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试题

发布 2022-12-22 12:41:28 阅读 7798

满分:120分得分: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绝巘yǎn 水皆缥碧piǎo 略无阙处quē

b、属引shǔ 互相轩邈miǎo 重岩叠嶂zhàng

c、曦月xī 素湍绿潭tān 芳草萋萋qī

d、襄陵xiāng 飞漱其间sù 泠泠作响líng

2、下列词语注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林寒涧肃(肃杀属引凄异(引用)

b、沿溯阻绝(顺流而下晓雾将歇(消散)

c、回清倒影(回来但少闲人(只是)

d、亭午夜分(半夜猛浪若奔(飞奔的马)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将通过植树造林,使有着“水乡园林”美誉的仙桃天更蓝,水更碧。

b、通过**电影《摔跤吧,爸爸》,使我重新认识了“虎爸狼妈”的必要性。

c、随着城市街头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而且环保、经济。

d、我省启动省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今年首批招收900人。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记承天寺夜游》选自《苏轼文集》,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b、《与朱元思书》作者陶弘景,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

c、《野望》选自《王绩诗注》,王绩,南唐诗人,号东皋子。

d、《黄鹤楼》作者崔颢,唐朝诗人,黄鹤楼,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5、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钱塘湖春行》颔联写早春莺、燕两种鸟儿的活动,呈现出一种有生命力的春意。

b、《黄鹤楼》前四句写实,后四句虚写,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巧妙地融为一体,富含情韵。

c、《答谢中书书》虽是短文,可是构思精巧。“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部分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点出“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三峡》按夏春冬秋的顺序行文,分别写出了三峡四季不同的景象,语言简练,生动传神。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 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

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④②b、③⑤c、②③d、③⑤

7、名著(5分)

2024年底,敌军对红军开展第一次围剿,2024年5月开展第二次围剿,国民党军都以失败告终。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于2024年12月11日召开,**苏维埃**宣告成立,我担任主席,a当选为红军总司令。

“我”是谁?a是谁?**苏维埃首都在**?

国民党对红军进行了几次大围剿,最后一次围剿之后,红军采取了什么战略大行动?

8、默写(7分)

仍怜故乡水。

树树皆秋色。

黄鹤一去不复返。

《钱塘湖春行》中以鸟儿写早春景象的句子是。

《野望》中刻画山野牧归的场景的句子是。

第二部分:阅读(40分)

一)古诗赏析(5分)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9、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爱”这样的赞叹。

10、这首诗以___为线索,抒发了诗人___的感情。(2分)

二)阅读选段,回答问题(11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1、解释加点词语(4分)

从流飘荡( )猛浪若奔( )互相轩邈( )泉水激石( )

12、翻译句子(4分)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了作者所见所感,在结构上统领全文。

b、写“异水”,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表现水之异——清澈见底、水流湍急。

c、“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运用夸张的手法写两岸崇山峻岭的雄奇美景,突出山之奇。

d、“泉水”“好鸟”一句和“蝉”“猿”一句从听觉的角度,运用对偶的修辞,描绘了各种声响,勾勒出一支美妙的大自然交响曲。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至17题。

吾母钟氏,名令嘉,出南昌名族。十八,归先府君①。时府君年四十余,任侠好客,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②,越二载,生铨③,家益.落,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无愁蹙状④,戚党⑤人争贤之。

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⑥

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⑦,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先府君在客邸,督铨学甚急,稍怠,即怒而弃之,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之⑧,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

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选自蒋士铨《忠雅堂集》)

注释】①归:古代女子出嫁叫“归”,先府君:指作者已去世的父亲。

②囊箧萧然:这里是“钱物都用空了”的意思。③铨:

作者蒋世铨自称。④愁蹙状:愁眉苦脸的样子。

⑤戚党: 亲戚和乡党。⑥吟哦声:

读书的声调。⑦少痊:病体略微好转些。

⑧扑之:责打我。(铨自指)

14、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授以《礼记》 (传授 ) 夏水襄陵(升到高处)

b、皆弱而多病 ( 弱小 ) 乘奔御风(驾驶)

c、故不能荒于嬉 ( 贪玩 ) 清荣峻茂(茂盛)

d、俟怒少解 ( 等到 ) 属引凄异(连续)

15、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授以《礼记》 自康乐以来

b、即怒而弃之春冬之时。

c、听而后止温故而知新。

d、不能荒于嬉山门圮于河。

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2)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

17、你如何评价母亲“垂涕扑之”的举动?(2分)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母亲的哪些行为举动是值得我们称赞的。(2分)

四)阅读语段,回答问题(10分)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

“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

奚其正?”子曰:野哉!

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错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卫君待子而为政 ②学而不思则罔。

b、①君子于其所不知于我如浮云。

c、①君子于其言其反激之力。

d、①君子名之必可言实是欲界之仙都。

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0、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文中孔子所持的观点,并运用此成语造一个句子。(3分)

第三部分:作文(50分)

21、董卿在《朗读者》第二期开场白中说,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陪伴。朋友的陪伴,让时光多了一份友爱;父母的陪伴,让生命多了一份温暖;好书的陪伴,让头脑多了一份智慧;《朗读者》的陪伴,让心灵多了一份震撼……请以“陪伴,让岁月多了一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请先补充完题目,再作文。

要求:①、字数在以上;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文章不能套用,更不能抄袭,力求真情实感;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试题

满分 120分得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3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窥谷ku 林寒涧肃ji n 藻荇交横h ng b 横柯k 清荣峻茂m o 急湍甚箭tu n c 属引zh 哀转久绝zhu n 沉鳞竞跃j ng d 千载z i 夕日欲颓t i 鸢飞戾天yu n 2 ...

八年级语文 上册 第三单元试题

第11课背影。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1.朱自清,字 我国著名学者 民主战士。2分 2.给加点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狼j tu 唐 琐屑 晶莹 3.背影 在文章 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感情也有所不同。请把感情写在横线上 4分 开篇点题 背影 是一种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在车...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试题

一 知识积累与运用 16分 1.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4分 匀称 洨河 轩榭 镂空 额枋 水藻 蟠龙 伧俗 2.根据拼音填汉字。3分 嶙x n 斟zhu sh 风景。帷m h 形独占 o 头。3.文学常识填空。3分 1 中国石拱桥 的作者是 江苏镇江人,他是他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公路 铁路两用桥。2 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