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要理解面积的概念,就必须明晰“物体表面”、“封闭图形”、“大小”等几个词的含意,再把它们综合概括,得到“面积”的整体概念。
所以我设计了“说一说”、“摸一摸”、“画一画”“比一比”四个小环节,让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自己悟出“面积”的定义。
1.说一说——什么是面?你在**见过面?见过哪些面?让学生初步感知“物体表面”。
2.摸一摸——引导学生用手摸一摸身边物体的表面,比如:脸面、手面、书面、桌面、地面等,通过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使“物体表面”的具体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得到全面清晰的反映。
3.画一画——从这么多的物体表面中,请学生画出自己比较喜欢的面。学生画出来的可能是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不规则图形,然后通过讨论,得出:这些面都与物相连,称表面,有平面和曲面,画下来,每一个面都是一个封闭的图形,从而理解“表面”、“封闭图形”的概念。
4.比一比——用观察法和用重叠法比较两个物体表面的大小,使学生知道“面有大小,面不讲轻重、长短”
讨论归纳: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进而归纳出面积的概念:“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二)、动手操作——比较面积的大小
1、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有:
1)观察比较法。
2)重叠比较法。
3)用小正方形做标准间接比较法(教学难点)
前两种方法学生刚才已掌握,着重分析第三种方法。
2、出示两个(看不出哪个面积大,用重叠的方法也比较不出的哪个面积大)面积差异不明显的长方形。教师提供三种小图形(○□请学生用这些图形来拼一拼、摆一摆,测量一下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哪个大哪个小。(出示电子书)
这两个长方形靠观察很难看出哪个大,用重叠的方法也难以比较出大小,这就造成了认知冲突。由此让学生自行选择间接比较的方法,即用其他图形作标准来比较:不同的图形(如圆片、正方形);形状相同的图形(如同一种正方形)等。
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发现:要得到一致的测量结果,作为比较标准的图形,形状不同不行,大小不同不行。从而得出: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三)、自主学习——面积单位
1.自学——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老师讲解:长度单位与面积的关系。
出示边长为1厘米和1分米的正方形)
引导学生将1厘米与1平方厘米、1分米与1平方分米进行对比,以促进相关概念的精确分化。然后告诉学生: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至于1米和1平方米的对比让学生推导得出。
最后请学生从信封找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纸,在黑板画1平方米,让学生直观感受这些面积单位实际的大小。
四)、巩固应用 、拓展延伸。
画1平方厘米;
找找身上的1平方厘米;(拇指指甲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估算邮票的面积约是多少平方厘米?(用你的手指按一按)
剪1平方分米,找找身上的1平方分米;(我们的手掌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估算课桌桌面积约是多少平方分米?(用手掌压一压)
五)、小结收尾,知识升华。
这节课中你有哪些收获呢?学得轻松愉快吗?(以谈话的方式进行总结,不但重视了知识的反馈,而且重视了情感的培养,从而起到了知情共融的良好效果。)
三年级下数学说课稿面积的认识苏教版
面积的认识 说课稿。今天我教学的内容是江苏省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4 77页面积的认识。教材中这部分内容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通过让学生观察 操作 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因此这堂课我联系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面积。学生在摸一摸数学书封面...
三年级下数学说课稿面积的认识人教版
面积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 1 说概念教学 本节课涉及的概念较多,有 面 物体表面 封闭图形 和 面积 关于概念教学,让我想起3月16日去南宁听课的两位特级教师,其中一位是来自浙江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俞正强老师,那天他上的刚好是这节 面积的认识 有前概念 和来自安徽省的 教坛明星 刘松带来的 认识...
三年级上数学说课稿 面积和面积单位 人教版
面积和面积单位 一 教材解析。面积和面积单位 是 九年义务教育 第7册134页 136页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学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它们的周长计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面积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相对较难,教材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所熟悉的物体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