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 上 期末复习提纲

发布 2023-01-06 05:08:28 阅读 2661

八年级生物(上)期末复习提纲。

邱乙姣。第十五章动物的运动。

第一节动物运动的方式。

1、 知识点1 动物运动的方式。

漂浮:水母等。

纤毛摆动,旋转前进。草履虫等。

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附肢划水:虾,海龟等。

后肢摆动和蹼张缩。青蛙,鹅,鸭等。

游泳,鱼类。

爬行:蜗牛,蜈蚣,蛇等。

动物运动的方式行走:猫,狗,马,大象等。

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奔跑:一般来讲,会行走的动物都可奔跑。

跳跃:蝗虫,青蛙等(后肢发达)

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飞行(大部分鸟类,部分昆虫,蝙蝠)

2、 知识点2 动物运动方式表现出与其栖息环境相适应。

3、 知识点3 动物运动的意义。

一方面寻找和摄取食物,迁移到适宜自身生活的栖息场所,另一方面有效地躲避天敌的危害,动物通过运动可以主动出击去获取食物,可以逃避敌害和迁移到适宜的场所,还可以完成求偶和交配,这些都有利于动物自身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

4、 易错点。

1 一种动物可能有多种运动方式,如蝗虫等。

2 动物适应于各种运动的特点。如能够跳跃的动物后肢发达,鱼类体呈纺锤形,表面有黏液等。

第二节动物运动的形成。

1、知识点1 运动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1)人和脊椎动物的饿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其作用为支持、保护和运动。

(2)和运动关系最密切的两个系统: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

(3)动物的运动是在多个系统相互配合下完成的。

2、知识点2 骨(每块骨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

骨的种类。

根据骨的形态不同,可以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长骨多为管状,如肱骨、股骨;短骨一般为较大的颗粒状,如腕骨;扁骨呈板状,如肩胛骨、肋骨;不规则骨的形状不规则,如椎骨。

骨的结构

1 骨膜:位于骨表面的一层结缔组织膜,其内分布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血管中的血液对骨有营养作用;其内还有成骨细胞,对骨的长粗和再生(骨折后的愈合)有重要作用。

2 骨质:分为骨密质(位于长骨的骨干外周围部,致密、坚硬)和骨松质(位于骨干的内侧和两端,呈蜂窝状、疏松)两种,是骨的主要部分,使骨能承受一定的压力和张力。

3 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人在幼年时,骨中的骨髓均为红骨,有造血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髓腔中的红骨髓转变成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

当大量失血时,黄骨髓又可转变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骨松质中始终存在红骨髓。

骨的成分和特性。

骨的成分包括水分、有机物和无机盐,骨质中的有机物主要是骨胶蛋白,它使骨具有韧性,骨质中的无机盐的主要成分是钙盐,它使骨坚硬。

人一生中骨成分的变化。

3、知识点3 骨连结。

⑴ 骨连结的方式。

不活动的骨连结(颅骨的连结)

骨连结半活动的骨连结(椎骨的连结)

活动的骨连结(关节如肩关节、膝关节)

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1 关节面:两个相邻的接触面,凸起面叫关节头,凹进的一面叫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2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膜构成,它包绕着整个关节,使相邻两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

3 关节腔:是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城的密闭腔隙,内有关节囊分泌的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活动灵活。

3)关节的特点:灵活性(滑液、关节软骨)、牢固性(关节囊、韧带)

4、知识点4 骨骼(多块骨的总和)

⑴ 人体有206块骨,全身的骨由骨连结构成骨骼。

颅骨。椎骨。

中轴骨胸骨、肋骨。

骶骨、尾骨。

人体的骨骼。

肢骨:四肢骨 , 如肱骨、股骨。

附肢骨 带骨:连接四肢和躯干,如锁骨、肩胛骨、髋骨。

5、知识点5 骨骼肌(每块骨骼肌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

⑴ 骨骼肌的结构。

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连部分组成。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位于骨骼肌两端,分别附着于相邻的骨上,肌腹由肌细胞构成,位于骨骼肌的**部位,是骨骼肌的收缩的部分。每块骨骼肌都有血管和神经。

