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 答案版

发布 2022-12-16 18:24:28 阅读 1677

一、《野望。

1.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2.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二、《黄鹤楼。

1.解释下面的词语。

历历:指(汉阳林木)清晰可数(或“分明的样子”) 乡关:故乡。

2.五、六句写登楼所见的实景,请用自己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

天气晴好,江北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上的青草繁茂浓绿。

3.崔颢的《黄鹤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出诗人思念故乡的情感,抒发了作者的忧愁心情与思乡、无奈之苦。

三、《使至塞上》

1.这首诗的作者王维,唐代诗人。

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表现了孤寂的情感。

3.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看到大漠景色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

四、《渡荆门送别》

1、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作简要赏析。

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之妙,试简要分析“山随平野尽”中“随”字的表达效果。

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3、本诗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其中最能表现他对故乡依依不舍之情的一个字是怜。

五、《钱塘湖春行》

1、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行”字为线索,同时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喜悦之情。

2、从本诗中“水面初平”“争暖树”词语可以看出是写初春的景象。

3、赏析首联“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漫行于孤山寺的北边,贾公亭的西面,春水初涨,湖面于堤相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这一联勾出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六、《饮酒》

1、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

见”字表现出悠闲不经意,体现出与自然融为一体,而“望”字是有意的向远处看,体现不出物我合一的境界。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

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感悟到人生真谛,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七、《春望》

1、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2、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八、《雁门太守行》

1、首句用黑云暗喻敌军,一个“压”字,把敌军的人马众多(来势凶猛或交战双方力量悬殊)情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2、最后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引用典故表达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九、《赤壁》

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

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2、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折戟”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情。

十、《渔家傲》

1、李清照是_婉约派_派的代表作家,但这首词的风格却十分豪放。

2、“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拟人。由写梦引出(过渡到)下阕词人抒情。

11、《浣溪沙》

1.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夕阳、落花、归燕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伤春惜时的惆怅和寂寞,叹息年华将逝的感情。

12、《采桑子》

1.这首词的诗眼是西湖好这一短语。

2.赏析“惊起沙禽掠岸飞”一句。

以动衬静,写涟漪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 ,愈显西湖之幽静。

13、《相见欢》

1. 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暗示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上片写登楼所见的无边秋色,夕阳流水,营造出清冷萧条的意境,抒发了词人因山河残破而悲凉抑郁的心境。

2. 词的最后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拟人,请求“悲风”把泪吹到扬州去,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14、《如梦令》

1.词中表现词人心底欢娱的词语是沉醉,词中与“误入”互为照应的是“不知归路”和“误入”。

2.说说《如梦令》“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

惊”在这里是惊慌恐惧的意思,说明作者的船行的很快,又很生动地描摹出了鸥鹭那惊慌失措的情态。

八年级语文期末复习专题《古诗词鉴赏》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 首联中描写 城春草木深 的景象有什么用意?2 从全诗来看,诗人 白头搔更短 的原因是什么?1 融情于景,表现了沦陷后的国都残破不堪 乱草丛生,与昔日繁华形成巨大反差,突出战乱对国家和人民带...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复习

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鉴赏 1 选出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 d a 首联语句工整,写得十分壮阔。在写景中抒情,暗示了与友人从此天各一方,会面很难。b 颔联写离情别意,直抒了 同是宦游人 的困顿和相互之间...

八年级上册期末古诗词鉴赏

八上诗词鉴赏专项复习 二 注 本张试卷满分为100分,答题时间40分钟,请注意答题速度。2014广西来宾中考试题 默写每空一分,共9分 归园田居 其三。1 诗中 但使愿无违 的 愿 具体指的是什么?4分 2 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歌的语言风格。9分 2010广西百色中考试题 默写每空一分,共9分 使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