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心理学

发布 2022-10-16 07:01:28 阅读 1697

重难点辅导(一)(1—4章)

重难点提示(一)(1—4章)

第一章心理学及其应用。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认知与学习、动机与情绪、心理特性、社会心理与心理健康、心理发展与职业规划等。

2、心理学是一门边缘性学科,它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

3、心理学分为心理学基础理论领域和应用领域。基础领域主要包括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心理测量学等。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商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司法心理学、运动心理学邓。

4、心理学的流派有构造心理学、机能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5、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测验法、实验法和访谈法。

6、心理学的功能:认识内外世界;调控行为;**未来;改善和提升生活质量等。

第二章感觉与知觉。

1、感觉是大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2、感受性是指人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能力,可由感觉阈限来度量。感觉阈限指能够感受到的刺激系列。感觉阈限又分为两种,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3、感觉适应指在同一感受器中,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或一系列刺激的连续作用,导致对刺激感受性的变化。

4、心理学中一般根据刺激物的性质和它所作用的感官性质,将感觉区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视觉和听觉是人类的主要感觉通道。

5、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知觉和感觉有区别也有联系。

6、知觉有两个重要的心理特征:组织性和恒常性。

7、知觉的过程就是对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知觉的组织性包括知觉的整体性、选择性和理解性。

8、知觉条件发生一定的变化时,被知觉的对象仍然能够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叫做知觉的恒常性。知觉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方向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和颜色恒常性。

9、心理学中一般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等。知觉系统用错误的方式去体验刺激时产生错觉。

第三章意识与注意。

1、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高级水平的心理活动。一般把意识定义为一个人对内外刺激的觉知及其心理状态。

2、无意识是相对意识存在的,是个体不曾察觉到得心理活动和过程。

3、意识可以以不同的形态存在,例如梦、睡眠、催眠、白日梦等。

4、睡眠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其中第五个阶段,因受试者眼球在该阶段会快速跳动而叫做快速眼动睡眠,各个阶段的脑电波和外部表现都不同。

5、睡眠失常现象包括失眠、突发性睡眠症、睡眠窒息、日间嗜睡。

6、梦是快速眼动睡眠阶段产生的一种自发性心理活动。

7、催眠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类似睡眠而又是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个体的催眠感受性因人而异。

8、催眠的主要理论有意识分离观点和角色扮演观点。

9、注意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10、注意品质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良好的注意的品质对完成各种活动至关重要。

11、根据注意时是否有目的和意识努力程度,注意分为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

第四章记忆与学习。

1、记忆是对过去所学的经验的保留,是对过去所学的经验在需要时不必再加练习即可重现的心理过程。包括编码、存储、提取三个基本过程。

2、记忆的三个系统: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3、遗忘是时间的函数,记忆的保存量会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遗忘是一个“先快后慢”的过程。影响遗忘的因素有时间的长短、材料的性质与数量、学习的程度、记忆材料的位置及记忆者的态度。

4、有效地复习、pq4r法及记忆术等是增强记忆的好方法。

5、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由于反复地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6、学习理论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7、学习策略有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等。

重难点辅导(二)(5—8章)

重难点提示(二)(5—8章)

第五章思维。

1、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的特征,表象和概念是其构成成分。

2、思维是一个分析、综合、比较、抽闲、概括和具体化的过程。

3、思维的类型包括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4、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

5、问题解决的主要策略有算法策略和启发性策略,其中启发法包括手段目的分析法和逆向搜索法。

6、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有对问题的认知方式、定势、功能固着、迁移和知识经验。

7、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思维、远距离联想、原型启发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8、创造性思维经历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和验证期四个过程。

9、决策是指在不确定情境中进行问题解决时的思维,人们一般采取可用性策略和代表性策略来决定。

10、有两种常见的效应影响决策结果:框架效应和损失规避。

第六章情绪。

1、情绪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包含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和外在表现三个主要成分。

2、情绪的维度主要是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紧张度和强度等方面。情绪在维度上的变化具有两极性,即情绪的每个维度都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状态。

3、情绪具有适应功能、动机功能、调控功能和信号功能。

4、情绪表达大致可以分为言语表达和非言语表达两大类。非言语情绪表达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这些非言语情绪表达方式在人类交往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5、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类的情绪可以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基本情绪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先天的、不学而能的情绪,可以分为快乐、痛苦、悲伤、愤怒和恐惧等五种;复合情绪是在基本情绪的基础上,通过自我认知评价所产生的,主要有爱、焦虑、敌意和自我意识情绪。

