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是对研究对象之间关系的命题所进行的有系统的、有控制的实际研究。
科学研究的3个特点:(1)系统的理论框架与目的。(2)控制的机制。(3)严密的分析。
科学研究的3个目的:(1)描述对象的状况。(2)解释对象的活动过程。(3)**对象将来的发展。
理论为一组相互联系的概念与命题,它通过对变量之间关系的系统、具体说明,来描述、解释和**各种现象。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4个作用:(1)增加心理学研究的知识。(2)开阔心理学研究的思路。(3)提高评价研究的能力。(4)加强心理学的应用。
大样本研究范式(费歇尔)以随机化程序选择大量被试,对他们进行较少量的心理学测试,从而检验与分析有关的心理特征与发展过程。
小样本研究范式(斯金纳)以随机化程序选择小量被试,对他们进行大量的心理学测试,从而检验与分析有关的心理特征与发展过程。
所谓定量研究,是指从数量化的思路出发,运用心理量表或其他手段,对心理特征及心理活动做定量测定,并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严格的统计分析。
所谓定性研究,则是采用书面的、言语的和观察的方式,取得有关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的描述性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出定性的分析。
定性方法的2种类型:(1)个案分析法。(2)文献综合法。
因果关系分析的水平,实际上涉及到研究所包含的控制程度。
控制”包含的3种含义:(1)指研究对于外部因素和实验情境的控制能力。(2)指研究对于自变量的控制程度。(3)研究设计过程中的控制成分。
心理学研究中因果关系分析的4个基本原则:(1)因果关系的可检验性。(2)因果关系的层次性。(3)因果关系的复杂性。(4)因果关系的动态特点。
假设是有关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关系的猜测性陈述。
相互作用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的4各方面:(1)个体的行为是他们与所处情景之间多方向的连续的交互作用的结果。(2)个体在这一交互作用过程中是有意识的和主动的。
(3)在交互作用的人的方面,认知和动机因素是行为的基本决定因素。(4)在交互作用的情景方面,情景对于个体所包含的心理学意义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经典的测量理论与方法,起源于本世纪初斯皮尔曼。
理论可以粗略地定义为一组解释某些现象的相互关联的陈述。
理论的2种功能:(1)理论起着组织数据的作用。(2)理论发挥着**功能。
心理学理论构建的4种类型:(1)归纳理论。(2)演绎理论。(3)机能理论。(4)模型。
心理学理论评价中的3个标准:(1)简洁性。(2)精确性。(3)可检验性。
因果模型的6个条件:(1)规范的理论陈述(2)因果关系的理论假设(3)明确的因果顺序和因果方向(4)自抑式函数方程。(5)明确的理论边界(6)模型的稳定性。
构建因果模型的4个基本步骤:(1)推出理论构思和初步模型。(2)变量的操作化和处理。(3)以实际数据支持函数方程。(4)实际数据与结构模型相拟合。
研究的4个类型:(1)自然观察。a,个案研究。
b,抽样调查。c,对个案研究和抽样调查的评价。(2)相关研究。
(3)实验和准实验。(4)发展研究。a,纵向研究。
b,横切面研究。c,趋势研究。
个案研究是对于单一案例或有限数目的事例所进行的全面、深入和详尽的考察和研究。
相关研究是根据与研究对象有关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对象特征和行为作出解释和**的研究。
发展研究室从心里活动或事件的研究过程研究它们的发展变化、影响事件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心理学研究包括6个步骤:(1)课题与变量的选择。(2)研究设计的确定。
(3)研究方法和程序的制定。(4)研究的实施。(5)研究结果的分析。
(6)研究结果的总结与报告。
