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 信息技术基础 课程纲要

发布 2022-10-07 18:45:28 阅读 8312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授课时间:23课时。

设计:于芳。

授课对象:2011级高一(1)——8)班。

模块总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本模块的教学要强调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信息素养的提升;要面向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培养信息素养。

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

第一章。绪言。

1.内容标准。

1)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2.教学安排。

课时1:始业教育:信息技术课的意义,高中信息技术的结构以及要求,第一节信息的特征。

课时2:计算机教室排座位,第二节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第二章。信息的获取。

1.内容标准。

1)知道信息**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2)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3)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2.教学安排。

课时1:第一节信息需求的确定。课时2:第二节信息**的确定,第三节获取信息的方法简述。

课时3:第三节网络信息的获取方法。课时4:第四节信息价值的判断以及完善活动。

第三章。信息加工与表达。

1.内容标准。

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2)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

3)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4)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其基本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

2.教学安排。

课时1:信息的加工的需求确定。文本信息加工的概述。

课时2:文本信息的加工——文字、段落、页面的设置。

课时3:文本信息的加工——**、艺术字、自选图形的设置。

课时4、课时5:综合练习活动。

课时6:数据信息的加工——制作**。

课时7:数据信息的加工——美化**。

课时8:数据信息的加工——计算数据。

课时9:综合练习活动。

课时10:**的相关知识。

课时11、课时12:**的简单处理介绍与体验。

课时13:声音的相关知识。

课时14,课时15:声音的简单处理介绍与体验。

课时16:编程解决问题和智能信息处理的方法。

课时17:模块检测。

第四章。信息资源管理。

1.内容标准。

1)通过实际操作或实地考察,了解当前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与方法,描述各种方法的特点,分析其合理性。(2)通过使用常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感受利用数据库存储、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方面的优势。(3)通过对简单数据库的解剖分析,了解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第五章。信息技术与社会。

1.内容标准。

1)**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2)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3)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

(4)在使用因特网的过程中,认识网络使用规范和有关伦理道德的基本内涵;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5)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学会病毒防范、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养成安全的信息活动习惯。(6)了解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实施建议。一、课程资源。

1、教材:结合新课标,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增减和调速。由于本学期高一信息技术课一星期只有一节,所以后面两章没有时间学习。

2、练习:我们采用课本后的活动练习以及往届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

3、计算机教室:设备条件比较落后,开发实用教具,以提高研究性教学的效率。

4、开放网络供大家广泛学习。

二、实施手段。

1、学案:编制学案,基于课程标准组织教学。通过学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实践中学习。

2、实施注意事项。

1)重视结合学生经验,突出实践性。

2)技术活动与认知活动相互支持,积累操作经验、**科技奥秘。

3)自主**与合作交流有机结合,培养交流能力、形成良好信息意识。

4)活动要兼顾趣味性和挑战性,提高信息加工深度,促进高水平思维。

5)创设多样化、分层次的学习机会,鼓励个性发展和技术创新。

三、教/学方法。

1、问题驱动教学,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问题链,学生生成、**、交流的问题。因课时限制,该叫法用于主干知识的课堂教室。

2、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的同伴互助合作方式完成小课题的**、调查、活动、实验等。课堂外成立学习互助小组,培植合作的意识,习得合作的方法和技能/。

3、做中学:让学生根据以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去实践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学到知识。

四、教学反馈。

1、课堂反馈:主要是通过观察/提问/操作/作业来实现。

2、课后反馈:主要是通过聊天,问卷调查来实现。

评价。一、学分认定的评价指标和成绩**。

1、期末成绩=平时成绩×40%+考试成绩×60%平时成绩包括;考勤,纪律和作业。

2、期末成绩达到60分能得到学分。不满60分的不能得到学分。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信息与信息技术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信息与信息技术。第1章计算机网络基础。总累计第1课时。课课题题。第1节。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课课题型。综合课。教学目的。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及其系统构成 2 懂得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应用 3 掌握internet的基础知识。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系统构成 2 网络地址及域名形式。教学难点...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必修 重要考点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必修 重要考点。注 以下所有考点,要求理解 背诵。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一 信息。人类生活离不开信息。中国古代信息传播方式有 信鸽传书 烽火告急 结绳记事等。二 信息定义的不同观点 1 香农 认为信息是 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指的是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2 维纳 提出 信息就是信...

高中信息技术试题

理科试题。如果文件存储在一个名为的服务器上,那么 该文件使用的urlartsp 1 能把不同局域网互相连接成为互联网网络的连接设备是a路由器b集线器c交换机d中继器2 下列不属地网络传输介质的是a同轴电缆b网卡c双胶线d光缆3 网卡与交换机之间的双胶线长度一般最大为a50米b5米c500米d1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