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月考

发布 2022-12-20 07:51:28 阅读 2530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不辍(chu勉强(qiáng) b.外甥(shēng) 祖籍(jì)

c.规律(l溺死(nd.劳碌(l慰勉(wè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溺死迁涉托辞瞩目b.荣辱私塾碾转聊叙。

c.劳碌衙门逊色通辑d.慰勉妯娌竭力发髻。

3.下列语境中,加点词语没有发生感**彩变化的一项是( )2分)

a.也有解散辫子,……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b.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

c.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d.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

b.新来的***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

c.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d.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5.下列词语中不含贬义的一项是( )2分)

a.藏污纳垢矮小敦实引人注目意趣盎然。

b.粗制滥造无可置疑麻木不仁名门望族。

c.鹤立鸡群文坛泰斗颔首低眉正襟危坐。

d.诚惶诚恐天才灵魂郁郁寡欢丑陋可憎。

6.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为后文去仙台、见到藤野先生作铺垫。

b.写东京去仙台途中的“日暮里”和“水户”,表现了作者作为弱国国民的自卑,为后文匿名信事件埋下了伏笔。

c.写藤野先生初出场时被学生“笑”,其实是欲扬先抑中的“抑”。

d.匿名信事件,既是作者弃医的转折点,也衬托出藤野先生的正直品格。

7、默写(8分)

1)庭中有奇树。

2)馨香盈怀袖。

3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4)相顾无相识。

5)晴川历历汉阳树。

6)故鱼者歌曰。

8.诗歌是唐朝的主要文学样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滋养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你喜欢唐诗吗?请你将学习过的唐诗写黄河的,默写两句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二.阅读与理解(56分)

一)、阅读文章,回答问题。(20分)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③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飞渡过30万人。

④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⑤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⑧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⑩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11)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1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13)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14)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15)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

(16)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17)我军前锋,业已②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9.这则消息的“电头”是导语”部分是第___句(只填序号)。主体部分是第___句。导语中揭示我军所向披靡、战绩辉煌的词语是___主体部分中记录我军节节胜利的史实的一个四字成语是5分)

10.第⑤句能否改为:“现在,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多一半,剩下的23日可渡完。

”为什么?第(16)句中“歼灭”与“击溃”,“占领”与“控制”这两组词在句中能换吗?为什么?

(4分)

11.第(11)句中,战犯汤恩伯对长江防线作了两点判断,实际情况又如何呢?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加以剖析。(4分)

12.“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其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概述。(30字以内)(3分)

13.这篇新闻中属于议论的句子是哪几句?这些议论的作用是什么?(4分)

二)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回答14—18题。(11分)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自然都是日本战胜**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4.选文主要记述了一件什么事?(2分)

15.选文中“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两处“他们”分别指哪些人?(1分)

16.“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2分)

17.“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18.阅读选文,请你试对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加以概述与评论。(4分)

1)原因:2)评价:

三)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19-24题。(25分)

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9.解释下列划线词(6分)

1)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

2)沿溯阻绝( )哀转久绝( )

3)或王命急宣( )4)则素湍绿潭( )

20.翻译下列各句(8分)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1.文章①段总写三峡的描述了的地势。(2分)

22.②、段写分别写出了三峡四季变化不同奇景,突出了三峡的总特征。(3分)

23.(1)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1分)

(2)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1分)

(3)表现春冬季水清流缓的句子是1分)

(4)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1分)

24.文章末尾引用渔者的歌词,其作用是(2分。

三.作文 (45分)

以《忘不了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

八年级语文月考

2018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时间 120分钟总分 120分含卷面分 5分 一 积累。38分 1 默写。16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树树皆秋色,1 是秋意颇浓的山野之美 2 3 是崔颢登黄鹤楼楼远眺的江景之美 4 5 是王维笔下塞外大漠雄浑壮丽之美 6 7 是白居易笔下西湖早...

八年级语文月考

满分 100分时间 45分钟。一 积累与运用 50分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5分 琐屑差使颓唐疮疤震悚 毳衣雾凇僦赁艨艟素湍 涎水揩汗掺和晌午强笑 2 根据拼音写汉字。15分 头lk 头 ni n 性 g n g烟y n 交xip n 跚 ch n 扶踌ch疏l n 霹lji ng 直 zu n ...

八年级语文月考

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一 积累与运用。30分 1 按拼音写出汉字 给加点的字注音。5分 m i 力雾 i p n 薄 di di 不休。无羁 醒豁 安谧 捻 抖擞 侥幸 2.下列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位著名的农民企业家虽然开办了该市第一家外来打工者子弟学校,招收了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