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课外古诗词练习

发布 2022-12-11 08:13:28 阅读 3559

一、单篇训练。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名句默写。

1)诗中劝勉人们珍惜青春,应及时努力的诗句:

2)诗中经由过程描述鲜明的色彩来表现春季无限生机和旺盛活力的句子:

3)诗中表示美景不是永恒不变的,从而隐喻时光一去不返,人的寿命有限,要倍加珍惜时光之意的一句:

4)诗中拐弯抹角,描述阳光普照,万物欣欣向荣的诗句:

5)诗中经由过程写季节的变化,隐喻人们要珍惜大好春景的诗句:

6)诗中经由过程蕴意深远,水到渠成,极具感染力和劝勉之意的诗句:

7)古诗词中有许多申饬人们要懂得惜时的名句,请写出你知道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

3)朝露待日。

4)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5)常恐秋节至,黄华叶衰。

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7)莫等闲,白了少年初,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工夫隋寸功。(杜旬鹤《题。

弟侄书堂》)(本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

2、单篇诗词赏析训练。

1)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你懂患了什么?世人要珍惜工夫,有所作。(惜时劝学)。

2)写法有何特点?

以景寄情,由情入理。

野望。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了解,长歌怀采薇。

1、名句默写。

1)诗中经由过程描述傍晚景色,表现诗人彷徨寂寞之情的诗句:

2)诗中经由过程对于季节的描述,表现山景萧瑟、寂寞的诗句:

3)诗中交代牧人、猎者遂愿而归,收成颇丰的诗句:

4)诗中透露出诗人闲情野趣中隐含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之情的句子:

5)诗中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来表现诗人非常无聊的彷徨之情的诗句:

6)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有诗写道:“相顾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本诗中与其意思相似的诗句:

1)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4)相顾无了解,长歌怀采薇。

5)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

6)相顾无了解,长歌怀采薇。

2、单篇诗词赏析训练。

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辉中越发显得萧瑟。整个画面萧瑟恬静。

2)“相顾无了解,长歌怀采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抒发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心愿。

早寒有怀。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名句默写。

1)诗中借鸿雁南飞,秋季已至,来抒发诗人思归之情的诗句:

2)诗中表现诗人欲归不得的抑郁之情的诗句:

3)诗中借“乡泪”、“归帆”抒发旅人睹物伤情,思念故乡的诗句: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有句云:“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此诗中与这两句意境相近的诗句:(5)诗中能够寄托诗人思归的哀愁和前途渺茫的愁绪的诗句:

6)诗中交代家乡的位置而天然成对于诗句:

7)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诗人阔别他乡的羁旅之情的诗句,请写出此中你最喜欢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1)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2)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3)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4)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5)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6)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7)(1)夕阳西下,断阳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乡书那边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本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

2、单篇诗词赏析训练。

1)首联“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气候寒冷,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萧瑟凄清的情形。

2)尾联情景交融,请分析。

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垠,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这种景色,完全烘托出作者想念家乡怀亲之情和前路茫茫欲归不得的愁绪。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名句默写。

1)诗中运用对于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情形的名句:

2)诗中表现诗人渴望援引的诗句:

3)诗中表现水天一色,十全十美的景色的诗句:

4)诗中表现诗人不甘心寂寞的诗句:

5)诗中表明作者对于本身不能报效君主而深感愧疚的诗句:

6)诗中表明作者祈望出仕而又心怀内疚的诗句:

7)诗中表明诗人想投身仕途而又无人举荐的诗句:

8)诗中形象地描述洞庭湖迷蒙、浩瀚,面积广大,充满活力的诗句:

9)诗中表明诗人无职可做,寂寞无依之情的诗句:

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2)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4)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5)端居耻圣明。

6)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7)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8)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2、单篇诗词赏析训练。

1)对于诗句讲解不当的一项是(b)

a “涵虚”句中“太清”指天,“混”字写出水天一线的情形。

b “欲济”句中的“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

c “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

d最后两句中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

2)对于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c)

a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二联是描述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生避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

d这首诗意在抒发希望能得到张九龄荐引,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婉转、含蓄。

3) )品味“蒸”与“撼”。

蒸”字意思是蒸腾,给人以蒸蒸日上的动态感;“撼”字犹如万钧雷霆,“炸”得岳阳城天摇地动,这这两句锤炼词语,以静衬动,凸现洞庭秋水虎吼雷鸣的精神旺盛生机。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萎萎鹦鹉洲。日暮乡关那边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中诗人从传说入笔,以虚实联合的手法描述景物的诗句:

2)诗中能够抒发诗人对于世上的事变迁的无限感叹之情的诗句:

3)诗中情景交融,道尽无限想念家乡之愁的诗句:

4)诗中表现诗人怀念家乡的失意之情的诗句:

5)诗中能够诗人触物伤情而起想念家乡之愁的诗句:(6)诗中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似的诗句:

7)请写出古诗词名句中关于“乡情”的两句诗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日暮乡关那边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日暮乡关那边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日暮乡关那边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日暮乡关那边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7)(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本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

2、单篇诗词赏析训练。

1)除“黄鹤楼”外,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还有哪两座?

