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高考卷1的分析

发布 2022-10-27 15:00:28 阅读 8246

高考全国卷1的分析。

众所周知,高考对中学教学发挥着强大的“指挥棒”作用,高考试题的走向直接影响到中学的教与学。换句话说,高考试题如果出得好,将会对学生发展和教育,改革产生强大的促进作阳;反之,就会阻碍学生的发展。所以每年的高考题都会有大量的专家学者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下面我将采取由部分到整体的思维模式从试卷结构、考查能力等方面对全国1卷进行分析。2016全国高考卷1的试题包括现代文阅读题、古诗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这八部分,都是采取“先读后写”的模式。

各部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也不尽相同。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1小题和第3小题的命题意图是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2小题是考查学生学生理解文章并筛选信息的能力。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 4小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5小题考查学生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6小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7小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第三部分古代诗歌阅读,第8小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表达技巧的能力,9小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情感、表达技巧的能力。名句名篇默写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识记能力。

第四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第11题的1小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2小题考查学生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3小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4小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第12题的第1小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2小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3小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4小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理想和时代精神的能力。语言文字运用考查的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下面我将用**来表示全国卷1的能力考查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全国卷1对六个能力层级均有难易不同的考查体现出对考生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题型和题序的安排恰到好处,试卷保持“先读后写”的模式,先易后难,能力层级不断提高。注重对考生理解能力(17%)、鉴赏评价能力10.

6%)和表达应用能力(54%)的考查,**能力的分值相对要低。

通过各个层级能力的比分可以明确看出本张试卷可以根据分值测验考生的语文水平,考查考生的综合素养,筛选出各个语文水平的考生,具有选拔的功能。试卷有效度及信度。

其中,现代文阅读题是高考语文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卷1阅读文本是社科类文章,具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和极强的历史厚重感,总体来说,文学类文章选材注重审美性和人文性,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鉴赏评价能力等。文言文阅读主要选取的是易于考生理解的传记文,考查重点是筛选信息、概况分析和翻译,以选择题和简答题两种形式进行考查,古代诗歌阅读考查的是两个方面:“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选考题设置的考虑考生的个性差异,让考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选择阅读文本,**转换题分为文字分析和突破解读两大类,选用贴近考生生活的图表,要求考生解读并分析后按照要求用文字表述。相对来说,考查能力层级递进,难度较大,并且分值较高。

纵览全国卷1,除了很有必要考查的一道名篇名句的默写题外,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是在阅读题中结合阅读内容偶尔出现的,占的分值也很少,不将语文基础知识单独列为一块进行命题。这样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但差别所反映出来的命题指导思想及这种差别对中学教学产生的影响需要细加分析。我们知道大量考查基础知识,是与“能力立意”的高考改革方向相悖的。

高考考什么,学校教什么,多考多教。少考少教,“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和学生不得不在这些基础知识上花费大量的精力,深陷“题海”之中,而且,平时的教学和学习中必然也要对这些零碎的知识加以强调和训练。这样,教师教得很累,学生也在极为枯燥的记忆和僵化的训练中败坏甚至消磨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全国卷1从这个误区中走出来,砍掉单纯考基础题的题目,实现了高考要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的要求。完成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语文目的。

作文分析。今年卷1作文题有两大特点,独辟蹊径,贴近生活。一副关于分数和奖惩的漫画,是学生生活中的长谈的话题。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日常学习进行思考,说出自己的心声,从陈腐的思想中解脱出来。

2)注重考查思辨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全国卷1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作文试题中融入了值得思辨的因素,以期引起学生的理性思考,辩证地看待各类问题和现象。2023年的这道高考题审题没有难度,但主要考查的是考生的思维能力,具体分析能力和逻辑推演能力。一般的考生,概括能力不强的考生立意会限于55分遭到一记耳光,100分得到亲吻这一矛盾,将矛头指向家长,对野蛮的甚至是侵犯人权的行径给予批判。

但这道作文题的挑战在全面分析和前后两组对比结合,把论题深入分析下去。无论是亲切的亲吻还是野蛮的耳光,表面上大相径庭,其实内在标准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唯分数论,把分数当成绝对标准。分析到这可能很多考生便止步了,但这便不是考题寓意的尽头。

唯分数论的背后隐含着对人的轻视,甚至对人的侮辱,对人的创造力的抹杀。分析到这也并没有穷尽考生隐含的思维空间:61分的表扬,应该是对其进步的肯定,98分的耳光,应该是对其退步的惩罚。

这不单是对孩子无理的鞭挞,还是对学养进步机械、愚蠢的偏见。学业的发展与进步,不可能是直线上升的,应该是曲折前进甚至是螺旋上升的。正因为这样,考题的分析空间还可以继续扩展。

不合理的野蛮的教育观之所以横行,是因为思维僵化。分数的多与少,前进和后退是相对的。与他人相比,可能分数较差;与自己相比,则有了进步。

相对进步的积累,是改变绝对落后的前提。矛盾是可以转化的,不仅是对学业,而且对事业;不仅是对人,而且对历史。在这样层层递进的具体分析中,激发思辨,强化思维,这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具有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

在考试能力方面,语文科目要突出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

大目标的考查,具体表现为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

究这六种能力的考查。

2023年江苏高考卷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一 选择题 共60分 一 单项选择题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图1为火山喷发 回答1 2题。图1 1 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a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b 副极地低气压...

2023年新课标高考卷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详析 江苏卷 语文 卷。一 语言文字运用 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d a 高亢引吭高歌伉俪沆瀣一气 b 稂莠锒铛入狱阆苑书声琅琅 c 孩提骇人听闻尸骸言简意赅 d 馈赠功亏一篑匮乏振聋发聩 答案 d 解析 a项k ng h ng k ng h...

2023年海南化学高考卷

一 单项选择题,共 14 题,每题3分。1 下列化合物中,在常温常压下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是 a 甲醇 b 乙炔 c 丙烯 d 丁烷 答案 a 2 用0.1026mol l 1的盐酸滴定25.00ml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右图所示,正确的读数为 a 22.30ml b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