⑵ 收缩特性。

肌肉受到刺激,就会收缩;停止刺激,肌肉就舒张。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完成各种活动。

⑶ 人体有三大肌群:头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

5、知识点5 躯体运动的形成。

⑴ 躯体运动的形成是由骨、关节、骨骼肌三部分共同完成的。骨骼肌收缩时,牵引骨绕着关节运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通常,引起骨骼肌收缩的刺激来自于神经传来的兴奋。

在运动中,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骨骼肌的收缩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运动还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屈肘运动, 肱二头肌收缩, 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运动, 肱二头肌舒张, 肱三头肌收缩;特殊情况:竖直提重物时,同时收缩;往外掷铅球时,同时舒张。

第十六章动物的行为。

第一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1 知识点1 行为的概念和特点。

1 概念:动物行为是指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

2 特点:a 无论是哪一种动物行为,都是从外部可以观察到的活动,并且都离不开动物身体内部的生理活动;b 动物行为都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是对来自环境的刺激所作出的反映,对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延续有重要的作用;c 每种动物行为的产生都是动物体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激素协调作用的结果。主要起调控作用的是神经系统。

(注:和动物行为关系你最为密切的两个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2 知识点2先天性行为。

⑴ 概念:如果一个行为是对一个特定刺激所作的反应,而且出生后第一次遇到这一刺激就能作出反应,通常把这种行为叫做先天性行为,也叫本能行为,可以遗传给下一代。

⑵ 特点:生来就有、由身体里的遗传物质所控制、可以遗传给下一代。

3知识点3 后天学习行为。

概念:学习是指动物借助个体生活经验和经经历,使自身的行为发生适应性变化的过程,,这种通过“学习”获得的行为,叫做后天学习行为。

特点:并非生来就有,而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

4知识点4 先天性行为与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与联系。

⑴ 区别。 联系:划分不是绝对的,学习行为是建立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

第二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1、知识点1 行为的分类。

按获得途径分:先天性行为、后天学习行为。

按行为的功能分: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

2、知识点2 行为的主要类型。

取食行为。

动物要生存,就必须不断地从外界获取食物,各种动物都有其特有的取食行为。它包括寻找、获取食物等一系列行为。

领域行为。

动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动物生存的领域。他们使用姿态、气味、鸣叫等方式来警告周围的动物以保卫自己的领域。

攻击行为。

同种个体之间常常由于食物、配偶、领域、等发生相互攻击或争斗。

攻击行为的特点:同种个体之间的争斗,一般不会造成致命的伤害。

防御行为。

① 动物保护自己、防避敌害的行为。 例如: 动物的拟态、保护色、警戒色;乌贼释放墨汁、蜥蜴自动断尾、金龟子的装死、乌鸦聚众鸣叫等。

② 特点。发生在不同种动物个体间的防御敌害、保护自己的行为,它不是有目的的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本能,且具有相对性。

3 攻击行为与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争斗双方是否为同种动物。

八年级上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让青春充满活力 一 青春期 1 进入中学,我们就先后进入了青春期。一个人从出生到发育成熟,要经历两个生长高峰 第一个是从出生至两岁,第二个就是青春期。p2 2 青春期的特点 p2 p4 生理特点 p2心理特点 p2 p4 第一,性格特征是越来越清晰。男生更多一点坚强勇敢,女生更多一点温柔细腻...

八年级上期末复习提纲

1课虎门销烟 南京条约 2课火烧圆明园 结合 3课收复新疆。4课 马关条约 5课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辛丑条约 6课全课重点 注 企业名称,小字部分 7课百日维新。8课孙中山革命党 辛亥革命的意义。9课 新青年 新世纪的曙光。10课中共成立。12课全课。13课遵义会议。14课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15课...

八年级上期末复习提纲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物理学里把称为机械运动。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需要明确是以哪个物体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是相对的,我们观察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时间测量的基本工具是。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常用的国际单位有 千米 分米 厘米 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