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

2)诗的。一、二两联借现在过去变化之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抒发人去楼空、世上的事苍茫的感叹。

3)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情感的是哪一个字?在对于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抒发这种情感的。

愁”字。全诗意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日暮怀归之情,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愁思)

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情面。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名句默写。

1)诗中交代送别地点及环境的句子:

2)诗中借马的萧萧长鸣,表现友人不忍离去的诗句:

3)诗中比方友人离家远游,行踪难定的诗句:

4)诗中借比方的修辞手法来抒发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

5)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赠别之情的名句,请写出此中你最喜欢的连续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1)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2)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情面。

5)(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端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本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

2、单篇诗词赏析训练。

1)首联写送别之景,此中“横”与“绕”写得极妙,试分析。

放眼望去,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城北,洁白的河水从城东缓缓绕过。“横”字写青山的静,“绕”字写白水的动,用词准确而传神。

2)、颈联情景交融,试分析。

浮云”“落日”之景与“游子”之“意”、“故人”之“情”交融,拓展意境。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空寂,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名句默写。

1)诗中能够表现诗人昂扬奋发的创作精神的句子:

2)诗中体现诗人一反前人的悲秋之作而具有独立异视角的句子:

3)诗中运用鲜明的相比较来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

4)诗中描述秋天美景的诗句:

5)诗中热情歌颂秋天的句子:

6)白居易有诗云:“大致四时心总苦,就中断肠是秋天。”极言秋之悲凉,本诗中与之情调相反的句子:

7)诗中能够表现作者推陈出新,付与秋天新内在的句子:

8)除诗外,我国古代诗文中还有许多关于“秋”的到处颂扬的名句,请写出此中你最喜欢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1)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自古逢秋悲空寂,我言秋日胜春朝。

3)自古逢秋悲空寂,我言秋日胜春朝。

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5)我言秋日胜春朝。

6)自古逢秋悲空寂,我言秋日胜春朝。

7)自古逢秋悲空寂,我言秋日胜春朝。

8)(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2)月下花前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本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2、单篇诗词赏析训练。

1)“晴空一鹤排云上”,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在秋日晴空中,一鹤凌空而去,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气氛,画面积极乐观。

2)本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思想情感?

抒发作者乐观豪迈、锐意进取的人的生活态度。

鲁山山行。梅尧臣。

适与**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行独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名句默写。

1)诗中道出群山高低起伏及本身情趣的诗句:

2)诗中表明山景让步欣赏不够,目不暇接的诗句:

3)诗中描述秋天空野天然之趣的诗句:

4)诗中表明山中火食稀疏,游者离山村较远的诗句:

5)山往往因其巍峨而成为诗人歌咏的对于象,请写出古诗中表现山宏伟气魄的两句诗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1)适与**惬,千山高复低。

2)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3)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4)人家在何许,云处一声鸣。

5)(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本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

2、单篇诗词赏析训练。

1)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闲适自得,愉悦欣喜,热烈地爱大天然。

2)本诗中与“鸟鸣山更幽”意境相类似诗句是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浣溪沙。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的生活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名句默写。

1)词中写作者虽到老年,但仍具有积极、乐观精神的句子:

2)词中表明环境清新优美、淡雅宁静的词句:

3)词中使人振奋,且具有深刻的人的生活哲理的词句:

4)有诗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此词中,反其意而用之的词句:

5)词中抒发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的生活态度和豁达的胸襟的句子:

1)谁道人的生活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2)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3)谁道人的生活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4)谁道人的生活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5)谁道人的生活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2、单篇诗词赏析训练。

1)从抒发体式格局上看,上片写景,描绘清新明丽的春景,流露出词人心情。下片议论,抒发出词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乐观豪迈、锐意进取的人的生活态度,2)同为《浣溪沙》,晏殊却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了解燕回来”,抒发了词人对于时光易逝的感伤。(感时伤逝)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名句默写。

1)诗中表现诗人有为国戍守边疆的宏愿的诗句:

2)诗中诗人巧借天然风雨,将使成为事实与梦境联系起来的诗句:

3)诗中表现诗人至死不忘报国决心的句子:

4)诗人借梦境抒发本身戍边志愿的诗句:

5)诗中极写诗人老病而孤凄冷清却又念念不忘复国的忧国之心的句子:

6)陆游《示儿》诗中写道:“王师北定华夏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表现了诗人至死不忘复国的决心。本诗中抒发与其不异意思的诗句:

7)曹操《龟虽寿》中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句,由此咱们可以联想到本诗中诗句:

8)除本诗外,古诗词中还有许多抒发诗人欲为国立功,报效国家的名句。请写出你最欣赏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

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6)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7)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8)(1)报君**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郡守行》)(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本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

2、单篇诗词赏析训练。

1)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答:“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

2)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愿?

答:抒发了作者要为光复故土、收复掉地、统一祖国的强烈心愿和炽热的爱国情怀。

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练习

一 单篇训练。赠从弟 其二 1 名句默写。1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2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3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4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5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 竹石 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石灰呤 答案不惟一,仅供参考 1...

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练习

一 单篇训练。赠从弟 其二 1 名句默写。1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2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3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4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5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6 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 竹石 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石灰呤 答案不惟一,仅供参考...

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练习

赠从弟 其二 1 诗中赞颂松柏挺立不倒,经严寒而不调的诗句 2 诗中以松为喻,借松的高洁品性赞 从弟 品格高洁的诗句 3 诗中展示松柏意态从容 坚贞志节的诗句 4 诗中赞颂 松柏 守志不阿,不肯向恶势力屈服的诗句 5 诗中写道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本诗中与此意思相似的诗句 送本少府之任力蜀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