竹叶做的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共计文字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了一个长而窄的桃核刻成的。
啊,这样技艺也真奇妙啊!六、整体感知。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开头第1段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中间(2~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
最后(6段)总结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七、分段学习。
1.第一段:总介王叔远极工微雕(引王说明对象——核舟)
2.第。二、三、四段是写船的正面,作者先说船舱,再说船头和船尾,这是一种结构顺序的安排,你认为可不可以先从船首说起再说船舱,最后说明船尾情况呢?
两种顺序安排,哪一种为上?为什么?
改用从头至尾的程序更符合方位的系统,从说明的客观效果看,也是很好的。但却不如原文顺序为佳。
综合文中第。
二、三、四段,这一部分实际上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大苏泛赤壁”的生活画卷,生动极了。作者是这样来描述的:先描述人物活动环境或背景,船舱的描述是交待环境,幽雅恬静,玲珑剔透;而窗上刻字则暗示活动的背景,正当山高月小之夜,水落石出,好一幅波平如镜令人心旷神怡的江上风月。
当然,这里十六字的雕刻足见雕刻家的结构艺术,小小一舟自不可移来江上风月,而文字则可打破时空,成功地展示了小舟外的艺术空间,也更成功地冲破了数百年的时限。
在此场景下安排神情各异却志趣相投的一群人物出场,就显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人与景、景与人的互相映照、烘托,堪称获得妙绝的和谐。
3.第五自然段。
这段文字中哪些说明可以表现雕刻技艺高超这一中心?如“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写船的正面用了三段文字,写船背为什么只用这么一小段文字?
这是文章中心的需要,也是雕刻者的主观意图决定的。更体现了作者主次分明的说明技巧。既然如此,这段文字可不可省呢?
不可省。因为这是对前文说明的必要的补充,有了它,文章才完整完善,核舟才完全完备。有关的雕刻日期和作者,才清楚。
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
这当然是“东坡”。三人中,苏轼居中,作者起笔直逼其面:“峨冠而多鬓者”,因为刻得用心刻得仔细,作者也就说得真切细腻。
所以如此,一是雕刻者的安排本身如此,说明者当然不能违背其“初衷”;二是核舟的雕刻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这样说明,才能与其主题吻合。否则,松散割裂,不知所云。
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无微不至呢?
表现这一点的地方较多,如对东坡外貌的刻划,对东坡、鲁直“衣褶”的介绍,对佛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珠可历历数也”。4.第六段:综说核舟“容量”,极称其技。
八、**思考。
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船舱→船尾”的顺序写,而将船头和船舱的顺序颠倒,请**这样写的原因。
明确: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船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可以关闭,这样说可以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
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船舱无疑就是背景部分了,先说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而且可以使读者初步感受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九、板书设计。
十、课外介绍。
宁波发现稀世珍宝专家解开核舟四谜。
郑建军。稀世珍宝明代桃核舟“苏东坡夜游赤壁”在宁波被发现的消息传出后,成为文物、收藏界的一大新闻,引起各方强烈反响。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历史博物馆史树青研究员等文博专家专程赴宁波,对该桃核舟作了鉴定,确认为明代精湛的手工艺品,是迄今发现的世上仅存的明代果核雕刻品。
最近,专家们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解开了此核舟的四个谜团。
谜之一:此枚桃核舟的雕刻者为明代微雕大师王叔远。据清代笔记记载:
王叔远,常熟人,又名叔名,号“初平山人”,曾到过宁波,并创作了“微型木雕天封塔”。专家们发现,此枚明代桃核舟船篷一侧,有一明显为“明”字的标志,是王叔远的简称,其题款的方位与魏学洢《核舟记》中记载的“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情况完全一致。同时,此枚明桃核舟首尾长2.9厘米、高2厘米,共刻有5个各具神态的人物,精妙的小窗有轴,可灵活开关,与《核舟记》描述相吻合。
谜之二:认证此核舟是王叔远晚年力作。专家认为,桃核舟用身着禅衣的佛印正在侍弄一盆盛开的菊花来暗示苏东坡游黄冈赤壁时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的设计,突破了王叔远早期作品中通过在画舫的小窗上刻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等《赤壁赋》名句或“壬戌秋日”等文字来点题的格局,推断完成于王叔远晚年成熟期。
谜之三:此核舟长宽之比属“**分割”比例。“**分割”的比例关系在明代的艺术品中得到应用,这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尚待深入。
谜之四:桃核舟何以一枝独秀、价值连城?明代果核微雕品类繁富,有桃核、橄榄核、杏核、樱桃核、杨梅核等果核雕刻,为何惟有桃核舟倍受珍视,这一直是个谜。
专家们经过对实物研究后发现,主要是由于不同于其他果核外表光滑,桃核有不规形麻纹,无数小孔深入核心,雕刻核舟设计布局极为艰难,工艺要求极高,仅选料往往要万中挑一,因而桃核舟被视为果核雕刻之禁区,在明代仅王叔远一人,在清代亦为数寥寥,只有几位大师能雕刻。其次,自古以来民间一直把桃木奉为压邪扶正、避凶趋吉的物品,如桃符、桃梗等,因而《古玩指南》一书将桃核舟列为宫廷秘藏,达宫显贵奉为宝中之奇,贵于金银。长期以来,海内外文物考古工作者一直未发现过明清两代美仑美奂的桃核舟实物或**,大陆出版的《国宝大观》一书只能将一枚珍藏于台北故宫的清代雕刻的长达3.4厘米的橄榄核舟奉为国宝。
专家们认为宁波发现的明桃核舟是世上现存果核舟中雕刻年代最早、形体最小的核舟,这一。
国宝的失而复得,填补了我国现存明清桃核舟的空白。
199年10月27日《文汇报》)
十。一、课堂作业。
根据本文的空间写作顺序,描述一件你所熟悉的工艺品。(意思对即可)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3《核舟记》教案新人教版
23 核舟记 一 课前自学。一 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 写法和意义。罔 w ng 文中指 无,没有 的意思。箬篷 ru p ng 用箬叶编的船篷。髯 r n 两腮上的长须 也泛指胡须。褶 zh 衣服折叠而形成的印痕。轩敞 xu n ch ng 赠送虞 y 山 位于江苏省常熟市内西北处。椎髻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3《核舟记》学案新人教版
一 课前自学。一 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 写法和意义。罔 w ng 文中指 无,没有 的意思。箬篷 ru p ng 用箬叶编的船篷。髯 r n 两腮上的长须 也泛指胡须。褶 zh 衣服折叠而形成的印痕。轩敞 xu n ch ng 赠送虞 y 山 位于江苏省常熟市内西北处。椎髻 zhu j 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3核舟记练习测试之三
练习测试。一本文语言简洁 周密 生动,精读课文,回答下边的问题。1.简洁 文字少,传播的信息量大。1 以第二段为例,用了字,写了景物。2 翻译古代汉语,文字应力求简洁。下边是课文第二段的现代汉语译文,文字不够简洁,大约可删去30字左右,请你修改。这只船从头到尾的长度大约是八分还多一点,高大概是两个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