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数学听课反思平均数

发布 2022-11-30 17:45:28 阅读 4710

上周,我有幸聆听了一节三年级的数学课,给我留住了深刻的印象。

求均匀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均匀数的需要,进而自主**均匀数的意义,掌握求均匀数的基本要领,并能运用均匀数的知识评释简略实际标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办理标题的乐趣。

课一开始,西席以学生收集矿泉水瓶引入,这一情境的创设为新课的传授做好了铺垫,同时也为求均匀数的要领(移多补少法)起到了迁移的作用。在例题传授中,西席让学生看篮球运发动的**,学生注意力特殊集结,兴趣盎然,既而我抛出一个实质性的标题:均匀数的特点?

有的学生用最高的身高举行比较,有的学生用最矮的身高举行比较,有的用总数举行比较,还有的用求均匀数的要领举行比较。学生们议论纷纷,得出均匀数比最高的姚明要矮,比最矮的要高,使学生确切感受到用求均匀数的要领来办理这一标题的合理性。当学生感受到要比较那个队身高高一些必须先求出“两个队均匀每人的身高数”后,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讨论或者讲解“均匀每人的身高数”的含义,而是让学生用移一移,画一画的,或者用谋略的要领求出均匀数。

在此,我把思考的权利交给学生,不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所学知识的代价。

本课的大抵知识能力条理如下:明白均匀数的意义——求均匀数——应用均匀数。传授设计从由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并利用条形图中涂色方块的移动展现求均匀数的要领,为学生理解均匀数的意义提供了感性支撑,然后,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均匀数的要领是“总数量÷总份数=均匀数”。

整节课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明白,由平面到立体,多纬度构建主体化的均匀数概念。并在讲解要领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均匀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应整体水平,但不能代表每个个别的环境。

这样一来,学生对均匀数这一概念的明白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三年级下数平均数

平均数 导学案 课题平均数 一 课型新授课案序第三单元第3课时时间 学习内容教材42页例1及练习十一1 3题。学习目标 1 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 知道以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 3 会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 学案 自主预习 1 拿8枝铅笔,指4名同学,要平均分怎样分?每人2枝,每人手中...

三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反思

机地渗透 平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平,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平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收获三 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中,我还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

三年级数学下平均数问题

要点 平均数 总数量 总份数总数量 平均数 总份数总份数 总数量 平均数。方法 公式法 基数法。1 三年一班第一组同学在一次体检中测得的身高依次为 单位 厘米 求他们的平均身高。2 小明在其中考试时,英语成绩还没公布前,语文 数学的平均分为96分,英语成绩公布后,三门的平均分反而降了2分,问小明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