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发布 2022-11-04 01:27:28 阅读 6158

**文体知识:

1)、文学体裁:**是和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文学的基本形式之一。

2)、**的概念:**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

3)、**的三要素: 人物、情节和环境。

4)、**的情节结构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

5)、刻画人物的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6)、环境描写有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教学目标。1、介绍**的时代背景。

2、理清**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3、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

4、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

5、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6、利用**对不家务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1、心理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2、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韩麦尔先生关于法语的见解和结尾动作描写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一、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学习法国作家都德的爱国主义名篇《最后一课》。在这篇文章里,通过一堂课,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爱国主义。当国土遭到践踏,尊严遭受**,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淘气的孩子,一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师,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

2、简介课文背景。

2024年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发动的。法王拿破仑三世为了阻遏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维**国在欧洲的霸权,故发动了这场战争。但不到两个月,法军大败。

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马黎。法国**执行**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赔款50亿法郎,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割让给普鲁士。**写于2024年,以刚刚结束两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反映了阿尔萨斯沦陷后,当地人民在侵略者强行禁教法国语言时所表现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3、根据预习,理清**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即完成课后练习一)

明确:**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巧妙地铺设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开头——\小院子里\"1—6)序幕。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

第二个阶段(\"平常日子\"—他那副大眼镜\"7—10)开端。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课前。

第三个阶段(\"我看见这些情形\"—忘记不了\"11—23)发展。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这是**的主体。——课上。

第四个阶段(\"忽然教学的钟声\"—结束24—29)高潮和结局。写韩麦尔先生宣布散学时的情景。——下课。

4、学生有目的地在每一个阶段找出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1)分析第一阶段。——幼稚、怕提问。

*“我想就别上学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确:怕提问。

*“这些景象”指什么?觉得“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说明了什么?

明确:指“画眉在树林……正在操练”。幼稚。

*“又出了什么事啦?”设置悬念,*这一部分内容与文章中心的表达有什么关系?

明确:巧妙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并且为下面的情节和小弗郎士的性格。

发展埋下了伏笔。

2)分析第二阶段。——疑惑、诧异。

今天的情形和平时有什么区别?说明了什么?

平时上课最后一课。

气氛 “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一切都安安静静的,整个教室都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氛。”

学生 “开课桌啦,关课桌啦,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 上课前,学生们已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

教师 “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我”迟到,会遭到先生的责骂。 “韩麦尔先生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的穿戴。

今天迟到,先生却很温和地叫小弗郎士“快坐好”。

极端肃静代替了往日的嘈杂;严厉的先生正温和地等着他来上课,穿着\"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服饰;最令小弗郎士吃惊的是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3)分析第三阶段。——难受、懊悔。

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与平时有哪些不同?结合课后练习二找。

出有关语句。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

*课后练习二:

1、 说明小弗郎士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被唤起,开始认识到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要性。

2、 表明小弗郎士增强了民族自尊心,产生了学好语言的责任感。

3、 表明小弗郎士的爱国主义感情已经升华,化为一种学习祖国语言的强烈愿望和巨大动力。

4、 这联想是对敌人的讽刺,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侵略者的仇恨,对自由的渴望。

4)分析第四阶段。——悲愤、懂事。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

明确:指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形象在小弗郎士心中显得崇高、伟大。

5)小结: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郎士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小弗郎士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从幼稚、贪玩——疑惑、诧异——难受、懊悔——悲愤、懂事,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

5、板书设计:

情节人物。小弗郎士。

上学路上(序幕) 幼稚、怕提问。

课前(开端) 疑惑、诧异线。

课上(发展) 难受、懊悔索。

下课(高潮和结局) 悲愤、懂事。

第二课时。一、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分析心理活动了解了小弗郎士。今天,我们再来看看**的另一个主人公——韩麦尔先生。

2、 分析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

1) 讨论: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明确: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神态描写:\"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的眼睛里带走似的。\"这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留恋,对祖国故土一往深情的热爱。

动作描写:……充分地表现了他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思想感情,把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推到了最高峰。

语言描写:……

3、概括韩麦尔先生的形象。

以“我从___中读出韩麦尔先生是个___的人。”这样的句式概括你读后的感悟。

4.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监狱大门比喻什么?钥匙比喻什么?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首先,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亡了国的人民,如果还说着自己的语言,保留着自己的文化,实际上就说明这个民族没有彻底灭亡,还在以自己的方式生存着。如果一个民族完完全全丧失了自己的语言,那么,它就几乎失去了它生存的土壤。

其次,民族语言还能使民族内部产生凝聚力。亡了国的人民,如果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守住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这个民族的人民之间就永远存在向心力,不论异族的统治多么严酷,这个民族的人民怎样被分离,民族的精神文化随时可以把他们团结到一起来。

概括这篇**的主旨:

这篇课文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沦陷区的法国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00分钟 安徽丁延伸。一 积累运用 25分 1 下列粗体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嘶哑 y 喉咙 h u 荇藻 x ng 纤绳 qi n b 蓬篙 g o 干瘪 bi 淤滩 y 绯红 f i c 簇新 z 胚芽 p i 虔信 qi n...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2015 2016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试题。总分 120分命题 李永飞审核 田勇生。一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12分 1 下面词中字形与加线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深遂 shu 胚 p i 芽艾 i 青驳 b 船。b.虔 qi n 信蓬蒿 g o 荇 x ng 藻族 c 新。c.镶嵌 ...

7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一 填空题。1 已知,则的余角的度数是 15 2 2009年嘉兴市 如图,ad bc,bd平分 abc,且,则 3 2009年陕西省 如图,ab cd,直线ef分别交ab cd于点e f,1 47 则 2的大小是 6 2009年安顺 如图,ab cd,ac bc,bac 65 则 bcd度。7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