判断研究课题优劣的3个标准:(1)所研究的问题应该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关系。(2)所研究的问题应该尽可能明确具体。(3)具有通过实际研究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自变量是另一变量变化的原因,因变量是自变量作用的结果,这两种变量一般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观察。中介变量是与有机体有关的不可观察的过程或状态,用以帮助解释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也常作为假设的构想,从可观察到的测定做出推论。
控制变量,这是指实验期间保持恒定的某些潜在的自变量。
当一个变量的系统变化可能改变其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时,这个变量就成为干涉变量。
变量的操作定义是有关构思的可观察指标的具体陈述。
在确定研究方法时,需考虑4个方面的方法:(1)研究被试的取样方法。(2)实验处理的方法。(3)收集数据的方法。(4)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
在作出结论的过程中 ,应注意4个问题:(1)单一研究的局限性。(2)作结论时的决策差误。(3)研究的结果与理论的发展。(4)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元分析是对已有结果的总体分析,也有人称“总分析”。
元分析的4个基本步骤:(1)对以往研究文献的检索。(2)对研究的分类与编码。(3)研究结果的测定。(4)分析与评价效果。
总体是指具有某些共同的、可观察特征的测量值的完整集合,它也可以是个体或者某种客体的总合。总体是研究者感兴趣的研究对象的总合。
所谓代表性,并不一定意味着样本是其总体的缩影,不要求样本具备总体的所有关特征,而是在统计意义上获得的。
所谓取样置换,是指取样过程中已取样的样本成分是否返回总体,继续参加取样。
样本空间,指所有的抽样可能性。
随机化是指研究中的客体、被试、实验处理或分数等的每一成分被抽选的概率均等。(是费歇尔提出来的)
取样过程的3个方面:(1)规定总体,对总体作出明确的定义。(2)选取样本,运用适当取样方法抽取样本。(3)统计推论,从样本的统计数据估算出总体的有关参数。
取样的6种方法:(1)简单随机取样法。(2)分层随机取样法。(3)系统取样法。(4)聚类取样法。(5)非随机取样。(6)方便取样法。
分层随机取样法是先把总体分成若干层次或子总体,然后独立、随机地从每一层次选取样本。
系统取样法是从总体中取一随机起点,从该起点开始选取每k项元素(个体或分数等),直至取满所需要的样本量。
聚类取样法即先把总体分成若干群类,然后在各群类内进行取样。
影响样本大小的3个因素:(1)研究的准确性。(2)研究的经费和成本。(3)总体的同质性。
研究的内部效度是指在研究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关系的明确程度。
影响内部效度的8个因素:(1)历史因素。(2)选择因素。
(3)成熟因素。(4)研究被试的更换和淘汰。(5)测量和测试手段。
(6)统计回归效应。(7)实验处理和程序。(8)多种研究条件和因素的交互作用。
研究的外部效度,是指实验和研究的结果能够一般化和普遍化到其他的总体、变量条件、时间和背景中去的程度,即研究结果和实验效果的普遍性或可应用性。
影响外部效度的8个因素:(1)总体效度。(2)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定义和测试方式。
(3)对测量的敏感化。(4)多重实验的干扰。(5)特异性效应。
(6)实验者效应。(7)研究与实际情景的相似性。(8)被试选择和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
统计结论效度是有关决定实验处理效应的数据分析程序的效度检验。
影响统计结论效度的6个因素:(1)统计功率低。(2)违犯统计检验的假设。
(3)测量信度低。(4)实验处理实施的可靠性。(5)研究背景中随机的无关因素。
(6)被试的随机异质性。
研究的构思效度涉及到研究方案和测量指标的理论构思及其操作化的问题,即理论构思及其转换的有效性。
影响构思效度的6种因素:(1)对于研究构思的解释。(2)单一操作的偏向。
(3)单一方向的偏向。(4)实验者期望和被试猜测。(5)构思水平之间的混淆。
(6)不同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
