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

发布 2022-10-19 06:42:28 阅读 7241

社会心理学。

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社会心理学》

2、研究对象:个体和群体在与社会交互作用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从属的社会行为。

3、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原则:客观原则(实事求是)、宏观与微观相统。

一、交往原则、人道原则(自愿参与、自由终止、充足补救、保密性)、发展性原则。

4、几种主要的具体方法:实验法、非实验法(档案研究、现场研究、模拟研究)

5、社会交换理论:(1)客观上存有适合于有机体的规律 (2)人的社会行为除了服从这种规律外,还服从社会交换规律 (3)分配公平原则(每个人得到的收益与他投入的代价遵循一定的比例,投入越高、收益越多)

6、认知相符理论:以认知趋向一致或倾向性来解释个人心理活动和外部行为变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麦圭尔认为:

人有一种动力倾向性,其信念、观点和态度如果与其他观点或行为有矛盾,只要他意识到,他就会自发的调整自己原来的观点去与正常的逻辑关系相符合。

7、角色理论:人的态度和行为怎样为其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及社会角色期望所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8、角色期望:既然每个人在社会关系系统中处于一定的角色地位,周围的人也总按照社会角色的一般模式对他的态度、行为提出种种呵护身份的要求并予以期望。

9、镜像自我:把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当作镜子来认识自己的形象而产生“自我概念”,并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与塑造自己“角色采择”。

10、角色冲突:一个人往往同时处于几种地位,具有不同的身份和扮演着多种角色。当这些角色在特定的条件下互相不容时,产生角色冲突。

11、参照群体论:人的社会心理态度和行为怎样受其从属的或追求的群体参照力所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12、社会化: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13、为什么要社会化:(1) 社会发展的需要 (2)个体发展需要 (3)人必须通过社会化成为社会人。

14、人进行社会化的条件:(2 )人类具有学习潜能(1000多亿个神经细胞) (2)人类有较长的依赖期 (3)人类有语言交流的工具和媒介 (4)只有人类有文化(人类创造它并一代一代传下去)

15、社会化的特征:1、连续性:出生-死亡 2、个体差异 3、阶段性 4、终身社会化。

16、社会化内容:政治、法制、道德、民族、宗教、性别角色、社会角色。

17、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

宏观因素:社会文化背景(政治、经济)

文化:凝聚在一个民族的世世代代和全部财富的生活方式的综合。

微观背景: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年龄接近、爱好相同、心理相似、地域较近等形成的团体;特征:(1)自然状态下进行,无计划,无目的的 (2)自由选择,平等交往 (3)思想开放,自由探索,不用保密 (4)有自己的价值标准 (5)满足个体社会需要;作用:

(1)培养领导与被领导观念 (2)竞争意识 (3)学会交换 (4)解决人际冲突矛盾 (5)学会忍让、克制 (6)培养公平观念。

18、个性化:在特定的社会条件的影响下,在实现社会化的同时,形成个人心理-行为倾向独特性的过程。

19、亚社会:也称次级社会,指相对于宏观意义上的大社会而存在的直接社会环境,有时指对对应于较大社会背景存在的较小社会背景。

20、自我概念:个人的反身意识(以以自身为对象的意识)或自我意识。(詹姆斯:身体自我、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

21、自我概念的功能:保持内在的一致性、决定个人对经验怎样解释、决定人们的期望。

22、社会知觉:

23、社会知觉的内容:(1)非社会信息 (2)社会信息:由人的社会生活实践所构成的社会现象的信息,包括担任社会角色并具有人性的人、人际关系和群体以及各种社会结构和社会实践。

24、印象:人们在最初遇到新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自己旧有的经验为基础的理解,将情景中的人或事进行分类所形成的人或事的概念。

25、印象形成的信息选择:(1)自然特征的信息选择 (2)社会特征选择(职业、社会角色等) (3)心理特征的信息选择(人际交往、智慧等)

种效应。1)首因效应:人们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中往往根据最先接收到的某些信息形成印象,最先对人形成印象具有强烈影响的现象。

2)近因效应:人们最后接收到的信息也能左右其形成的印象,最后接受信息对人们形成印象具有重要作用的现象。

3)偏见:人们一旦对某人形成某种第一印象,以后难以改变,还会寻找更多信息和理由去支持。尽管以后此人表现出的特征或行为不符合原先印象仍坚持,这种信念固执。

社会知觉的偏差:

4)光环效应(晕轮效应):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质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还倾向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27、印象管理:目的:由于交往需要,人们常希望给别人留下好的、恰当的印象。试图控制。

