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复习提纲

发布 2022-09-25 12:21:28 阅读 3265

(2)陆地中生活的动物所要的基本条件是:

足够的食物、水分、隐蔽地。

3)兔:体表:被毛(保温)

呼吸:用肺呼吸,循环:心脏四腔,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体温恒定,消化:牙齿分门齿和臼齿,盲肠发达,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

神经:神经系统发达调节体温,体温恒定。

生殖: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

运动:跳跃(后退比前腿发达)

4、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的区别:

1)恒温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使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 恒温意义:减少对外界环境依赖性,扩大生活和分布范围。

2)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动物是变温动物,如蛇、昆虫等。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

1、鸟类。适于空中飞翔生活的结构特征。

1)外型:流线型或梭型结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

2)运动:有翅(翼):羽毛、翅膀展开利于飞行。

胸肌发达,骨轻,长骨中空,有利减轻体重。

3)消化:角质喙,无牙齿,食量大、消化快、直肠短,排便快,没有膀胱,不贮存粪便,减轻体重。

4)呼吸:用肺呼吸,气囊辅助肺的呼吸,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进行双重呼吸。

5)循环:心脏4腔,输送氧的能力增强,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体温高恒定,42度左右。

2、昆虫。1)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超过100万种,也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

2)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3对足,2对翅,都生在胸部。

3)蜘蛛、蜈蚣、虾、蟹等都不是昆虫,但它们都是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特点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4)昆虫的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5)昆虫的外骨骼不会随身体生长,因此会发生蜕皮。

3、两栖动物: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发育成为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辅助呼吸。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与行为。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1)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或骨骼肌)组成。

2)骨胳肌结构: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肌腱,骨胳肌特性: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活动的。

3)运动的产生过程: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会牵动骨头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4)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下共同完成运动。

5)关节的结构图:如右图

6)骨、关节、骨骼肌的协作。

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双手自然下垂同时处于舒张状态,双手有重物同时处于收缩状态)

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动物的行为分类:

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

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母鸡孵蛋、小鸟喂鱼、幼袋鼠**、鸟的迁徙。

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喝牛奶。

3、动物学习行为意义: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第三节动物的社会行为。(p37)

1、 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的行为。如白蚁群体、狒狒群体。

2、 社会行为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②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③有的还形成等级。

3、 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

蜜蜂跳舞—动作黑长尾猴—声音蚂蚁—气味蝶蛾类昆虫—性外激素(气味)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

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

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 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③帮助植物传粉、播种。

2、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的现象。

3、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任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各种生物与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4、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如用瓢虫杀灭、控制棉蚜数量。主要方法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

第二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动物可供人类食用、药用、观赏用等,与生物反应器和仿生关系密切。

2、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个生物或生物的某个器官即生物反应器。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

它可节省费用,简化程序和减少污染。

3、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的方法。

各种动物的特征:

1)腔肠动物:有口无**(如海葵、海蛰、珊瑚虫)

2)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如乌贼、章鱼、扇贝、蛾螺等)

3)甲壳动物:有坚硬外壳(水蚤、虾、蟹)

4)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

5)昆虫:身体可分为头(触角),胸(足3对,翅2对),腹(气管)

6)节肢动物门:身体有许多体节,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

7)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呼吸。**发育,**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

8)鸟纲: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骨中空,内充气体,心脏4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

9)哺乳动物门:体表被毛、牙齿有门、犬、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有4个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

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复习提纲

1.1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1 腔肠动物有 海葵 海蜇 珊瑚虫 水母 水螅 2 水螅生活在淡水中,长约1厘米,有口,口周围伸展着5 12条触手 探寻和捕获猎物 3 辐射对称的身体结构便于它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 进行防御。4 水螅体壁有外胚层 有刺细胞 和内胚层 有消化...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复习提纲

精品文档。1 目前已知的动物约有150万种。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柱可以将它们分为两大类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2 鱼能在水中生活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是靠游泳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二是能在水中呼吸。3 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丝多且细,呈鲜红色,内有大量的毛细血管。水从鱼的口流入,经过鳃丝,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流...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复习提纲

腔肠动物。特征 结构简单 身体呈辐射状对称 体表有刺细胞 有口无 大多生活在海洋中 水母 海葵 少数生活在淡水中 水螅 水螅结构 内 外胚层共2层细胞,中间填充着胶状物 消化腔与口相通 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 与人关系 海蜇经过加工后可试用 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可形成珊瑚礁 可加固海岸 形成岛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