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压强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15小题,共45分)
1. 以下现象中没有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a. 茶壶盖留有小孔b. 用吸管吸瓶中的饮料。
c. 把药液注射进肌肉里d. 利用活塞式抽水机抽水。
2小波同学去超市购物,双手常被较重的塑料袋勒得发痛,为此发明了塑料袋小提手,如图所示从物理角度认为使用这种小提手提塑料袋能( )
a.增大对手的压强 b.减小对手的压力。
c.减小对手的压强 d.增大对手的压力。
3.下列设备利用了连通器原理的有。
a. 和 b. 和 c. d. 和。
4如图所示,玻璃水槽中装有一定深度的水,一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在水槽口下方设有固定的水平金属网.现缓慢向水槽中注水,使水槽内水面上升,直到水面与水槽口相平.则在注水过程中,木块下底面受到水的压力变化情况是( )
a、先增大,后减小。
b、先增大,后不变。
c、先不变,后增大。
d、一直增大。
5.如图所示,a、b两个内径相同的玻璃管内盛有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类的液体,当b管倾斜,a管竖直放置时,两管液面等高,则。
a. a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比b中小。
b. a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比b中大。
c. a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和b中相等。
d. a管中液体的密度比b中管中液体的密度小。
6如图,在水平桌面上竖立着三个柱状物甲、乙、丙,它们的高度均为h,均为实心匀质,甲、乙、丙的底面分别是半径为r的圆面、边长为a的正方形、半径为r的圆面.已知:2r>a>2r,它们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p丙,则甲、乙、丙材料的密度比较,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ρ丙。
b.ρ甲=ρ乙>ρ丙。
c.ρ甲<ρ乙<ρ丙。
d.ρ甲=ρ乙=ρ丙。
7、以下选项中,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的是( )
a.乒乓球运动员拉出的“弧圈球” b. 正在漂流的一只“橡皮船”
c.正在空中滑翔的“雄鹰” d. 地面上刮起的“龙卷风”
8.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高度、质量均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p甲>p乙
b 、p甲<p乙。
c 、p甲 =p乙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9. 医生为了给患者输液,用网兜把药瓶倒挂在支架上,瓶口插有输液管和空气管,如图所示。输液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血液回流到输液管中,可将药瓶适当的升高。
b.瓶内药液对瓶盖的压强越来越大。
c.瓶内上方气体的压强始终不变。
d.空气管中的空气与药液接触处的压强等于大气压。
10.如图所示,将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分别装入放在水平桌面上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的a、b、c三个容器中,发现三容器中液面相平,用、、分别表示杯内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用、、分别表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容器重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11如图水平雪地上,穿着雪橇的芳芳总质量为70kg,没有陷入雪地;而穿着运动鞋的小明总质量为50kg,却深陷雪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芳芳对雪地的压力比小明的小。
b.芳芳对雪地的压力和小明的一样。
c.芳芳对雪地单位面积的压力比小明的小。
d.受力面积和压力都不等,无法比较谁对雪地的压强大。
1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等高的实心圆柱体a、b,把它们并排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8︰1b.4︰3
c.4︰1d.1︰2
13 将一满罐纯净水(高约40 cm)开口朝下放在水中,如图所示,结果是( )
a.仍是满罐水 b.水将流出一部分。
c.水将全部流出 d.以上都不对。
14.(双选) 如图所示,以下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 甲图实验,帕斯卡裂桶实验,证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b. 乙图实验,压有砝码的桌子放在细沙上,砝码越轻,桌腿下陷越深。
c. 丙图实验,测出拉动注射器活塞时的拉力和活塞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d. 丁图实验,在教室内可以用水代替水银做托里拆利实验。
15(双选)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两端开口的u型管内注入一定量的水,将a管向右倾斜待稳定后,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管中的水面高于b管中的水面。
b.a管中的水面与b管中的水面相平。
c.u形管底c点的压强不变。
d.u形管底c点的压强将变小。
二、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塡入横线上(每空1分,共15分)
16、如图,在易拉罐中注入少量的水,对易拉罐加热,待罐口出现白雾时,用橡皮泥堵住罐口,撤去酒精灯,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易拉罐变瘪了,这说明了存在,同时也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制药时为了在不超过80 ℃的温度下从溶液中除去水分而提取抗生素,采用的方法是___填“升高”或“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
17.(常州中考)小明买来一满桶仙鹤牌酱油,他用小铁钉在密闭口a处扎了一个小洞,发现酱油倒不出来,原因是有效的解决措施是。
18、如图所示,一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底面积为20cm2.杯中水深10cm,杯和水的总重力为3 n,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___pa;水对杯底的压力为___n. (g=10n/kg,茶杯杯壁厚度不计)
