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量小车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装置图。小车从带有适当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两处时,电子时钟所显示的两个不同的时刻,则:
1)由图可知,斜面上的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 mm。
2)该实验原理是 。
3)在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 (选填“大”或“小”)一些。
4)由图可知:小车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m/s。
2.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现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2)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4)课本中所涉及的**实验中,有些实验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类似,例如。
3. 在**固体的熔化实验中,把分别装有固体a与b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将温度计正确的插入两种固体中,实验转置如图甲所示,固体a的熔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固体b的熔化图象如图丙所示,1)固体a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内能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此时a处于状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2)固体b熔化过程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某时刻温度计的读数如图丁所示,温度计的读数为 ℃。
4. **“沸腾的规律”实验中,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实验数据如下表。
1)实验表明,水的沸点为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
2)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为78.5℃.利用沸腾知识,要从甘蔗酒中分离出酒精,加热甘蔗酒时控制的适宜温度可为 (只填序号)。
a.60℃ b.80℃ c.100℃
5.小明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水的沸腾”实验:
1)图甲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2)纠正错误后,小明观察到水沸腾时水中气泡体积在上升过程中___选填“有大变小”或“由小变大”);
3)某同学绘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___
6.在光现象的学习过程中 ,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1)在“**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按图t4-1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纸板上显示出了入射光线ao和其反射光线ob的径迹,他想把光的径迹保留在纸板上以便研究,请你为他设计保留的方法当在图甲上出现反射光ob后,小明将一透明塑料硬板按照图乙所示方式放置,并以on为轴旋转该透明塑料硬板,观察塑料板上能否出现反射光,他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为了小明让光沿bo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沿oa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
2)如图所示,在**“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将点燃的蜡烛a竖直放在薄玻璃板的一侧,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另一侧的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调整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 ,说明像与物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
7.小明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桌面。
上(图1),取两段同样的蜡烛,把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方,将蜡烛b放置在玻璃板。
的后方。1)调节蜡烛b的位置,直到时,蜡烛b的位置即为蜡烛a的像。
所在的位置;
2)取两段同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体的关系;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放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虚”或“实”)像。
8. 小柯分别**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和从水射人空气中的折射规律,并记录了表一,表二两组数据。
1)表一中“?”处的数据是。
2)表二中“?”处的数据模不清,请综合分析两个**中的数据,判断出这个数据应该是。
9.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自制光具座上,凸透镜始终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的位置,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图t4-31)正确调节蜡烛和光屏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t4-3甲所示,则光屏上的像是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2)实验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小明发现光屏上看不到烛焰完整的像了。为了使烛焰清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他可以将光屏向___选填“上”或“下”)调节。
3)将蜡烛逐渐向透镜移动,当蜡烛位于焦点以内时,撤去光屏,从光屏一侧向透镜方向看去,看到了烛焰正立的像如图乙所示(a′为a点像的位置)。请在图乙中画出两条入射光线经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4)小明利用该凸透镜自制了一个模型照相机,如图丙所示。在纸筒m的一端嵌上这个凸透镜,纸筒n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把纸筒n套入m中,使其能前后滑动。在较暗的室内,把凸透镜对着明亮的室外,调节凸透镜和薄膜之间的距离,在薄膜上可以看到室外景物清晰的像。
再把凸透镜正对着室内近处点燃的蜡烛,为了使薄膜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应该___选填“拉长”或“缩短”)凸透镜和薄膜之间的距离。
10.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
1)如图甲所示,一束光平行于主光轴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光斑,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___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
2)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乙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__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
3)在图乙所示实验场景下,该同学把自己的眼镜给水透镜“戴上”(如图丙所示),当从水透镜中抽出适量的水后,他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由此判断该同学戴的是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11. 某同学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蜡烛恰能在光屏成清晰的像,所成像的特征是 (选填“正立倒立”、“放大缩小”或“实像/虚像”)。
2)该小组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如图乙),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3)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中间,给凸透镜带上近视镜,则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上仍可能出现清晰的像。
12.喜欢书法的小明同学用压纸石块设计了如下测量与**活动,如图所示。
小明在学校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压纸石块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置于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选填“左”或“右”)调,直至横梁平衡。
2)将石块放在天平的___选填“左”或“右”)盘,在另一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再次平衡,此时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m=__g。
3)他在量筒中装入40 ml的水,将石块缓慢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体积v=__cm3,由密度公式ρ=可算出它的密度是。
13.我国自行研制且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在浦东机场成功首飞。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在c919机体结构的用量达到了8.8%,为了测量该铝锂合金材料的密度,某中学学习小组的同学们用相同材料的铝锂合金材料样品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___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样品的质量,操作情景如图乙所示,错误之处是。
3)改正错误后,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该样品的质量为___g。
4)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样品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如图丁所示,则样品的体积是___cm3,此样品的密度是___kg/m3。
14. 王军和几位同学,在河边游玩时,捡了几块好看的鹅卵石。他们利用天平、细线、量筒和水(ρ水=1.0g/cm3)等器材测量了鹅卵石的密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专题
实验专题。1如图10,是某实验小组在做 观察水的沸腾 的实验装置,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1 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11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象。2 从图象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此时水沸腾的温度是其原因可能是。3 分析图12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2...
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专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实验专题。1 夏天的傍晚,小明为了驱蚊,点燃了一盘蚊香,他琢磨着想测量蚊香的燃烧速度,看一看一个晚上点一盘蚊香够不够。8分 1 写出他需要的实验器材。2 写出测量的步骤。3 蚊香燃烧速度的表达式。2 如图,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cm,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3 小刚利用如图...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实验专题
2017 2018学年度物理上学期期末实验复习。一 实验,题。1 在 测平均速度 的实验中 1 实验原理是 2 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3 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4 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 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