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纲。白驹过隙,乌飞兔走。八年级的离去恍如隔世。未来,你将何去何从?愿意想起过去是好事,当然,我们不能总活在过去。
在那逝去如飞的初二生涯中,我们学习了不少文言文,15篇左右的文言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基本都以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
假如说中考考得课内文言文是可以拿满分的,那么筑基过程应当从初二开始。在这两本语文书中,我们所接触到了不好对阅读有所帮助的语法规范。
考点1:课内外文言文虚实词的考察,总计六分。一般考察均涉及到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四个项目。
考点2:选择题,一般考察虚词的意义及其用法。所占分值为3分*2题(课内外兼顾)
考点3:具体句子的翻译。两篇文章中一般占4-6分,句子中一般含有两个以上的特殊词汇属于考点,毕竟,人名字是不需要翻译的,基本考察动词形容词居多。
另外,少数时间考察到了句型的翻译。
考点四:主观题,有问xx体现在那几个方面;有问xx的原因是什么;也有问答卷者自己的观点的。一般分值为3-4分。
八年级文言文在中考中常考篇目(如有不常考的出现在了今年中考中,算我骗你):
桃花源记》 《陋室铭》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送东阳马升序》
一.通假字表(常考)
二. 古今异义字(常考)本古今异义为自己编绘,如有雷同,算我抄你。
1.汤持汤沃灌 2. 假以书假余 3. 去乃记之而去
罗宋汤假货去球!
4. 妻子绝境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5. 交通阡陌交通。
你这是陷我于绝境交通事故。
6. 走走送之 7.尝长趋百里之外 8.东西任意东西。
赶紧走卧薪尝胆不是东西。
三. 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原因 (这是经常考的)
好读书,不求甚解意思:喜欢读书,但不在字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现代汉语中,“不求甚解”意思是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的了解。
在此如果也这样理解的话,就未免有些断章取义,有失偏颇了。试想,作为文学大师的陶渊明,总不至于是“不求甚解”罢。分析语句的含义,必须置之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所以,我们只有把它放回原文中,联系下文内容,贯通起来,方能识其真义。
下文接着的语句是:“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意思是说:
(读书)时一有体会,便高兴得废寝忘食。不难理解,陶渊明读书重视的是感悟。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意思应该是指陶渊明喜欢读书,但不追求对字句的穿凿附会(即不拘泥于对字句的解释),而重在感悟。
后世多有“不求甚解”者,断章取义,拿此句来做遮羞布,掩盖其无知的真面目。
简而言之,就是五柳先生重视感悟,喜欢读书,但不在字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
古代汉语句式。
四. 判断句知识。
古判断句并不是判断对错的,而是判断是非的。一般而言,判断句翻译为xx是xx。
判断句的标志: “者…….也 ” 句型需要明白的是,在判断句中,是没有谓语的,我们需要做到的是,将者也翻译为“是”加到。
两大框架: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五.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为乡里所患《周处》
(2)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六.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例题1颠僧。
宋)胡舜。明州妙音①僧法渊,为人佯狂②,日饮酒市肆,歌笑自如,丐钱于人③,得一钱即欣然以为足,得之多,复与道路废疾穷者。能言人祸福,无不验,人疑其精于术数,故号“渊三命”。
发言无常,及问之,掉头不顾,惟云“去,去”。有丧之家,必往哭之,葬则送之,无贫富皆往,莫测其意,人以为狂,又号曰“颠僧”。大觉禅师初住育王,开堂,僧倔然出问话,人莫不窃笑。
大觉问:“颠僧是颠了僧,僧了颠?”答云:
“大觉是大了觉,觉了大?”大觉默然,众皆惊愕。一日,忽于市相别,携酒一壶,至郡守宅前,据地而饮,观者千余人。
酒尽,怀**颂一首,欲化去,众皆引声大呼云:“不可于此!”遂归妙音,趺坐而化。
颂曰:“咄咄,平生颠蹶。欲问临行,炉中大雪。
”真相至今存焉。
注】①明州:地名,今指宁波。妙音:
寺名。②佯狂:假装痴颠。
③丐钱于人:向别人要钱。④育王:
庙名。⑤趺(fú)坐而化:盘腿打坐,灵魂**而死。
21、下列各项中“之”字用法与文中画线句子相同的一项是( ▲3分)
及问之,掉头不顾。
a、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b、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
