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方法

发布 2022-10-17 16:20:28 阅读 6159

一、 心理学研究的方**体系

心理学研究的一级方法学:主要目的是收集研究数据和资料。

根据控制的不同水平,研究设计方法分为:真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准实验法(自然实验法或现场实验法)、非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法、问卷法、访谈法、活动产品分析法)。

心理学研究的二级方法学:其主要作用是对已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处理和统计,在此基础上对研究中的各种因素和研究结果加以分析、综合、比较和推理,从而获得科学结论的逻辑推理方法。

它包括:统计方法(描述统计法、推论统计法)、逻辑推理方法(分析和综合法,分类和比较法,归纳和演绎法)。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学:心理学的哲学方**。

主要内容包括:决定论原则、反映论原则、实践论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二、 心理学研究方**发展的主要阶段

1.自我观察法(内省法)—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对经验的主观主义的研究方法。

2.实用主义—机能心理学的方**思想,主张心理学要强调意识的功能,强调方法的多样性和实用性。

3.操作主义和实证主义—行为主义以其为方**基础,发展起来一整套能精确控制、测定行为的研究技术和方法。

4. 现象学和场论—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方**。重视对整体的自然的直接经验进行研究。

5. 信息论—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要方**。以信息加工的理论解释人的心理过程,用计算机和程序软件的操作和运行来模拟和解释人的心理过程。

6. 整体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方**。重视对个体的研究,力图使每个人的身心得以健康充分的发展,它不排除传统的科学研究的方法还努力建立新的范示。

三、 心理学研究的特点:

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是人对于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反映,是一种与任何物质现象不同的观念现象。人的心理是以观念的形态来反映客观世界的,它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以其特有的主观能动性制约人的行为,按照一定的目的去改变客观世界。

人的心理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心理学研究特点如下:

1.需要正确编写和使用指导语(instruction)。

2.防止暗示的影响。如主试(experimenter)效应、被试(subject)的环境因素等。

3.采用间接的方式研究人的心理现象。

总之,心理学研究就是尽可能用被试不易察觉主试真实目的的方法来进行实验和研究。

四、 心理学研究中的变量(variable)

变量是指与实验研究有关的条件和因素。即可指各种条件和因素在数量上变化的度量,也可以是在性质上区别的类型。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实验具体要求,变量可分为:刺激变量(自变量/环境变量或潜在刺激变量)、机体变量(被试变量)、反应变量(因变量/潜在反应变量)。

1. 刺激变量(s)—那些在实验中会对被试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并发生改变的各种条件和因素。

2. 自变量—满足实验要求并由主试按实验程序加以操纵和变化的刺激变量,它是一种特定的环境变量。

对自变量的操纵和变化的方式主要有:

1)在函数型实验中,以连续变量作为自变量的刺激;

2)在因素型实验中,以类别变量作为自变量的刺激。

3. 环境变量(潜在刺激变量)—不符合实验要求,如不加以控制就可能影响被试心理和行为,从而干扰实验研究的实验环境、条件和因素。

对其控制的方式只要有:

1)查阅文献,确定控制实验环境变量的具体因素和有效措施;

2)作预备实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办法;

3)对预备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确定误差大小;

4)使用消除法、恒定法、平衡抵消法等进行控制。

消除法是指对于实验研究不需要的,有明显破坏性、干扰性影响的环境变量,在可能的条件下完全加以排除的控制方法。恒定法是使一些环境变量中的无关因素的特征保持在同一个水平上不变的方法。

平衡抵消法是对自变量的种类或实验顺序进行控制的方法。包括等组平衡抵消法(每组不少于30人)、单组平衡抵消法、双组平衡抵消法、拉丁方平衡抵消法。

4. 机体变量(o)—被试自身所具有的,对实验结果会产生各种影响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也成为被试变量或先行变量。

对机体变量的控制方法主要有:

1)根据需要,规定被试的年龄或年龄段、性别和性别比例、健康标准、文化程度、职业、工作年限等。

2)对于事先不易达到一直标准的要求,可以经过初步训练后加以取舍。

3)有的实验需要设法使机体变量中的某个因素达到一定水平。

4)留心观察、征求意见、比较筛选等方式判断被试的不稳定因素。机体变量是较难控制的因素,关键是在选择被试前首先明确被试变量中有哪些主要因素将会影响研究结果和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5. 反应变量(r)—被试由于刺激变量而引起的在心理上的变化,并通过生理和行为上的变化而表现的各种反应特征。

反应变量可分为以下几种:

1)区分类别的反应,如有或无是二分变量,经常、一般或较少是三分变量;

2)计算次数的反应;

3)记录速度的反应;

4)测定可达到难度的反应;

5)测定生理指标的反应;

6)被试的自我报告。

6. 因变量。

因变量是因为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的现象变化或结果,因此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相互依存的,没有自变量就无所谓因变量,没有因变量也无所谓自变量。

在实验中,由操纵自变量而引起的被试的某种特定的反应称为因变量。

因变量的分类:

1、客观指标:1)反应速度;2)反应速度的差异;3)反应的正确性;4)反应标准;5)反应的难度。

2、主观指标:主要指被试的口语记录(protocol)

五、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类型

各种变量按照一定规则形成的关系,组成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类型。每种研究类型都是在一定条件下,为达到预期研究的目的而确定的。从变量的关系上对心理学研究的分类,是各种分类中最基本的。

它主要表明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1. r=f (s)类型:

