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1、整十整百数的乘法的口算方法:先把因数末尾的0放在一边,再相乘,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0。(记住:必须方便口算。最后所添0的个数=放在一边的0的总个数。)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也随之扩大相同的倍数。
3、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一个因数缩小几倍,另一个因数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积的变化规律:
a.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就扩大(或缩小)几倍。
b.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4、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一位一位地乘。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注意:在竖式中,用后一个因数的十位去乘前一个因数时,积的末位就写在十位。)
5、数字的排列规律:如果题中的数字越来越大,可能是由乘法或加法算出的。如果题中的数字越来越小,可能是由除法或减法算出的。
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1、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2、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都是面积单位。
3、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可以写成1厘米2,还可以写成1cm2。(如橡皮、邮票、硬币等)
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可以写成1分米2,还可以写成1dm2。(如课本面、书桌面等)
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可以写成1米2,还可以写成1m2。(如黑板面、教室地面、操场等)
4、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5、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6、计量周长用长度单位,计量面积用面积单位。
7、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比较:
比较项目周长面积。
不同点 1、意义围成长方形四条边的总长。 长方形表面的大小。
2、使用单位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 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计算公式周长=(长+宽)×2
长+宽=周长÷2
长=周长÷2-宽。
宽=周长÷2-长面积=长×宽。
长=面积÷宽。
宽=面积÷长。
相同点已知条件必须要知道长、宽,才能求出长方形的周长、面积。
8、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比较:
比较项目周长面积。
不同点 1、意义围成正方形四条边的总长。 正方形表面的大小。
2、使用单位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 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计算公式周长=边长×4
边长=周长÷4 面积=边长×边长。
相同点已知条件必须要知道边长,才能求出正方形的周长、面积。
简单的换算。
1、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m2)、平方分米(dm2)、平方厘米(cm2)。
1dm2=100cm2
1m2=100dm2
1m2=10000cm2
1 cm2 =100mm2
2、⑴邮票的面积约是6 。 小红脚掌印的面积约是2 。
⑶1间会议室地面的面积约是200 。 学校花园的周长约是100 。
⑸教室1扇窗户的面积约有 dm2。 ⑹1个乒乓球台面的面积约是 m2。
三、三位数除一位数的除法。
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试除被除数的百位。如果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试除前两位数,除到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写商,每一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3、商的变化规律:
a.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几倍,商就缩小相同的倍数。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几倍,商就扩大相同的倍数。
b.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也扩大(或缩小)几倍。
c.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 除外),商不变。
4、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从高位除起,一位一位地除,哪一位上除得的商就写在哪一位上,每一次除得的余数都必须比除数小。 (记住:
a.被除数最高位上不够商1,就退后一位写商;其它数位上不够商1,就用0来占位。b.
在竖式中,每除一位,就必须在那一位上写一位商。)
四、统计。1、记住:“合计”是求那一栏所有数字的和。“平均”=数字的总和÷数字的个数。
五、小数的初步认识。
1、“.叫小数点,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读法:和以前学的整数读法相同),小数点右边是小数部分(读法:直接从前往后读出每一个数字。)
如:1.32 读作:一点三二 8分米=0.8米(读作:零点8米)
2、小数点左边整数部分: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小数点右边小数部分:第一位是十分位(0.1),第二位是百分位(0.01)。
3、小数改写成元角分的方法:小数点前面整数部分是几就是几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是几就是几角。
小数点后面第二位是几就是几分。(如:12.
68元就是12元6角8分。)
4、分数改成小数的方法:分母是10的分数,就用一位小数表示。分母是100的分数,就用两位小数表示。
5、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点对齐,从小数点后边最后一位算起,最后在得数上对齐小数点点上小数点。(记住:进位要在前一位加上进的几,退位要在前一位减去几。)
六、轴对称。
1、定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边的图形能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对称轴。
2、类型:左右对称或上下对称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3、画图:a.画对称轴的方法:
左右对称的图形,在它左右两边的最上端找到一组相对称的点,并量出这两个点的中点。然后在最下端量出一组对称点的中点。最后经过这两个中点划出一条虚线。
(上下对称的图形画法相似)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b.根据对称轴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方法:
先将已知图形的每个角的顶点,在对称轴的另一端,以对称轴为中点量出与它们的相对称的点。最后将这些点用已知图形的连接方法一一连接起来。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
“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记住:找对称点时,必须以对称轴为中心。)
16三年级数学测量期末复习归纳
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因此,我们精心为大家整理了这篇三年级数学测量期末复习知识点,欢迎大家参考。1 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 mm 厘米 cm 分米 dm 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 m 做单位。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 km 做...
三年级语文下册复习 归纳总复习
亲爱的同学们 和你们在一起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看着你们渐渐地长大 懂事了,学习也有了主动性,老师心里很欣慰。在这最后的复习阶段,我希望能和你们一起努力,为自己的三年级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老师把本册教材进行了整理,以给于你们指导。三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整理 归纳总复习 一 字。要认识的字200个,会写...
三年级复习归纳
7课大地巨人。1要求会写的词语。望着山群想象丘陵胡须躺下宽厚跳跃茂密。要求会认的字。蔼肌陵绒缓 3记住的近义词。和蔼 温和茂密 茂盛高兴 愉快。缓缓 慢慢 4记住的反义词。缓 急和蔼 茂密 稀疏 早晨 晚上高兴 悲伤下沉 升起。5填上合适的词。起伏 的胸肌 连绵 的山群 茂密 的森林。柔软 的绒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