6、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紧张度、持续性等指标,可将情绪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和英敏。

7、情绪理论是对情绪本质的**,比较经典的情绪理论有詹姆斯—兰格理论、坎农—巴德理论和沙赫特—辛格理论等。

8、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包括改变情绪的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和外在表现三个层面。格罗斯的情绪调节过程模型包括五个方面:选择情境、改造情境、调动注意、改变认知和调整反应。

在情绪发生的整个过程中,最常用和最有价值的策略是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

9、情绪调节对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够促进心理健康,不良的情绪调节会破坏身心健康。

第七章动机与行为。

1、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对个体行为具有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整功能。

2、动机的产生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个体内在的某种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外在环境则作为诱因引导个体趋向于特定的目标。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前四种合称为匮乏动机,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成长动机。

4、耶克斯—多德森法则指出,动机的强度需要有一个适宜的水平,动机水平太高或太低都不利于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务;当任务难度为一般程度时,适中的动机水平最好。

5、生理性动机是由个体生理需要所激发的动机,如饥渴动机、性动机、母性动机等。

6、成就动机是指对自认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或活动,个人愿意去做并力求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7、权力动机,就是对权力的欲求,是一种强烈地影响别人或支配别人的欲望。

8、亲和动机是指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的内在动机。

9、工作动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可以将影响工作的动机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叫保健因素,一类叫激励因素。

第八章能力差异。

能力是人类顺利实现和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条件,按照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按照倾向性可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按照功能可划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按照在活动中产生的结果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关系可划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1、 斯皮尔曼提出了二因素说,认为智力由贯穿于所有智力活动中的普通因素“g”和体现在某一特殊能力之中的特殊因素“s”所组成。

2、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有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活动。

3、 智力测验有许多,影响较大、应用较广的有: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瑞文推理测验。

4、 能力的个体差异主要体现在: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能力结构的差异;能力的性别差异。

5、 影响能力的因素有许多,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影响能力,个体自身的努力也对提高能力水平有一定作用。

第九章人格差异。

1、人格是个体在对人、对己、对事反应时所显示出的特有模式,这个模式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2、人格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3、人格由认知风格、气质、性格及自我调控系统构成。

4、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方式,主要有场独立型—场依存型,分析型—综合型,系列型—同时型加工等几种类型。

5、主要的人格理论包括:人格特质理论、人格类型说与人格维度说。

6、常用的人格测评有以下几种类型:测验法、投射法与情境测验。

7、影响人格形成的主要因素有:生物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因素、早期童年经验、学校教育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与自然物理因素等。

第十章社会认知。

1、自我或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对自己所有身心状况的认识。

2、自我结构可分为主我与客我、个人自我与社会自我、镜中自我、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

3、自我意识的发展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三个阶段。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延伸自我、创造自我是自我完善的四部曲。

4、第一印象具有认知的作用,会影响到以后的交往模式。首因效应会影响到第一印象的形成。可以通过自我美化和他人美化的策略来进行良好的印象管理,应用得当可以成功地提高个人魅力。

电大心理学

电大 心理学 期末复习重点提示。说明 终结性考试按重点掌握 掌握 了解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出题。其中重点掌握的内容约占80 掌握的内容约占15 了解的内容约占5 第一章心理学及其应用。一 重点掌握 1 心理学的定义 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是揭示心理活动的科学。2 心理学的性质 心理学是一门边缘性科学,...

电大心理学作业答案

一 名词解释 每题3分,共24分 1 记忆。答 记忆是对过去所学经验的保留,是对过去所学经验在需要时不必再加练习即可重现的心理过程。2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答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记忆与遗忘进行实验研究,检验了不同时间间隔内遗忘量的变化趋,提出了著名的 遗忘曲线 即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从遗忘曲线可以看...

电大医护心理学机考

1 一 选择题。1 世界上首创心理学实验室的学者是 冯特 中国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建立于 1917年 年提出医学模式转变的学者是 恩格尔 所谓医学模式是指 人对健康的基本观点和对策 由现在开始追访未来的研究是 前瞻研究 对同一个或同一组对象在指定的时间内进行追踪研究,称为 纵向研究 机能主义的创始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