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31给予树

发布 2022-12-02 16:36:28 阅读 4068

31、给予树。

教学目标: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读中悟情,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简单表达自己学文后的感受。

教学重点:通过品词,抓住妈妈感情变化的词,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初读课文。

1、教师板书:树学生齐读。

同学们见过各种各样的树,见过这种树吗?补充板书"给予"。

指导学生读准"给予"一词。

知道"给予"是什么意思吗?想象一下,"给予树"什么样?会有什么用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画出不懂的地方。

3、学习生字新词。

1)投影打出本课生字词,指名学生认读。

2)在认读"圣诞节"一词时,让学生阅读课后的资料袋。了解圣诞节是西方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最快乐的节日。

3)在认读"沉默不语"时,让学生找出书上含有这个词的句子"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读一读,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

4)在认读"援助"一词时,投影打出有关句子,让学生读一读,教师直接做出解释:"援助中心"就是慈善组织办的赞助机构,他们在圣诞树上挂上反映孩子心愿的卡片来请求人们赞助。

5)在学习"如愿以偿"、"仁爱"、"体贴"等词语时,教师出示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这个圣诞节,她不但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指导学生读好。

二、再读课文,粗知大意。

1、学生自由读文。

要求:1)读通课文,把不易读准的地方多读两遍。

2)想一想,课文中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

2、指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3、完成下面的填空:

在( )到来之前,( 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 )送给了一个( )的女孩。金吉娅是个( )的孩子。

三、 默读课文,完成作业。

1、在田字格中书写12个生字。

2、练习组词。

3、默读课文,思考文中的两个泡泡。

4、家庭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激情导入,品词生疑。

1.揭题导入:同学们 ,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课文《给予树》,我们学了生字词语,初读了课文,知道了圣诞节是西方国家最隆重的节日,每当圣诞节来临时,人们都以兴奋的心情接待她、对待她。

这节课咱们从品词入手,走进课文去领略一下西方孩子的快乐与兴奋。

2.品读第一个词串:盼望热烈地讨论诚挚的祝福甜蜜的笑容兴高采烈

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说说你从这些词中感受到了什么?

3.品读第二个词串:担心提醒生气沉默不语如愿以偿。

这些词该怎样读?为什么?

4.质疑:这几个词语中哪些词与圣诞节的气氛不相吻合?

二、品词品句,互动**。

过渡:想知道他们为什么"担心、提醒、生气……"吗?请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想一想这些句子都是写谁的?

如果写妈妈请用"--画,是写金吉娅请用"﹏﹏学生轻声读文,划有关句子。

1.揭秘"担心",体会母子间的深情厚意。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试读"担心"一词所在的句子。

2)思考、讨论:妈妈担心什么?为什么担心?

3)读出妈妈的担心。

2.揭秘"提醒",体会母亲对孩子处事方法的关心。

1)找相关句子,轻声读一读。

2)想一想:母亲为什么要提醒孩子每人至少要准备四份礼物。

3)读一读,读出妈妈对孩子处事的关心。

3.揭秘"生气",体会母亲对孩子严中有爱。

1)过渡:当妈妈带孩子们到商场去购物时,孩子们都很高兴。回来的路上,我们却发现妈妈很生气,这又是为什么呢?指读"生气"一词所在的句子。

2)议论:一些棒棒糖需要多少钱?妈妈会往哪些坏处想。

4、揭秘"沉默不语",体会金吉娅对陌生人的关爱。

1)读"沉默不语"一词所在的句子。

思考:为什么金吉娅沉默不语?她有什么心事吗?

2)品读直接写"给予树"的句子,说说到底什么是"给予树"?

3)围绕"卡片"理解"给予"与"被给予"

、是啊,给予树上除了树叶还挂满了卡片,其中有一张卡片是这个小女孩的,卡片上有她的一个小小的愿望。就是这么一张卡片,你能看到卡片上写的字吗?看到了吗?

