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的领土。
一、教学时间: 年月日。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我国的领土面积及优越的地理位置。
2、 能在地图上指出我国在地球上的地理位置。
3、 培养捍卫我国领土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课前准备:地球仪、中国地图。
四、教学重点难点:体会祖国优越的地理位置。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 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
1) 组织学生观察世界地图,讨论:
i、 我国在地球的哪个半部?哪个洲?在这个洲的哪个部分?
ii、 我国在太平洋的哪一边?东部和南部濒临哪几个海?
iii、 我国间跨哪几个温度带?
iv、 读课文总结。
2) 教师提问:优越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农业生产、海洋事业、海外交往)
2、 我国幅员广大:
1) 我国的领土面积有多少?
a俄:1710万平方千米、b加997万平方千米 c中960万平方千米 d美:937万平方千米 e、巴西:
851万平方千米 f、澳大利亚:760万平方千米 g、欧洲:1000万平方千米。
2) 教师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找出东与西、南与北的四个端点,并说出它们之间相隔的距离,体会疆域辽阔(南北:气候;东西:时差4小时)。
3、 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1) 为什么我们必须捍卫祖国的领土?担负着保卫祖国领土任务的主要是谁?
2) 爱国主义教育。
4、 总结。
5、 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6、我国的领土。
位置:北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疆域:南北:5500千米。
东西:5200千米。
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四大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我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八、课后随笔:
2、我国的政区。
一、 教学时间: 年月日。
二、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域及浙江省的地理位置。
2、肥在中国地嵊上识别省级行政区域。
3、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三、 课前准备:中国政区图、浙江省政区图。
四、 教学重点难点:行政区域设定、划分。
五、 课时安排:1课时。
六、 教学过程:
1、 我国的行政区:
1) 我国的行政区中,第一级是什么行政区?省级行政区又划分为哪些行政区?县级行政区内又划分为哪些行政区?
2) 启发学生归纳我国各级行政区之间的隶属关系。
2、 我国的省级行政区:
1) 出示中国政区图:
观察讨论:i、 我国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区?其中有几个省,几个自治区,几个直辖市?哪个直辖市是首都?
ii、 指导学生在行政图上划出33个省级行政区,然后熟记。
两湖两广两河山,云贵川藏陕青甘。
海蒙疆台天上北,四江两宁吉福安。
外加重庆和香港。
iii、 澳门将成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
3、 浙江省的地理位置:
1) 教师出示浙江省地图,介绍浙江省名称的由来。
2) 讨论:
i、 浙江的四临。
ii、 地理位置有何优越性。
iii、 省会在什么市?
iv、 教师简介杭州。
4、 总结。
5、 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7、我国的政区。
划分:23省,5自治区,4直辖市。
自治州,自治县、市。
乡、民族乡、镇。
2特别行政区。
浙江:我们的家乡。
八、课后随笔:
3、我国的人口和民族。
七、 教学时间: 年月日。
八、 教学目标:
1、 了解我国人口的总数及分布状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与民族分布的特点。
2、 初步培养调查人口状况的能力。
3、 培养热爱中华民族,维护民族团结的思想意识。
九、 课前准备:
1、 96年中国人口密度图。
2、 民族风情图。
一十、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我国的人口状况。
一十一、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十二、 教学过程:
1、 我国的人口状况:
1) 回答:96年我国人口已达多少?约占世界人口的多少?(板书:人中最多的国家)
2) 感性认识:人多:12.24亿,手拉手可绕赤道45圈。增长快:出生率16.98‰,年增长1400万。
3) 我国人口多、增长快,对社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还是有害?为什么?我们该怎么办?
4) 人口分布:
i、 我国哪个地区的人口最稠密?密度是多少?
ii、 我国哪个地区的人口最稠密?密度是多少?
iii、 我少的人口密度。
5) 学生阅读课文,回答:
i、 农村人口、市镇人口比例。
ii、 为什么市镇人口不断增加?
iii、 板书:人口分布不均匀。
2、 我国的民族状况:
1) 提问:中华民族由多少个兄弟民族组成的?在56个民族中,哪个民族的人口最多?为什么称汉族以外的民族为少数民族?
