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说课稿

发布 2022-12-01 19:00:28 阅读 3838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它们吸水吗》

说课稿。甘州区上秦镇中心学校蒋振斌。

一.说教材。

它们吸水吗》是教科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本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中的第4课。重点是用观察的方法比较材料的吸水性。通过比较发现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以及吸水性与它们用途的关系,为后面学习打好基础。

本课主要是通过实验进行教学的,因此从能力培养来看,属于“实验能力”系列。

二.说学情。

三年级是学生学习科学的起始阶段,学习水平有限,记录与描述水平较低,描述与记录有困难或者不会。他们对科学的认识,主要是在对事物的外在特征充分认知的基础上逐渐发展的。因此,要引导学生运用感官和工具对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在对具体事物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加工思维,提炼出事物的本质,感悟科学学习的方法与本质,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热情。

关于各种材料的吸水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学生可能从来没有真正地去比较过各种材料的吸水能力和把它作为一种物理性质看待,更很少会去思考各种材料吸水能力不同的原因。所以,在本课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实验让学生尝试和发现材料的吸水性能与它们构造的关系。认识到纸是用细小纤维叠加压制而成的。

正是这种结构方式,使纸容易吸收、渗透水分。

小学生的学习,最好是以直接经验的形式掌握。这是因为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是以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为此,了解材料的吸水性,由学生自己去探索,亲自动手实验,从而进行观察,得出结论。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3.掌握用言语、符号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1.用观察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了解材料的循环使用,增强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观察的方法比较材料的吸水性。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教学时间:一课时。

本课是实验课,要上好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发挥主体作用,从而完成任务。

五.说教法、学法。

三年级学生对实验很感兴趣。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实验法”为主。让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在实验过程中得到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学习本课教学重、难点,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提高实验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从学生实际出发,为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抓重点、破难点,学法方面从以下几方面指导:1.继续学习实验法。2.在实验中学会观察、描述。3.能自己动手实践,造一张纸。

六.说教学流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经常启发学生动手、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通过手脑并用建立鲜明、清晰、正确的表象。为遵守科学发展规律: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联系实际,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我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部分:

一)激发兴趣、发现问题、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针对三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上课我以变魔术导入,继而出示四种材料,让其猜测:谁更容易吸水?

在猜测中激发兴趣,明确实验目的,学生便自然而然地进入到学习中去了。

二)实验观察、解决问题、获得新知。

人们对知识的理解是通过思维活动实现的,而思维只有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这部分教学便以指导学生实验观察入手,亲自操作,进而获得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并逐步形成理性认识。

本课共安排了三个实验,并采用导、扶、放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由于学生小实验能力差,因此实验前让学生明确实验方法、步骤,实验时指导学生操作、配合、观察、比较,实验后归纳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步:指导学生观察“谁更容易吸水”,首先让学生明确方法,再拿出四种材料,滴水观察,谁吸水快?谁吸水慢?

再思考:吸水性和材料的什么有关?为什么纸更容易吸水?

由这个质疑,立即进入第二个实验。

第二步:指导学生观察纸,了解纸的特性。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后,师巡视,生合作观察,描述结果,师点拨:

让学生明确纸由纤维构成,纤维之间有空隙。接着通过**了解古人是怎么造纸的,了解之后问学生是否愿造一张纸,这样顺理成章进入第三个实验。

第三步:在指导学生造一张纸之前,先通过课件明确造纸方法后,小组合作进行活动,从而知道材料可循环使用,增强环保意识。

在整个活动中,活而不乱,动中有静,静中有思,动静结合。学生在学习中质疑,在教师及时引导下解疑,从而形成正确地认识。

三)应用知识,深化认识。

利用课堂小结、“考一考”等形式,巩固知识,增强信心,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并增强环保意识。

七.说板书设计。

为集中学生注意力,突出教学重难点,本课采用了归纳直观式板书。一目了然地再现出教学的主要内容,加深印象,巩固知识。

三年级上科学说课稿植物的叶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植物的叶 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植物中的第5课植物的叶,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不妥之处,请各位评委和老师指正。一 说教材分析 1 教学内容 科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12 13页植物的叶。...

三年级上科学说课稿纸的观察教科版

纸的观察说课稿。一 说教材分析。纸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也是孩子们十分熟悉的材料。纸的观察 这一课是科教版 科学 三年级上册五单元 纸 的第一课时,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 观察一张白纸。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观察事物外部特点方法。在这一部分就要引导学生对一张白纸的外部特点进行多角度 多方法的观察描...

三年级上科学说课稿它们吸水吗教科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 它们吸水吗 说课稿 一 说教材。它们吸水吗 是教科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本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我们周围的材料 中的第4课。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材料的吸水性与他们的用途的关系,为后面学习打好基础。本课主要是通过实验进行教学的,因此从能力培养来看,属于 实验能力 系列。小学生的学习,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