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发布 2022-10-23 03:23:28 阅读 5378

作者:花尉攀。

**:《新西部下半月》2024年第11期。

摘要】 建筑施工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应是:适应社会发展,采用双素质型教师任教;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超前**学习能力;实现理论、实训、实践一体化;改变考试方式,注重培养能力。

关键祠】 建筑施工技术;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实践教学;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关系教学效果的好坏。在社会民主化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全社会都更加关注教学价值和教学效率问题,“怎么有效教学”成为教育界面临的主要教学问题。[1]

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具有综合性突出、实践性很强、课程设计内容范围广、工艺创新速度快等特点。[2-3]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改革的深入,在土建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建筑施工技术的教学方法也在发生改革,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根基的人才培养模式广泛开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才的需要调整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对高校教师教学效果的提升、学生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笔者根据本课程的内容以及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提出以下见解。

一、适应社会发展,采用双素质型教师任教。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也进入飞速发展的新时期,建筑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也进入到了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的新阶段。作为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对教师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其他学科的教师往往理论经验较丰富就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愿望,但是对于建筑施工技术这门动手能力较强,实践经验较突出的学科,在教师素质方面就必须倡导双素质教师,所谓双素质教师指教师应具备的扎实专业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技能或应用技能。这样保证教师本身的知识量具有实用性及高效性,教出来的学生能学以致用、学有所用;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重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未来理想的高职教育教师在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上应呈现整合的“一”, 双素质型”教师也只是我国现阶段高职教育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高职《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高职 建筑施工技术 课程的教学改革。摘要 建筑施工技术 是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的主干课程,要适应21世纪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市场需求,就必须转变职业教育理念,通过搭建模块化理论教学体系,将工程实践与理论教学糅合到立体化知识体系教学中,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与理论素养得到均衡的发展与提高。关键词 高职院校建...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改革的探索

堕墼。建筑施工技术 课程改革的探索。朱应英。摘要 针对现阶段对于 建筑施工技术 课程的教学存在的问题 建筑施工技术 教材种类多,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实习实践教学不足,本文在教学内容的改革 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提出一些改革的构想和建议。关键词 施工技术改革构想建议。中图分类号 ...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课程教学设计。课程名称建筑施工技术 设计者闫晓曦。授课班级 所在系部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教研室建筑。2015 2016 学年第一学期。建筑施工技术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设计者 闫晓曦所属系部 教研室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课程单元教学设计基本框架。第一部分 本单元相关知识导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