2) 教师简介少数民族的分布:大杂居、小聚居。
3) 简介民族自治及体现。
4) 引导学生说说少数民族的风俗(衣、食、住、行、习惯)
3、 总结。
4、 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4、我国的人口和民族。
人口:数量多,人口密度大,分布不平衡:(东稠密西稀少)
农村多城镇少)
民族(56):大杂居,小聚居。
八、课后随笔:
4、我国的地形。
一十三、 教学时间: 年月日。
一十四、 教学目标:
1、 了解我国地形的三大特征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 会尝试读、填中国地形图,并能分析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3、 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一十五、 课前准备:中国地形图、地势**阶梯示意图。
一十六、 教学重点难点:地形总体特征。
一十七、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十八、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种多样。
1、 第一个特征:地形多种多样: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俱全。
2、 我国的主要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
东北平原:1)指出地理位置及范围(35万平方千米):2)介绍特点:第一大平原,土壤肥沃,盛产小麦、大豆、高梁等农作物;3)把地名填入图册。
华北平原:第二大平原,冬寒夏热,重要农业基地,富石油、煤等矿产。
长江中下游平原:冬冷短、夏长,雨量适中,农业发达:稻麦、棉花、蚕蚕,有“水乡泽国”之称。
内蒙古高原:海拔1000-1400米,因深处内陆,气候干燥,摹辽阔,是我国天然的优良牧场。
黄土高原:面积50万平方千米,海拔800-2500米。黄土广布,厚50-80米,最厚可达150米。
由于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侵蚀强烈,地面支离破碎,形成各种地形。水土流失严重,是黄河泥沙的主要**。
云贵高原:海拔1000-2000米,地形破碎。石灰岩广泛分布。形成大片岩溶地貌,是世界典型的岩溶地区(石林、溶洞)。富水力资源和锡、铜、汞、铅、锌、磷等矿产资源。
青藏高原:世界最高、最年青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平均海拔4000米,面积250万平方千米,高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湖泊众多,地形复杂。
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维吾尔语即“田地、种田”。面积约53万平方千米,为我国最大盆地。海拔800-1300米,气候干燥,中部为沙漠,外围有100多个绿洲分布,富石油等矿藏。
准噶尔盆地:38万平方千米,第二大盆地,边缘为山麓绿洲(盛产棉麦),中部为广阔摹和沙漠,牧场广阔。富石油、煤等矿藏。
柴达木盆地:20多万平方千米,蒙古语:盐泽。西部沙漠,东南部地面平坦,有大片沼泽、盐湖、降水稀少,气温较低,盐、石油、铅、锌、石棉等储量丰富。
四川盆地:20万平方千米,多紫红色砂页岩,有“赤色盆地”、“红色盆地”之称,北部高山阻挡寒冷气流侵入,盛产稻、小麦、玉米、甘薯、油菜籽、甘蔗、棉花、蚕茧、茶叶。富石油、天然气、井盐、煤等矿藏。
江南丘陵:长江以南,南岭以北,武夷和天目等山脉以西,贵州高原以东低山丘陵的总称。各丘陵地间多河谷盆地,适于发展农业,盛产稻、茶叶、柑橘、油桐、油茶等。山区富矿藏。
3、 第二个特征:山地面积广阔:1/3
东西走向:天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
东北、西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
4、 地形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有利条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浙江丘陵地区:茶叶、柑桔。内蒙摹:畜牧业。
5、 地势对河流的影响:
1) 阅读地势阶梯分布图:说说图上有几层颜色。
2) 填写地势图。
3) 讨论地势对河流流向和水能的影响。
i、 促进东西经济往来(交通)。
ii、 水力资源丰富。
6、布置作业:下一课的准备。
七、板书设计:
5、我国的地形。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大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最大丘陵:江南丘陵。
分布呈阶梯状。
八、课后随笔:
6、多种多样的气候。
一十九、 教学时间: 年月日。
二十、 教学目标:
1、 知道我国大部分地区以及山地的气候特征;了解多种多样气候对我国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2、 能尝试运用地图分析我国南北气候差异的原因。
3、 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十一、 课前准备:
1、 布置学生了解家乡的气候特征。
2、 放大的冬夏风向示意图。
二十二、 教学重点难点:季风气候,气候复杂多样。
二十三、 课时安排:1课时。
二十四、 教学过程:
1、 读冬夏风向示意图,讲解冬、夏季风对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影响。
1) 读图说出冬季风的风向。
冬季从遥远的北方大陆吹来的风,会造成怎么样的气候?(低温干燥)
2) 读图说出夏季风的风向:(教学同上)
2、 读中国地形图,看课文景观图,讲解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
1) 从纬度位置讲解下列地区气候特征:
i、 海南、广东。
ii、 长江、淮河流域。
iii、 华北、东北平原。
2) 高山地区的气候特点:
海拔每上升1000米,温度下降6摄氏度。
讲解“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3、 复杂多样的气候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让学生分别举例说明多种多样气候的有利和不利方面(寒潮、台风)
4、 总结。
5、 布置作业。课文p22
七、板书设计:
6、多种多样的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冬季:低温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气候复杂多样:纬度位置,地形。
影响:(利,弊)
八、课后随笔:学生对我国的幅员辽阔感到十分惊讶。
6、长江。二十五、 教学时间: 年月日。
二十六、 教学目标:
1、 知道长江的源流概况,知道我国人民是如何开发、利用长江丰富的水利资源的。
2、 初步学会填写长江流域图和沿江的重要城市,葛洲坝和三峡水电站。
3、 培养热爱长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十七、 课前准备:中国政区挂图,长江流域景观图。
二十八、 教学重点难点:源流概况、水利资源。
二十九、 课时安排:1课时。
三十、 教学过程:
1、 长江源流概况:
1) 长度长,水量大,为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四(长度:6300千米、流量:3.24万立方米/秒)
2) 流经:青海、四川、**自治区、云南、重庆市、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市,注入东海。(填图:源头:唐古拉山脉、各拉丹东、流经、入海。
2、 长江上、中、下游各段特征:
上流:(4529千米)看图讨论得出:水流急,多峡谷(著名的三峡),《西游记》中的通天河(流沙河)就是其中的一段。
中游:(927千米)支流众多,湖泊密集(鄱阳、洞庭湖最大)。
下游:江面宽阔,水量极大。
3、 长江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河湖众多,灌溉便利,重要的农业区,主要产品有水稻、小麦、棉花和油菜籽等。(四川省:天府之国、中下游:鱼米之乡)
八年级文学常识
七律。长征 1.选自 诗词集 写于1935年10月,这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2.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五幅 ...
八年级物理教案 生活用电常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生活用电常识 是将之前所学电学知识用于实际生活的教学案例,充分体现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践的完美结合。面对电气化普及的社会,安全用电知识的学习在以后的生产 生活实践中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学习本节教材的知识,学生能了解日常安全用电常识,规范日常用电行动,提高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
八年级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设计
第1课快速延伸的公路。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1 了解公路运输的作用及特点。2 了解湖南公路运输建设的成就,及主要是公路分布格局。2 了解公路运输与经济的关系。二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省交通公路运输的大致公布格局。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我省交通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