19、如图所示,三个容器底面积相等,倒入质量相等的同种液体且都没有溢出,则三容器底面上所受压强最大的是容器,最小的是容器。
20、 正方体的铝块和铁块的体积相等,放在同一个水平桌面上,铝块和铁块对桌面的压力之比f铝:f铁压强之比p铝:p铁铝=2.7×103kg/m3ρ铁=7.9×103kg/m3)
21如图甲,一容积为05 m、底面积为05 m的容器装满水后密封,容器内水的质量是___kg,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力为___n、压强为___pa.如图乙,若在容器侧壁处开一小孔p,发现水不会从小孔流出,这是由于t': span', c': 水', r':
r_11'}]10×10kg/m,g=10 n/kg,大气压约为101×10pa)
22、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侧壁上有一开口弯管,弯管内的液面高度h1=o.8m;其顶部和底部的面积均为0.1m,顶部到底部的高度h2=0.6m,容器中的液体密度为1.2×10kg/m,则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力为n。(g取10n/kg)
三、作图题(共6分)
23. 在下列图中分别画出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对接触面的压力示意图。
四、实验**题(共19分)
24.老师要求同学们用身边的物品**“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亮找到的器材有海绵和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
1)该同学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实验方法叫___同时还用到___法。
2)如图所示,小亮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其目的是控制___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以下实例中应用该结论的有填字母)
a.菜刀要经常磨一磨b.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c.汽车限重d.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
3)接下来小亮要**“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他的操作步骤是。
25、小敏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图乙和图丙的容器中装的是同种液体).
1)实验中,首先必须检查压强计能否正常使用.
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两侧液面有高度差,通过方法可以进行调节.(填字母)
a.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向u形管内加适量水。
若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探头的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都很小,则说明该压强计的气密性 (选填“好”或“差”);调节好压强计后,u形管两边液面相平.
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观察比较来判断的,下列实验,现象或器材也用到这种方法的有
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b.**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c.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
2)小敏把探头分别浸入到甲、乙图中的两种液体(水和酒精)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比图乙小,由此,她判断甲图中的液体是酒精,她的判断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原因是接着她改变乙图中探头的深度,其**情况如图丙所示.
3)比较乙、丙两图,得出探头浸入液体中的深度 (选填“越深”或“越浅”),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就越大,表示液体在此处的压强就越大.
4)小敏发现在同种液体中,探头所处深度相同时,只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变,表明。
(5)他换用其他液体**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当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不明显,则下面操作不能使两侧液面高度差对比更加明显的是 (选填序号)① 烧杯中换密度差更大的液体 ② 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酒精 ③ 将u型管换成更细的.
八年级物理压强单元测试
东关中学2015 2016度八年级物理下第八章测试卷。姓名成绩 一 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2 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9.1 6所示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3 小波同学去超市购物,双手常被较重的塑料袋勒得发痛,为此发明...
八年级物理压强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测试题。一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1.水银气压计若挂歪了,其读数将会 a.与实际气压一样大 b.比实际气压小 c.比实际气压大 d.无法确定。2.一个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a 10帕 b 100帕 c 1000帕 d 10000帕。3.当卡车的车胎发生...
试题 八年级物理单元测试九《压强
2012 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单元质量监测 九 第九章 压强 班别学号姓名成绩 一 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45分。把正确答案填入下表 1 历史上曾在德国某市的广场上为市民验证大气压强存在实验是。a 托里拆利实验b 马德堡半球实验 c 帕斯卡实验d 阿基米德实验。2 在下列事例中,为了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