表明某种行为反应是由某种刺激引起的结果。它以主试操纵和变化某种刺激作为自变量,观察和记录被试的某种心理活动在指定行为上的变化和结果作为因变量。这是心理学实验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心理学研究类型中最基本的变量关系。

在感觉、知觉、注意、记忆、学习和技能训练等方面的研究大多采用该类型。

2. r1=f (r)、 r2=f (r1)类型:

表示某一种反应是由另一种反应而产生的结果,表明的变量关系是一种反应变量和另一种反应变量的因果关系。如果实验结果表明,自变量的操作和变化没有在假定为因变量的反应变量上引起任何变化,则这种因果关系不成立。在相关研究中,在某种相关性的两个反应变量一般尚未确定有因果关系,它们是两个不同的因变量,因此不适用于该研究类型。

3. o=f (s)、 s=f (o)类型:

主要研究机体变量和刺激变量之间的关系。前者用于了解某种生活条件、环境和工作对人的能力、爱好、性格等机体变量的影响。由于其中的刺激变量难以控制,所以大多采用非实验法。

后者用于研究人的意志作用、内驱力(受到饥饿、禁闭的程度)所产生的对行为影响的刺激作用。

4. r1=f (o)、 r2=f (o)类型:

表明某种刺激作用下,机体变量发生的改变对行为反应变量的影响。它实际上是在由刺激变量引起的两种链式反应中的后续部分。属于有两种自变量的研究设计。

5. s=f (r2)类型:

表明人的前一个行为反应结果会对后面进行继续的行为反应产生刺激作用。这种关系式也是某种链式反应的前一部分,既从某个反应变量引起刺激变量的改变从而导致下一个反应变量的变化。从控制论的观点来讲,这种由上一个反应变量的变化结果所引起的,并能使后续反应变量发生改变的刺激作用形成过程称为“反馈”或“返回传入”。

六、 心理学研究工作中应遵循的道德准则

在有关研究道德的**中,最常被引述的是美国心理学会的专业规范。 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在其“心理学家的道德原则”中指出:“心理学家尊重个人的尊严与价值,致力于基本人权的保障与维护。

他们投注于人类行为知识的增进、本身与他人的相互了解,藉以促进人类幸福。在追求这些目的的同时,他们尽力维护其服务对象与研究对象的权益。在使用科技时,他们力求符合这些价值,要求研究自由并为自由负起应负的责任:

技术应用的能力与客观,并关切委托人、同事、学生、研究对象及社会大众的最大利益”。

按照上述道德原则,心理学家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大体包括以下各项:

(1)研究者在计划一项研究时,有责任对其道德的可接受性作仔细的评估,并负起保护研究对象的严肃任务。

2)依照认定的标准,考虑研究对象在研究中可能遭遇的危险程度。而所谓危险,是指受试者身心蒙受不利影响的可能性。

3)研究者不仅本身切实负起研究的道德责任,同时敦促共同参与者负起相同的责任。

(4)除危险性最小的研究外,在研究对象参与之前,研究者应与他们订一种公平而清楚的协议,告诉受试者有关研究的性质、目的与程序,征求同意,并澄清双方的义务与责任。同时,研究者应遵守对受试者的任何承诺,这一条原则也就是颇受重视,也颇受争议的“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意指受试者充分了解研究性质与程序后同意参与研究。

(5)因研究方法的需要,必须对研究对象有所隐瞒或欺骗时,研究者应权衡得失,审慎考虑,并提供足够的解释。

6)尊重个人有拒绝参与或随时从研究中退出的自由。

7)研究者要保护研究对象,使之免于受到研究程序中可能引起生理或心理的不适、伤害或危险。

8)资料收集之后,研究者要将研究内容告知研究对象,并试图消除可能引起的不正确观念。

9)对个别研究对象造成不可预期的结果时,研究者有责任去探查、消除或改正这些结果,包括长期的影响。

10)从研究对象所获得的信息,除非预先获得同意,否则予以保密(confidentiality),不可随意公开。从以上十条道德准则的内容中可以看出,研究道德的基本考虑是保护受试者,避免受到身心的伤害,而其主要方法是“知情同意”和“保密(confidentiality)”。

七、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环节

1.提出问题、形成假设、确定课题。

作为一门科学,心理学应着重研究学术争论中亟待**的,国家和社会急需解决的,和大多数人关心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用已获得的研究成果为社会发展和每个人的身心健康服务。假设是一种具有理论依据,并可予以验证的创造性设想。

心理学研究方法

考试大纲。第一章导论。一 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与原则。一 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1 研究对象与研究者的特殊性。2 研究过程的特殊性。3 研究方法的特殊性。二 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 客观性原则。2 系统性原则。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4 教育性原则。5 伦理性原则。二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体系。一 心理学研...

心理学研究方法

名词解释 研究设计 广义上讲研究设计包括研究计划的全部过程。狭义上讲研究设计专指确定和安排研究中的一些变量,选择合适的资料 书籍与分析方法的研究计划和过程。取样 具体来说就是从研究对象的全体中抽取一部分做为全体的代表进行研究。分层随机取样 是按照总体已有的某些特征,将总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然后在每...

心理学研究方法

名词解释。1.调查法 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各种方式 方法,对心理现象和行为表现等进行有目的 有计划 有系统地调查研究的方法。2.集中趋势 统计学中是指一组数据向某一中心值靠拢的程度,它反映一组数据中心点的位置所在。3.大样本范式 研究中一般认为样本量超过30人,被称为大样本。4.心理评估 心理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