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题。1.按要求填空。(5分)
《归园田居》(其三)中能表达诗人宁可隐居躬耕,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一句是。
《望岳》中体现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千古名句是。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有“豁然开朗”一词,陆游的〈〈游山西村〉〉中与之意境相似的一句是。
《黄鹤楼》中包含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无限感慨的诗句是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把现实和梦境结合起来的诗句是。
7.某餐馆门口贴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弃之可惜;下联是: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请你将中小学生都很熟悉的一首古诗的有关语句填入上联,使之完整。(2分)
8.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人的一组句子是( )2分)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诚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
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②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
ab.①③c.②③d④③①
10.下面语段空白处应填人的恰当句子是( )2分)
我曾经乘船路过三峡,也游过三峡,相当程度来讲,是奔着唐诗的意境而去的。唐诗意境的精华在哪儿想想看,那时候没有机器船,只有根根悠悠纤绳拉着的舟,江水伴着纤夫号子,时而几声猿啼,有如日电划破山谷,惊心动魄,余音缭绕,那才是峡谷中强劲的音符!李白歌:
“两岸猿声啼不住”,杜甫吟:“风急天高猿啸哀”,高适唱:“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在他们的诗里,三峡景物中,猿啼是最难忘的。
a、诗人笔下的“猿啼、泪尽、肠断”令人心伤。
b、唐诗中使人向往的猿啼之声。
c、我以为就是那可见可闻的猿影、啼声。
d、请领略唐代诗人孤寂伤感的情怀。
11、仿照例句的句式和修辞方法,仍以“她”为开头补写两个句子。(2分)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履款款而行。她携着神奇的小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撒向山坡,撒向田野;她她。
12、请写出一句你最喜爱的警句格言,并简要谈谈你的理解。(3分)
二、按要求修改短文。(4分)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每立方米的年平均含沙量35千克。②古人称黄河是“一担水,六斗泥”。③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④泥沙带走的氮、磷、钾肥约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每公顷耕地被冲走375千克肥料。
⑤一位外国朋友惊讶地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却是中华民族的血液呀!”
15.“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和月亮距离的3倍”,这是上文中的一句话。它应放在第句后面。
16.第⑤句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把关联词改作。
三、阅读理解(36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12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读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于云亭。孔子云:
何陋之有?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3分)
1)有仙则名( )2)斯是陋室( )3)惟吾德馨( )
18、“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字与下列各句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渔人甚异之d.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19、用文中原句填空。(3分)
1)写陋室不陋的主要原因是。
2)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于是。
3)写不受世俗、官场干扰的句子是。
20、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 。2)孔于云:何陋之有?
译文: 。2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列语段,然后答题。(6分)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隔,界而未界,因而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22、苏州园林的花墙和普通的墙壁有什么不同?(2分)
答、 。24、下边是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哪一项不恰当( )2分)
a、在适当的位置上装镜子的目的是要增加景致的深度。
b、在适当的位置上装一面大镜子,就能使整个园林的景致翻一番。
c、装上镜子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表现更多的层次,但必须选择恰当的位置。
d、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镜子,园林的实际空间并没有扩大,但在视觉效果上,园林的景致丰富多了。
三)、阅读《生命与气候》一文,回答问题。(18分)
生命与气候。
你能想到吗?千百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与植物界的斗争所决定的。动物吸进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主要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
二氧化碳为温室气体,因此可以立即得出结论: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则使地球降温。如果哪一方占上风,那么地球就会面临温室效应或又一次严寒期。
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时期,到处都是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的节肢动。
物,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20倍,所以当时的气候极其温暖。
但是,植物进行了反击。化石显示,45亿年前,含有木质素的植物首次出现,木质素使细胞坚硬,这样植物就得以长大,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树木。随着全球的植物大量生长,毫无约束的光合作用从空气中吸取着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大大减少,而不能吸收未质素的、饥饿的节肢动物对此无能为力——地球进入了严寒期。
动物又通过进一步进化进行了回击,主角是白蚁和恐龙,它们学会了如何食用木质素,如何繁荣昌盛。它们粗重的呼吸及对植物的破坏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高达今天的3倍,地球大部分地区酷热而潮湿,又恢复了温室效应。
然而植物并没有被消灭。在6500万年前恐龙因为小行星的碰撞或其他灾难而彻底消失后,植物抓住了这一机会再次反击,突破点是第一批草地的出现。青草本身不会保存很多二氧化碳,但能形成软土,软土可以保存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
事实上,草地生态系统含有的碳比森林生态系统还多。
过去约4000万年来,大量草地布满全球,取代了许多年以前的森林地带。在草地的影响下,地球逐渐降温,终于在200万年前进入冰川期。
大约1万年前,由于人类活动的显著增强,使地球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再度升高,尤其是近百早来,地球的温室效应愈来愈明显。
也许,地球上的整个就像我们所熟知的生物个体调节其体内环境那样,不停地调节着地球的大气环境,使气候能适合地球上生物生存进化的需要。换句话说,地球的生物圈是在主动地调节环境,而不是在被动在适应环境。果真如此,数十亿年的气候变迁不仅仅是太阳或地球的原因,生物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深深地参与其中了。
25、为文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约束碰撞参与生物圈( )
26、第⑤段中“再次反击”照应的是前文的哪一句?(用原文回答,限10字)(2分)
27、第⑥段“地球逐渐降温”一句中,为什么用“逐渐”一词,请在本段中找出根据简要说明。(限40字)(4分)
2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植物越发展,地球温度越高;动物越发展,地球温度越低。
b、动物和植物均衡发屉,就能使地球避免温室效应和严寒期。
c、青草比森林保存的二氧化碳多,所以草地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含碳量还多。
d、“寒武纪大**”时,大片森林消失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20倍。
八年级语文 上 期末测试题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9分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荒d n温x n 华y胚胎 2 下列词语中有4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毛骨悚然重峦叠障退避三舍令人作沤脍炙人口。司空见贯别具匠心仓海桑田因地制宜轻描淡写。3 默写 9分 1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登飞来峰 2阴阳割...
八年级 上 语文期末模拟测试题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12 201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30分 1 理解性默写 每空1分,共10分 1 使至塞上 中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被称为千古奇观的名句。2 登岳阳楼 中与杜甫的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3 渡荆门送别 中...
八年级上语文期末测试题三
一 识记能力 25分 1 依音写出汉字戓依字注音 5分 j 鞠 躬 尴 n尬吊y n 唁 p n 蹒 跚 l n 嶙 峋 q 栖 息 y 淤 泥荒mi 谬 销声n 匿 迹胸中有丘h 壑。2.在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下加点,并在括号中写出正确的字 2分 无动于中 衷 污晦 秽 狼籍 藉 案椟劳形 牍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