写着什么?请你把看到的写下来吧。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了卡片。

把你写的念给大家听,看看能不能打动别人的心。(学生试着写卡片,教师巡回指导。指名读学生写的卡片)可能情况:

我是个孤儿,是个没有伙伴的小女孩,是个没有爸爸妈妈关怀的小女孩,我多么希望有一个穿这裙子的洋娃娃,我多么希望圣诞老人送给我一个洋娃娃!

我盼望圣诞老人送给我一个穿着红裙子、长着黄头发、头上带着红花的洋娃娃。

我是一个孤儿,我没有伙伴,爸爸妈妈因病去世了。我一直盼望有一个洋娃娃,在我最孤单的时候和我玩耍。

师:卡片中哪个词深深地打动了你? 结合实际理解"一直盼望"。

、是呀,金吉娅仿佛真的看到了这些情景,她被小姑娘的心愿感动了。她会想些什么?(学生想象)

、于是,金吉娅果断地作出了决定,买了洋娃娃,送到援助中心。她会在卡片上写句什么话?(学生想象说话)

、小女孩收到洋娃娃,读着卡片上的留言,她又会怎么想呢?

4)师扮演工作人员,一生扮演金吉娅,就金吉娅捐赠洋娃娃的场景开始交际。

5.揭秘"如愿以偿"。

质疑:这句话是妈妈说的,妈妈说谁如愿以偿?

三、诵读悟情,体会爱心。

1.揭秘"如愿以偿"领会金吉娅的可贵品质。

品味妈妈的感动及其原由:

(1)师生诵读最后一段。

(2)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愿以偿"。

哥哥、姐姐知道真相后会对妹妹说些什么?

2.呼应设疑,小结解疑:

1)师生集体感悟。透过"妈妈的这份担心",我们看到了妈妈对孩子的无比怜爱;透过"妈妈的生气",我们看到了妈妈对孩子的严中之爱;透过"妈妈的提醒",我们看到妈妈平时教育孩子一丝不苟;透过"金吉娅的沉默不语",我们看到了金吉娅对陌生女孩的关爱。

(2)在课文的最后一段找出几个特别温馨的词。

如:紧紧地拥抱善良仁爱同情体贴如愿以偿)

3)出示名言:给予永远比索取愉快。--高尔基。

四、感受挚爱,引申创作。

1.课文是写圣诞节前夕发生的故事,为什么又以"给予树"为题呢?"给予树"到底是一种什么树?(理解词语"给予","援助中心")给"给予树"起名,给予树还可以起名为什么树?

2.给予树到底应该种在**呢?(种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3. 课堂小结:着名作家雨果说:"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让我们再一次读一读课文最后一段,永远记住这个善良的金吉娅。

4.小女孩收到这份珍贵的礼物,想给金吉亚姐姐写几句心里话,你能帮助她吗?指名说一说。

5.元旦快到了,你准备用什么方式给你周围的人送上你的祝福呢?课后写话练习。

作业设计:假如你是那个小女孩,你打算对金吉娅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给予树

小女孩金吉娅。

盼望洋娃娃 →∣赠送洋娃娃。

如愿以偿热心帮助。

爱心树。同心树。

友谊树。教学反思:

给予树》这篇课文以“爱”为线索,突出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抓住“爱”进行教学。在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是通过重点语句表现出来的。

所以,在教学中利用感悟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同时,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使学生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在这次教学中,存在许多的不足,如在上课时我的语速偏快些,导致部分学生反应不过来。

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与肯定。在这节课中,我十分注重对学生的评价,而忽略了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教案 31给予树

31 给予树。知识与技能 1.会认本课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 给予 试探 拥抱 仁爱 同情 体贴 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培养关爱他人的美好品德,以获得美的精神享受。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 富有同情心的美好...

三年级语文上册31 给予树教案新人教版

给予树。给予树 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文章。下面将从说设计理念 教学方法 教材解读 教学预设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一 说设计理念。1.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即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体是凭借文本的语言,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

三年级语文上册31给予树教案新人教版

给予树。给予树 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文章。下面将从说设计理念 教学方法 教材解读 教学预设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一 说设计理念。1.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即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体是凭借文本的语言,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