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训练检测题(五)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满分100分每小题4分翻译20分时间 60分钟)
一)小石潭记。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或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卷石底以出 b、全石以为底。
以其境过清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c、乃记之而去 d、不可知其源。
隶而从者以其境过清。
2.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水尤清洌 b、全石以为底。
以其境过清以其境过清。
c、明灭可见 d、不可知其源。
庭下如积水空明临近水源,便得一山。
3、下列对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下见小潭,水尤清冽:下去见到一个小潭,水特别清澈、透明。
b、其岸势犬牙差互: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
c、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心神凄楚,寒透骨节,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b、第1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c、第2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
d、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令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
5、下列分析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
a、选文第2段主要写了潭中游鱼的情趣。其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对潭中游鱼数目竟一目了然,不只表现水的清冽,且暗示了石潭之小。
b、“怡然不动”写出了鱼儿的静态,“倏尔远逝,往来翕忽”则描写了鱼儿的动态。在动静交替中,以鱼的欢乐反衬游人的愁苦。
c、选文第3段写遥望潭的水源,抓住了溪流曲折蜿蜒,岸势“犬牙差互”的特点。
d、选文第4段主要写了小石潭的气氛和作者的感受。
6.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a.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4分)
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6分)
二)记承天寺夜游。
1、下列加点词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遂至承天寺\表现极至b、如积水空明\明灭可见。
c、相与步于中庭\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d、寻张怀民\寻前入峡危崖。
2、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念我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览作乐的人。
b、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月光照入门内,高兴地动身出门。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底下如积水清澈明亮,水中藻荇交错纵横。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只是很少有象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描绘了在承天寺看到的月下美景,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b、文中“闲人”二字,含有自嘲、自矜,也有自解、自蔚,多种情感融于其中。
c、“何月无月?何处无竹柏?”看似矛盾的不可能的现象,却是作者保持乐观进取精神的缘由。
d、文章写中庭景物,侧重抓住月色来写,写月色主要采用了直接描写的手法把庭中皎洁的月光写的淋漓尽致。
4、下列对课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劝世人及时行乐,不要辜负良宵美景。
b、本文是一篇游记,主要记叙月夜之美。
c、本文主要是写张怀民,他是作者的好朋友。
d、本文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旷达的心情。
5.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每小题5分)
a.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b.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高者挂罥(juàn)长林梢”表明茅草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表明茅草很难收回来。这形象的描写突出了诗人焦急、痛苦和怨愤的心情。
b、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群童抱茅的情节突出了群童的顽皮,更重要的是表现他们家的生活也十分贫困。
c、“忍能对面为盗贼”一句表明诗人对这群强盗的痛恨。
d、“叹息”的内容:一是群童的行为恶劣,二是作者因老无力追回茅草。
e、全诗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四)(甲)过故人庄 (乙)游山西村。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1、对这首诗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孟诗写故人深情,于平常处体现,“具鸡黍”“话桑麻”是农人的本色,可见作者与陶渊明一样,都是隐者。
b、陆诗写秋日农村欢乐情景,与孟诗相同。“还来就菊花”,可见孟诗也写了秋日欢心。
c、两诗虽同写农村生活,但孟诗着重故人深情,陆诗着重个人感受。
d、“重阳日”指立春后第五戊日。祭社公,祈求丰收。
e、“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富有深刻的哲理: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同时换一种思考方法或角度,就会得到转机,重获希望。
五)游山西村。
1、下面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两项是。
a、首联记叙诗人到山西村的原因以及诗人到山西村后村人热情的招待。
b、颔联既写出了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也蕴含了生活的哲理,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含着希望。
c、尾联是抒情句,抒发了诗人对山西村的热爱之情,表达了日后重游的愿望。
d、从全诗来看,整首诗歌均为写实。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晰,语言生动。
e、诗歌朗读要注意节奏,朗读节奏可按音节兼意义来划分,如:衣冠、简朴、古风、存。
2、下面是对这首诗的欣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表现了农村秀丽景色和纯朴的民情,抒发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b、首联描述农村纯朴的风尚,以“腊酒浑”与“足鸡豚”形成对比,酒虽浊而款待客人却能其所有,足见农家掏出一片真心待客的热情。
c、这首诗结尾与开头呼应,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余味。“夜叩门”体出了诗人想与村民倾心交谈、亲切相处的愿望而无实现的遗憾。
d、这首诗描写了游山西村古朴的民风,虽是写游的诗,未必与政治无关,因为当时世风衰颓,跟山西村古朴的风尚形成鲜明对比。
3、下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诗紧扣一个“游”字,描绘了优美的农村风光,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b、一、二句写出了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品性。
c、五、六句描绘乡村社日前夕的热闹情景,“古风存”盛赞了他们性格的淳厚质朴。
d、七、八句写主观心境:山西村夜晚中的景色更美。我若有时间,定在晚上乘月色山游。
六)渔家傲(范仲淹)
1、 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中的“千张嶂”是指很多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2、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可以看到。
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c、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3、对下面这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 )
a、词的上片围绕“异”字写出西北边塞地区到了秋天,风景与中原的不同之处。
b、“衡阳雁去无留意”写出将士们为了守边杀敌,不曾留意雁去南归。
c、“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了在层峦叠嶂里,一座孤城于长烟之上,落口余晖之中。关门紧闭,绝少人迹的情景。
d、“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引用典故来抒发报国之志,写出了作者为国立功的远大抱负。
e、这首词之体现了将士的守边气概而无思乡之情。
七)浣溪沙。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兰芽”、“子规”点明了春天的季节。眼前景物幽雅洁净,赏心悦目;充满春的生机。
b、“休将白发唱黄鸡”,意即不要因为有了白发就徒自悲伤,感叹黄鸡催晓,光阴易逝。
c、这首词先写眼前美景,诱发人热爱生活的情怀,再以反诘激起议论,抒写人生的哲理。
d、作者借用“溪水西流”比喻人生定能“再少”,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热爱生活、向往未来、自强不息,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2、选出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潇潇”形容雨声,“无再少”指设法回到青少年。
b、“兰芽短”、“子规啼”点明了这首词描写的时间是暮春时节。
八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训练
每空一分,满分100分 1中无杂树。2,复行数十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性。3并怡然自乐。4 山不在高有龙则灵。5 谈笑有鸿儒交友之雅 6环境之雅 6 无丝竹之乱耳。7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8 闭之,则右刻左刻。10 一男附书至战争惨烈 11 大道之行也。12不独子其子矜 寡 孤 独 废疾者皆有所养...
八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检测
大道之行也 10 大同社会的社会纲领是。11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三峡 分别写出 三峡 中描写春 夏 秋 冬最具有特色的句子春冬良多趣味。夏秋。13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此句与唐朝李白的两句诗一致的。14 文中用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15 故渔者歌曰。答...
八年级下册古诗文检测
八年级下册古诗文期末检测。班级姓名分数。一 选择题 30分 1 选择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a 为坻 ch 霪雨 y n 环滁 ch 隐曜 y o b 林霏 f i 悄怆 廿二日 ni n 浅鬣 li c 呷浪 ji 金樽 z n 挂罥 ju n 红装而蹇者 ji n d 风掣 ch 大庇 b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