准实验设计的5种类型:(1)交叉滞后组相关设计。(2)回归间断点设计。(3)不等同对照组设计。(4)间歇时间序列设计。(5)重复处理设计。
实验室实验的3个特征:(1)实验者创设情景并操纵事件或变量。(2)通过控制手段确认变异源,包括实验操纵和统计控制两种方式。(3)实验室环境中能最有效地运用实验控制策略。
实验室实验的3种程序和策略:(1)有关实验程序的描述和说明,包括变量的操作和测定方式、实验目的说明、被试选择程序以及实验步骤,等等。(2)训练被试,通常条件下,被试并不熟悉实验环境,因此,需要对他们进行一定的训练。
(3)实验背景的设置,背景条件的设计、实验用品的配备、观察记录仪器的安装等都应考虑到使被试能够更大程度地介入实验活动。
被试间设计,这种设计比较安全、保守,在被试间设计中,两种或多种实验条件之间不可能通过被试相互“污染”。
被试内设计,每一位被试者在不同实验条件下与自己相比较,不需要分组,实验效率比较高。
小n设计的3种主要类型:(1)反转型设计。(2)扩展式反转设计。(3)多重基线设计。
潜特征测验理论起源于本世纪20年代中期瑟斯顿有关“心理年龄量表”的研究。
测量信度是指测量结果反应出系统变异的程度。
测量的效度是指从心理测量做出推论适合度。效度也是指测验与某种外部标准之间的关系程度 。
测量信度的4种类型:(1)重测信度。(2)等同信度。(3)折半信度。(4)内部一致信度。
效度的5种类型:(1)内容效度。(2)**效度。(3)同时效度。(4)构思效度。(5)聚合效度和辨别效度。
内容效度是指测验项目在多大程度上表示了所要测定的特征范畴。
构思效度是与一定测验的理论基础的有效性相关的。构思效度就是要检验测验是不是真正测量了我们所提出的理论构思(如能力)
影响测量信度的4个因素:(1)测量项目的数目。(2)测量的程序。(3)测量项目的质量。(4)测试人和受试者。
影响测量效度的4个因素:(1)测验的组成。(2)测量程序。(3)效标的特征。(4)样本与受试者特点。
心理测量水平的4种量表方式:(1)称名量表。(2)顺序量表。(3)等距量表。(4)等比量表。
影响心理测验的4个因素:(1)测验的形式和练习因素。(2)焦虑和动机。(3)主观倾向和反应定势。(4)测验实施中的因素。
访谈法按照提问和反应的结构方式不同可分为3种:(1)有结构式访谈。(2)半结构式访谈。(3)无结构式访谈。
问卷法2种:(1)有结构问卷。(2)无结构问卷。
问卷设计的7个步骤:(1)根据研究目的与假设,收集所需资料。(2)确定问卷形式,可以从研究者的时间、研究范围、对象、分析方法和解释方法等方面考虑。
(3)列出标题和各部分项目。(4)征求意见,修订项目。(5)试测,以30至50人为试测样本,求出信度、效度。
(6)进行项目分析,重新修订。(7)正式测试。
心理学研究方法
考试大纲。第一章导论。一 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与原则。一 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1 研究对象与研究者的特殊性。2 研究过程的特殊性。3 研究方法的特殊性。二 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 客观性原则。2 系统性原则。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4 教育性原则。5 伦理性原则。二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体系。一 心理学研...
心理学研究方法
名词解释 研究设计 广义上讲研究设计包括研究计划的全部过程。狭义上讲研究设计专指确定和安排研究中的一些变量,选择合适的资料 书籍与分析方法的研究计划和过程。取样 具体来说就是从研究对象的全体中抽取一部分做为全体的代表进行研究。分层随机取样 是按照总体已有的某些特征,将总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然后在每...
心理学研究方法
名词解释。1.调查法 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各种方式 方法,对心理现象和行为表现等进行有目的 有计划 有系统地调查研究的方法。2.集中趋势 统计学中是指一组数据向某一中心值靠拢的程度,它反映一组数据中心点的位置所在。3.大样本范式 研究中一般认为样本量超过30人,被称为大样本。4.心理评估 心理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