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发布 2023-01-07 12:50:28 阅读 8386

《力》一、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产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如磁力)。

3.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a.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b.第七章《力》

一、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产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如磁力)。

3.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a.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b.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c.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4.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

注: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速度大小的改变或物体的运动方向的改变。

5.单位:牛(n ) 手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定义: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6.测量——测力计分类弹簧测力计

握力计 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8.力的表示法:(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做法。(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段的末端的画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用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力的示意图:不需要严格的表示出力的大小,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简易图。

3)画法:a 确定力的作用点,b 确定标度或长短,c 明确力的方向(箭头),d 在箭头处标明力的符号和总量。

9.力的合成:

合力的概念: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二力合成:求两个力合力。

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规律:(口诀:同向相加,异向相减,方向随大)

若两个力方向相同,则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两个力的方向相同。f合=f1+f2

若两个力方向相反,则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方向相同。f合=f1-f2

二、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2.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3.弹力大小:与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方向:与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

产生条件:a.物体间要相互接触,b.在接触处要发生弹性形变

常见的弹力:压力、支持力、推力、拉力等。

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4.弹簧测力计使用方法:a 认清量程和分度值, b 调零,(看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

c拉力方向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 d 正确读数和记录。

三、重力。1.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符号:g 。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注: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2.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

g=9.8n/kg: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粗略计算时g=10n/k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的应用:重垂线,检查墙面等物体是否竖直。

4.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用悬垂法确定。

注: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不在物体上。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5.重力的示意图:

第八章《运动和力》

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两种观点:(1)运动要靠力来维持。(x) (2)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实验(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或同一高度处)滑下的。

目的是:保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运动的初速度相同。

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小车沿着平面运动的初速度相同的。

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得越远。

推论: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理解: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静者恒静,动者恒动)

说明: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力,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惯性: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注意:(1)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静止的物体也具有惯性。

3)惯性不是力,只能说具有惯性,而不能说惯性的作用。

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

5.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如:利用: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拍灰;跳远助跑;飞机投弹;把锤头套紧在锤柄上…… 防止:

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

二、二力平衡。

1.二力平衡: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我们称这二力平衡。

平衡状态: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相当于不受力,物体要么静止要么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的物体就处于平衡状态。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一条直线上。

实例:(1)课桌上的书: 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2)电线吊着的电灯:重力和拉力。

(3)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水平方向:阻力和牵引力;竖直方向:重力和支持力。

4)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时:重力和空气阻力。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是相同性质的力。

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5. 物体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

三、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就是摩擦力(f)。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相互接触,(2)已发生或要发生相对运动。

2.分类:摩擦力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3.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摩擦力的方向有时与物体本身的运动方向相反,有时与物体本身的运动方向相同(人走路时)

4.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物体做匀速。

直线运动时:摩擦力=拉力)。

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运木块,读出。

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

比较甲、乙图可得: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比较甲、丙图可得: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5)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一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 1 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 刻度尺 卷尺 米尺等。2 长度单位 国际单位 米 m 常用单位 km dm cm mm m nm 换算关系 1km 103m 1mm 103 m 1 m 103nm 1nm 10 3 m 1nm 10 9m 3 估测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一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 1 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 刻度尺 卷尺 米尺等。2 长度单位 国际单位 米 m 常用单位 km dm cm mm m nm 换算关系 1km 103m 1mm 103 m 1 m 103nm 1nm 10 3 m 1nm 10 9m 3 估测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一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 1 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 刻度尺 卷尺 米尺等。2 长度单位 国际单位 米 m 常用单位 km dm cm mm m nm 换算关系 1km 103m 1mm 103 m 1 m 103nm 1nm 10 3 m 1nm 10 9m 3 估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