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做"测平均速度"实验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数字钟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则小车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cm/s。
2、如图2l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所用的时间为7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选填"快"或"慢").
3、小明想**足球滚动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
1)小明想到自行车轮胎充气不足时很难骑快,于是猜想:足球充的气越足,滚动就越___
2)如图所示,小明在一处斜坡上进行实验。他测出足球在a处从静止释放,滚动10m到b处所用的时间为8s;将足球用球针放掉一些气后,在b处从静止释放,测出足球滚动10m到c处所用的时间为14s.小明在实验时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___
3)足球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___m/s.
4)小明实验中存在不足之处,请你指出一点:__
4、有一段用固定镜头拍摄的一列武广高铁动车组**,小田通过**该**来测算机车运行速度。已知机车长度是s,测算的步骤如下,请将步骤c补充完整,并排列测算步骤的合理顺序填字母)。
a.记下机车头到达观测点的时刻。
b.计算整列车通过观测点所用时间t。
c.在画面上选择一个。
d.利用v=s/t计算出机车运行的速度。e.记下机车尾到达观测点的时刻。
5、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一次.
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选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___m/s.
2)小组间交流时,发现不同小组测得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不同.①请你猜想影响最大速度的因素可能是写出一个影响因素).②为了验证你的猜想,简要的做法是。
6、在图12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路程sabcm,如果测得时问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cm/s。
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似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_理由是。
7.(2014陕西)小新和同学一起用硬纸板搭建了图示的轨道,测量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
1)根据实验的原理___需要测量的物体量是小球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2)他们先用钢卷尺对轨道的各段长度进行测量并分段做了标记,因___的测量误差较大,需多次测量.为保证小球每次通过a点的速度相同,必须用同一小球从左边斜面的___高度由静止释放.要使小球能够通过e点,释放小球的高度应___水平段bd的高度.
3)从a点开始计时,用电子秒表分别测量小球经过b、c、d、e各点的时间.整理实验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vbc___vcd,这是因为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___作用;小球从a点运动到e点的过程中,在___点的速度最小.
4)小球在bd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8.(9分)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的温度计。
2)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
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__ 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
4)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图丁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2分)
5)小红觉得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偏长,请你给她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2分)
9.(9分)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
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1)用刻度尺测量1号管长度如图所示,读数是cm
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号。
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3分)
答能/不能); 理由。
1 小明发现悬挂的金属管发出声音时在做有规律的摆动,认为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摆动所产生的。请设计一简单的实验来检验小明的想法,简要写出实验方案和判断方法。(4分)
实验方案判断方法。
10.小玲、小红和小丽在操场上玩荡秋千图。小丽把小红、小玲分别轻轻推一下,细心的小丽发现,她俩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几乎一样。那么,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三人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人的质量有关。
猜想2: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的绳长有关。
猜想3: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摆动时离开中心线最大距离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她们来到实验室,找来刻度尺、细线、秒表、小球,依照物理学习中的科学方法,按右图进行实验,得到下表中数据。
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验证猜想1,应选用序号为 _和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2)为验证猜想2,应选用序号为 __和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3)为验证猜想3,应选用序号为 __和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4)实验结论:小球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与有关,与无关。
1、如右图所示,小李同学用此装置**冰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
1)他将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变化情况记录在上表中。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冰熔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象.
2)某时刻温度计的读数如右图所示,此时的温度是 ℃;
3)为减小误差,实验过程中宜选用较大的冰块还是较小的冰块?
4)如果将冰块换成石蜡碎块做同样的实验,石蜡熔化过程中所得到的温度—时间图象是否与冰的相同?为什么?;
2、某同学在做“研究海波熔化”的实验。
1)他用温度计测量海波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时,主要步骤有( )
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海波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b.了解海波熔化时的温度,选择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c.读取温度计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仍和海波接触 d.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只填写序号)。
2)图甲是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当t时=10 min时海波处于状态,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海波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3、小明在**“固体熔化和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得到如图15所示的图象。
1)图中属于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有图和 (选填a、b、c或d)
2)从图象及实验过程知道,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时是有区别的。其区别是:
晶体;非晶体.
晶体 ;非晶体 。答案。
2.运动 8cm/s 慢
3.容易(快) 刻度尺 1.25 没有从同一位置释放足球(没有控制变量;没有进行多次实验)
适当的观测点
5.(1)先变大后不变; 0.16 (2)①纸锥的质量(其他猜想只要合理也可以)②选择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纸锥竖直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最大速度,并分析最大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其他对应的做法只要合理也可)
6.(1)40.0;25.
0;(2)小;(3)不正确;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
7.(1)v=s/t;(2)时间;同一;大于;(3)>;摩擦力;d;(4)0.74.
8. 热胀冷缩水银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温度计上 96 98
减少水的质量(或用热水来做实验)
3)不能没有控制变量。
4)将金属管悬挂,轻推使其摆动。 若能听到其发声,则说明发声是由摆动产生的,反之则不是由摆动产生的。
八年级物理期中专题复习
课题 八年级物理期中专题复习 研究方法课时 2 设计人 刘素香时间 2013.11.05 一 研究方法 1.研究影响音调的因素的实验,控制 改变 研究方法是。2.研究影响响度大小因素的实验时,通过乒乓球被摊开的幅度,来判断响度的大小,用到的研究方法是判断晶体熔化过程吸热多少,通过来体现,研究方法是 ...
八年级语文期中专项复习教案 一
字词专项训练。设计 胡栋。复习目标 1 以课下注释和课后生字为主复习字词 2 文中重点字词的音 形 义。复习过程及指导 一 导入新课,出示目标 1分钟 师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前三个单元的字词。复习目标是 口述 1 以课下注释和课后生字为主复习字词 2 文中重点字词的音 形 义。二 学生自主...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专项复习教案
古诗文专项训练。设计 胡栋。复习目标 1 复习重点字词句翻译。2 复习重点句子回答问题。3 总结重点课文文章主旨。复习过程及指导 一 导入新课,出示目标 1分钟 复习目标是 口述 师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再来复习古诗文。1 复习重点字词句翻译。2 复习重点句子回答问题。3 总结重点课文文章主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