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县第一中学赵佳喜。
一、个人基本情况。
优势:我已执教将近八年,有着一定的教学经验。我一直从事着初中物理教学工作。
参加过学校物理学科的公开课,学科基本功相对扎实。我热爱本职工作,对学校的发展充满期待,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有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虚心好学,积极进取,努力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学以致用。
不足:教学水平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学经验不是很充足,接受新的教学模式慢,缺乏对教师岗位和职业的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同。因此,在工作中会常因为缺乏经验,或不善于与人交流沟通产生一些困难,更为主要的是对教育对象和教学过程缺乏完整的了解,因此可能出现暂时的困难。
二、年度目标。
总体目标:使自己在教学、育人、教研三个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能出色地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努力成为一名受学生喜爱的,家长、学校、社会认可的合格物理老师。
第一年进行教学研究,认真听课,保证听课的效率,多思考、多提问老教师,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抓住教研组活动机会提升自己;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第二年加强教学水平研究,在物理教研上努力使自己的教研水平上一个台阶;
第三年;逐步向“合格型教师”发展。
三、分项目标。
1.道德修养。
坚守教师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师风形象。
2.专业进修。
积极参加教学培训和学习,将专业进修作为自己今后工作的一部分,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将扎实教学与创新工作结合起来,创出自己的课堂教学风格,向名师靠拢。
3.教学管理。
注重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借鉴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把培养学生**放在教育的首位。在学生能力的培养方面,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会学习,乐于学习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
4.教育科研。
认真进行课题研究,完成一个有思想、有价值的教科研课题。
5.读书学习。
每年读教育类的书籍不少于四本,并有自己的感谢勤记读书笔记。
四、发展举措:
第一年(2013.9-2014.8)
1.加强专业理论学习,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对现代社会及其教育的基本特征、现代教育的目标任务、方法和手段等有明确的认识。
2.要全面的发展,提高综合素质要强,于师傅常沟通,虚心向师傅学习,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有良好的教学态度,不断的提升自己,改掉自己身上的缺点。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件事情。
不断完善自己上课水平,记录自己在教学过程、个人感悟等方面的心得体会,做到每月两次。
3.坚持每周听课学习两节到三节,争取在大型的课堂教学中提升课堂教学能力,一学期重点锤炼两堂精品课。积极参与校内外的物理教学教研,多听校内外的教师公开课,挖掘名师观点与经验,吸收教学精粹,并吸收融入到自己的实践教学中;此外也要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技能比赛,优质课评选,教科研及教案评比等等,争取使自己的综合教育教学素养迅速提升。
第二年(2014.9-2015.8)
1.逐步形成较强的教育教学研、能力,善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善于把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识总结上升为理性认识,把握一般规律,用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求得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实际效益。在学校举行的讲课比赛中争取获奖,得到校领导的认可。
2.坚持完善自己的教育博客,争取有日志成为**推荐精品日志。
3.做一位“反思型”教师。改变以往把反思当作交差的形式工作,上升为内在的反思,把自己平时上课所观察到的一点一滴,所思所想记录在案,并将其中系统的信息延伸为**素材。
第三年(2015.9-2016.8)
1.具备一定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理论的资格和能力:有相对丰富的教学经验,课堂教学有风格、教学研究有特色、班级管理有特点。
2.关注教育界的最新动向,进一步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和教育研究,在刊物上发表具有一定水平的**。
3年11月。
教师个人专业三年发展规划
2013年 2015年。作为一名教师,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注意个人专业化成长的规划,这不仅是事业追求的需要,也是我们个人价值实现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职业情感出发,本人热衷教师职业,成为一位人民教师是我从小就树立起的理想,也正是由于自己从小就树立起的教师梦的激励,我义无返顾的选择了师范类的大学,...
教师个人专业三年发展规划
燎原镇共和小学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已经在三尺讲台度过了二十个春秋。2018年9月在桐梓县教育局组织的,我有幸和桐梓县的百名教育同仁,在王帮玉主任带领下来到了上海参加 现代化课堂教学骨干教师培训 在上海学习的这十天里,来自上海各名校的专家和教授们针对不同的学科理论给我们进行了现代化教育知识的洗礼,认...
教师个人专业三年发展规划
枫林绿洲小学科学教师匡远阶。一 三年发展规划。一 第一年度规划 2017年 1.深识教材,因材施教。认真研究小学科学教材,立足于学生的角度来研究教材 逐步提升自己的课堂掌控性,完成几节高质量的优质课,并写下教学反思。同时加强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课堂实践能力,积极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2.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