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观潮。
基础知识检测。
一、给下列字注音。
艨艟( )履( )倏( )僦( )
二、解释句中加粗词语。
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2.方其远出海门:
3.溯迎而上:
4.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三、翻译下列句子。
1.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2.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
课内阅读检测。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各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1.写参演船舰之多的句子是。
2.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
3.写水兵在船上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
4.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
5.写声势之大的句子是。
拓展阅读检测。
一)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 [1]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 [2]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 [3]而歌者,红装而蹇 [4]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 [5]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1.给下列字注音:鹄( )乍( )匣( )浃(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
1)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
2)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3.作者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春色?初到此地时的心情如何?用文中句子说明。
4.用“‖”给文章分层,并概括层意。
二)酒泉子。
宋] 潘阆①
长忆观潮,满郭②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③尚心寒。
注:① 阆l4ng;②郭:城;③梦觉:觉醒)
1.《观潮》中与“满郭人争江上望”相对应的一段文字是。
2.“弄湖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词句中“弄潮儿”在《观潮》中被称作手把红旗”在《观潮》中写成而“旗不湿”进一步说成。
3.判断题:
a.这首诗是作者回忆观潮时的情景而作。(
b.“满郭人争江上望”一句,是从侧面烘托钱塘潮的雄阔壮观。(
c.“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在夸赞弄潮儿勇敢无畏的同时,暗示读者钱塘潮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可怕。(
d.“别来几向梦中看”从侧面烘托了钱塘潮所具有的自然美、弄潮儿身上体现的人情美。(
e.“梦觉尚心寒”旨在说明作者观潮时受了惊吓,至今心有余悸。(
参***】基础知识检测。
一、méng chōng shū jiù
二、1.农历十六日 2.当……时 3.逆流 4.画文彩。
三、1.不久(潮水)越来越近,就像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
2.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会空闲。
课内阅读检测。
1.艨艟数百,分列两岸 2.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3.如履平地4.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5.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拓展阅读检测。
一)1.hú zhà xiá jiā 2.(1)……的样子 (2)可是 3.满井;若脱笼之鹄 4.麦田浅鬣寸许‖游虽未盛……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第一层写初到野外的心情及春水、春山、春天植物之美。第二层写早春的游人各得其乐的情态。第三层写大自然中生物的情态。
(二)1.“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2.“吴儿善泅者”,“手持十幅大彩旗”,“而旗尾略不沾湿,从此夸能”。3.a.√ b.√ c.× d.√ e.×
八年级语文观潮同步练习
一 基础巩固1.给加点字注音。艨艟 一舸无迹 倍穹 僦赁看幕 珠翠罗绮溢目 车马塞途 乘骑 不容间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 既而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2 如履平地 3 人物略不相睹 4 溯迎而上 5 标枪舞刀 6 一舸无迹 7 随波而逝 8 僦赁看幕3.下列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观潮 一文...
八年级语文观潮同步练习
28 观潮 同步练习。一 基础知识训练。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吞天沃日如履平地 一舸无迹 鲸波万仞珠翠罗绮 艨艟数百 2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略不相睹弄旗 标枪 吴儿善泅披发文身 浙江之潮方其远出海门 以此夸能舞刀于水面 3 观潮 是 朝的 所写,写的是回忆南宋时期于京都今杭州 外 大潮的盛况。4....
八年级语文上册《观潮》同步练习
28 观潮。一 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京尹 雷霆 艨艟 奔腾 乘骑 如履平地 倏尔 一舸无迹 善泅者 罗绮 倍穹 僦赁 2.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方其远出海门 吞天沃日 则一舸无迹 乘骑弄旗标枪舞刀 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则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倏尔黄烟四起 江干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