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发布 2022-10-12 00:54:28 阅读 1255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测控导航。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读“四川省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针阔混交林 b.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荒漠。

2.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水分 b.热量 c.海拔 d.土壤。

解析 第1题,该山地位于四川省,为**带季风气候区,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山地基带带谱与所在纬度带谱一致,所以甲植被类型最有可能是常绿阔叶林。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山地东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为森林带;西坡为背风坡,降水较少,植被带为荒漠草原。

所以,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水分。

读“塔里木盆地局部图”,回答3~4题:

3.图中绿洲分布体现了自然带分布的( )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分异。

4.有关该地绿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绿洲不断向河流下游萎缩。

b.导致绿洲废弃的直接原因是过量引水灌溉。

c.绿洲水源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

d.绿洲的水源补给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

解析 第3题,图中区域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地处干旱地区,属于温带荒漠带,出现绿洲,说明此处的水源条件较好,反映了自然带分布的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第4题,绿洲遭到废弃,说明水源条件发生了变化,图中显示现代绿洲的面积明显扩大,说明现代绿洲开垦影响了该地水资源的分布,过度引水灌溉,导致了原有的河流下游的绿洲萎缩。

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5~6题:

5.这里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

a.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

b.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

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6.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

a.蒸发量增加b.降水量增多。

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d.地下径流增多。

解析 第5题,由题干及图可知,该地植被破坏导致的水土流失这一过程,是因为植被这一要素发生了变化,导致土壤等其他要素发生变化,故a正确;而图示中并没有其他区域,故b、d错误;也没有产生新的功能,故c错误。第6题,植被破坏会使植被涵养水源的功能减弱、水分下渗减弱,进而使该地区蒸发减弱,降水减少,地表径流变化增大,地下径流减少。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读图,回答7~8题:

7.图示黄河三角洲海岸线的变化主要受下列哪种物质运动的影响( )

a.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b.黄河上游引水灌溉。

c.云贵高原的植被破坏 d.青藏高原的融水减少。

8.下列可以减缓海岸线外延的措施是( )

a.利用水利工程调水调沙

b.黄河中上游生态建设。

c.华北平原盐碱地改良

d.黄河中游矿产资源开发。

解析 第7题,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使黄河输沙量增大,泥沙在河口区域沉积。第8题,黄河中上游的生态建设(减少植被破坏,植树种草)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减少,河口地区泥沙沉积量减少。

读“四个不同地点的气候资料图”,回答9~10题:

9.②地的典型植被是( )

a.**带常绿阔叶林 b.**带常绿硬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10.以下能体现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

a.从①地到③地 b.从②地到③地。

c.从①地到②地 d.从②地到④地。

解析 第9题,②地7月份高温少雨,1月份降水较多,气温也在0℃以上,应为地中海气候,典型植被为**带常绿硬叶林。第10题,据图判断,①地为温带季风气候,②地为地中海气候,③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④地为**带季风气候,从①地到③地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秋景秋色差异甚大。下图中“三纵一横”四条线路是《中国国家地理》编辑部策划的寻访秋天的路线。读图,回答11~12题:

11.沿线路ⅰ、ⅱ穿越甲区域时均能看到的景色是( )

a.**带常绿阔叶林 b.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c.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d.暖温带草原。

12.世界范围内我国的四季更替最鲜明,四季类型组合也特别丰富。4条线路中只经历了“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和“长夏无冬,秋去春来”两种四季类型的是( )

a.ⅰ线路 b.ⅱ线路 c.ⅲ线路 d.ⅳ线路。

解析 第11题,由图可知,甲区域位于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植被应是温带落叶阔叶林。第12题,“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应位于我国的温带地区,“长夏无冬,秋去春来”应位于我国的热带地区,图中ⅱ路线经过了这两种地区。

如图示意某山地顶峰周边的情况,阴影部分为终年积雪,甲、乙两地气温相同。读图,回答13~14题:

13.该山地南坡属于( )

a.阳坡和迎风坡 b.阴坡和背风坡。

c.阳坡和背风坡 d.阴坡和迎风坡。

14.实际调查发现,该山地北坡植被生长状况优于南坡,可能是由于北坡( )

a.降水丰富

b.蒸发量小,水分条件好。

c.热量充足

d.流水堆积,土层条件好。

解析 第13题,由于甲、乙两地气温相同,而乙地的海拔高于甲地,故判断乙地(南坡)位于向阳坡;据积雪的分布状况,南坡雪线较低,又是向阳坡,故判断南坡降水量丰富,应为迎风坡。第14题,北坡是阴坡和背风坡,降水和热量条件较差,故a、c错误。但北坡气温低,蒸发弱,土壤水分条件反而优于南坡。