别人对自己形成某种印象的过程。

28、印象管理的方法:

1)保持形象的一致性:“等门槛”效应(先接受小要求再接受大要求)、“门面”效应(大要求被拒绝后,接受小要求可能上升) (2)讨好与自我提升(恭维、遵从、自我表现、给予好处) (3)恰当的自我表露。

29、归因: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观察者对他人的行动过程或自己的行为过程进行因果解释和推论。

30、内外归因:

内部原因:个体自身具有的品质和特征(人格、情绪、新旧、动机、欲求、能力、努力等)

外部原因:个体自身以外的条件(环境、情境、他人)

31、归因偏差:

1)认知性偏差:行动者和观察者(着眼点不同、信息**不同) ;显著性和获得性; 歪曲的思维方式(泛化、综合标定、过滤、极化思维、自责、个人化、看透他人思想、控制错觉、情绪性推理)

2)动机性偏差:自我服务;自我设阻;社会比较。

3)性别偏差:动机、观念、环境。

32、归因风格和归因训练。

归因风格:个体在长期的归因过程中形成的较稳定的归因倾向。可以从:内部的和外部的、稳定的和不稳定的、普遍的和特殊的、本性的和情境的等分类。

归因训练:(错误归因、再归因)

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使个体掌握,某种归因技能,形成较积极的归因风格。(团体发展法、强化矫正法(奖励强化)、观察学习法)

选择对象—实施干预按规定的训练程序—效果测量。

33、决策:人们在对某行动方案的知觉和具有正面的或负面的后果和成功的可能性等考虑的基础上作出的决策过程。

34、决策的风格类型:

冒险型(企业家)、谨慎型、防御型、

35、印象决策的因素:独立性和情绪性。

36、决策树:决策应该包括2个或多个行动方案,这些方案对行动者有正面或负面后果,同时,这些方案对于达成预期后果的概率各不同,对于任意决策,我们用一种有用的图示加以表示。(合意性、可能性)

37、决策树的有点:

1)对决策的各种成分赋值使得我们的注意力集中于特定的问题,防止注意力泛泛的,非实质的考虑所分散。

2)建立决策树的过程阐明我们必须考虑的各种关键因素,减少伴随决策的焦虑。

3)建立决策树过程中,我们弄清楚了所有可能的选择和结果,避免遗忘。

4)通过对结果的合意性和可能性给予数值,使决策是理智控制下而非情绪控制下进行的。

38、态度: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39、态度的功能:适应、自我防御、价值表现、认识会理解。

40、态度的作用:影响社会判断、耐力、学习效果、工作效率。

41、认知相符论:

海德的平衡论p(他人)o(态度)x(社会事件)

42、认知失调论:

费斯廷格:由于认知冲突(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不一致,而非逻辑上的不一致)导致的内心不自在的状态—“认知失调”

人出现认知失调后悔不自主的使自己减少这种矛盾,力求恢复或保持认知因素间的相对平衡一致。(1)改变或否定两个认知因素的一个(2)对2个认知因素重新评价,减弱一个或两个的重要程度或强度(3)增加一个或几个新的可以弥补鸿沟的新认知或理由。

43、沟通: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的过程。广义包括:物质与非物质的交流,和在交流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或联系。

44、沟通的意义:保持与外界的联系,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在沟通中得到社会性信息;促进智慧和智力的发展。

45、沟通的结构:p255

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障碍-反馈-背景。

46、身体语言沟通:

种类:目光与表情(是透露人的内心世界的最有效的途径 )、表情(丰富、可控、易变、效果明显)、身体运动与接触(深刻)、姿势与装饰(最常见)

47、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

48、人际吸引的条件:熟悉、个人特征(才能、外貌吸引、个性品质)、相似和互补、爱情。

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

1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历史。2 社会化的内涵。3 社会化的内容。4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5 自我意识的概念及其结构。6 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7 自我知觉的途径。8 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奥尔波特的自我意识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的自我意识理论 9 积极自我意识的培养。10 社会认知的概念及其主要内...

《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

chapter 1 社会心理学导论。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就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人们之间又如何互相关联的种种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chapter 2 社会中的自我。自我概念 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鸡尾酒会效应 在众多嘈杂的声音中,我们会选择倾听自己感兴趣的声音,尤其是一些...

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绪论。一 社会心理学的含义及研究对象。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之一,心理学有人格 实验 认知 社会四个领域,人格心理学 个体内在的特征对个体的行为与心理有什么样的影响,实验心理学解决的是研究方法的问题,认知心理学解决的是过程和机制问题,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心理现象发生的规律,而社会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