c、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2、下旬加点词语意思不出的一组是( ▲3分)
a、日饮酒市肆吾日三省吾身(《论语》)
b、故号“渊三命” 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c、众皆惊愕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
d、忽于市相别愿为市鞍马(《木兰诗》)
23、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6分)
1)从“得一钱即欣然以为足,得之多,复与道路废疾穷者”和“有丧之家,必往哭之,葬则送之,无贫富皆往”两件事可以看出颠僧是一个怎样的和尚?(3分)
答: 2)除上面两件事外,请从文中再选取三件事,用简要的语言概括。(3分)
答: 例题2
濠州定远县①一弓手②,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
”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③,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观者如堵墙。久之,各未能进。
弓手者忽谓偷曰:“尉④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
“诺。”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②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③村步:村埠头。步,通“埠”,码头。④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分)
a.善(善于、擅长)用矛b.一举而毙(杀死)
c.适值(刚好)偷在市饮酒d.弓手者忽谓(对……说)偷曰。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分)
a.皆服其能空乏其身
b.弓手者因事至村步罔不因势象形。
c.遂曳矛而斗遂许先帝以驱驰。
d.见必与之决生死时人莫之许也。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2分)
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
22.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弓手在与小偷决斗中取胜的原因。(2分)
例题3钟繇①
魏钟繇,字元常。少随刘胜入抱犊山②,学书三年,遂与魏太祖、邯郸淳、韦诞③等议用笔。繇乃问蔡伯喈④笔法于韦诞,诞惜不与。
乃自捶胸呕血。太祖以五灵丹救之,得活。及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遂得之。
由是繇笔更妙。繇精思学书,卧画被穿过表⑤,如厕⑥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书象之。
繇善三色书⑦,最妙者八分⑧。
选自羊欣《笔阵图》)
注释】①钟繇(yóo):三国魏大臣,书法家。书法与晋王羲之齐名,并称“钟王”。
②刘胜:行书首创者。抱犊山:
山名,在河南境内。③魏太祖:曹操。
邯郸淳:魏文学家,对文字书法很有研究。韦诞:
魏书法家。④蔡伯喈(jiē):东汉人,工书画。
⑤被穿过表:被子被手画穿了。⑥如厕:
到厕所去。⑦三色书:楷书、行书、草书。
⑧八分:汉字书体名。
2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诞惜不与及诞死 (
遂得之皆书象之。
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讲义
一 教学目标 2 疑难句子及句式的翻译 b 过程与方法 1.人文文化熏陶,了解中国古代的贬官文化与隐士文化 2 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3.比较相同文体的写作特色。c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丰富阅读体验,增强思想认识。二 教学重点 人文文化熏陶,了解古代贬官文化与隐士文化。三 教学难点 ...
八年级文言文复习
八年级上文言文复习。1 通假字 要 通 邀 邀请 有 通 又 曾 通 层 诎 通 屈 弯曲 衡 通 横 攀 通 扳简 通 拣 与 通 举矜 通 鳏 阙 通 缺甫 通 父 2 古今异义。鲜美交通妻子不足绝境无论人物。3 词类活用。甚异之以捕鱼为业文身乘奔御风椎髻 峨冠不蔓不枝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此...
八年级文言文复习
9.五柳先生传 中表明先生的吃穿住的句子是 环睹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先生的三大志趣是 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引用前人之言,赞扬五柳先生的高洁人格并且与传文中 不慕荣利 一句相照应的句子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马说 中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