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如图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15~16题:

15.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 )

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

b.溪谷的蒸发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

c.溪谷的台风降雨量;堆积物粒径大小。

d.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

16.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乙、戊。

解析 第15题,通过观测可知的有溪谷的坡度、溪流的水深和流速、堆积物粒径大小等。而溪谷的蒸发量及台风降雨量在台风过后的实习中无法得知。第16题,由等高线地形图可知,甲、丙两地位于溪谷(山谷),乙、丁、戊三地位于山脊。

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240m ②190m ③350m ④420m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18.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

m为山坡上的洼地 ②m为山坡上的小丘 ③n为山坡上的洼地 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 第17题,此处陡崖有三条等高线重合,且等高距为100米,根据陡崖相对高度(n-1)d≤δh<(n+1)d,可知陡崖相对高度介于200米至400米之间。第18题,两等高线之间的闭合等高线判读原则是“大于大的,小于小的”,故m处为洼地,n处为小丘。

肯尼亚山位于东非高原,是距离赤道最近的雪山。如图是肯尼亚山植被垂直分带剖面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山地降水量最大值出现的海拔大约是( )

a.5 000米 b.3 600 米

c.2 200 米 d.50米。

20.甲处所属的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

b.**带常绿阔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

d.热带荒漠带。

解析 第19题,在降水量峰值处作垂线交于肯尼亚山东南坡某一点,该点即山地降水量最大值位置,然后对照海拔纵坐标得出该点海拔。第20题,肯尼亚山位于东非高原,其基带和东非高原水平自然带一致,为热带草原带。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读“非洲气候分布图”及“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非洲气候分布图。

材料二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

1)简述非洲自然带的分布特点。(4分)

2)a、b两地纬度相差很大,但属于同一自然带,分析其原因。(6分)

3)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完整,其森林带和草原带南坡高于北坡,而雪线高度却是南坡低于北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6分)解析:第(1)题,从非洲气候分布图中可以明显看出气候呈对称性分布,则自然带也必然呈对称分布。第(2)题,a地受大气环流影响形成热带雨林带;b地热带雨林的形成是“地形雨+洋流”作用的结果。

第(3)题,注意本题实际上是三个问题:自然带完整、森林带和草原带南北坡高度差异、雪线高度南北坡差异等三个现象的原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非洲自然带以热带雨林带为对称轴,呈南北对称分布。(4分)

2)a、b两地同属于热带雨林带。原因:a地受赤道低气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b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6分)

3)乞力马扎罗山所处的纬度低(赤道附近);海拔高;相对高度大,因此垂直自然带分布复杂完整。由于乞力马扎罗山南坡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水分条件要优于北坡,因此乞力马扎罗山的森林带和草原带分布的海拔上限南坡高于北坡;降水量和气温是影响雪线的主要因素,南坡位于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雪线高度低于北坡。(6分)

22.下图是我国云贵高原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图中陡崖m处崖顶的海拔范围是。

陡崖m的相对高度范围是4分)

2)山顶b处的气温比村落p处的气温约低 。a、b两山的相对高差约是 。(4分)

3)为保护环境,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图中甲、乙两处相比,优先退耕还林的是处,原因是什么?(4分)

4)图中甲处一直是p村落的传统耕作区,梯田种植水稻是其农业生产特色,试分析该处修建梯田的条件(从地形、气候方面考虑)。(6分)

第三单元声音测试题

一 填空题。1 声音是由物体 而产生的。声音能在中传播。2 很多物体的 或 发生变化时,它所发出的声音也会发生变化。3 在拨动钢尺或塑料尺的实验中,我们已经知道了 与 的关系。4 正在游泳的人引起水的 而发声,这时主要是因为 能传播声音。5 把玻璃罩里的空气抽尽时,里面便成了 由于缺少声音传播所需要...

第三单元反馈测试题

第十一册第三单元反馈测试卷。姓名等级。一 填空题 1 500千克相当于1吨的2 的是16 3 一袋水泥,用去,还剩 一袋水泥重2吨,用去,还剩 吨 5 36千米增加后是千米,63克减少后是 克 6 米比12米长 12米比 米少 7 某数的比它的多90,这个数是 8 一项工程,5天完成,完成这项工程要...

第三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分数 一 在方格里写 二 口算。三 填空。添上1是 4去掉1是 的前面是 后面是 3 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4 读作。3 1 读作。2 5 读作。8 什么也没有用 表示。9 尺子最左端的0表示 1 把上图中右边的5只动物圈起来。2 在从左数第5只动物的上面画一个 12 1 4 5中,加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