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工商职业学院。
课程标准。应用文写作》
适用专业: 全院所有专业
编制单位: 语政教研室
2023年3月。
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应用文写作
课程类型:公共课。
学时学分:30学时(2学分)
开设学期:大一第二学期。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应用文写作》是我院面对大一新生开设的一门基础公共课程。通过本课各种常用应用文体知识的学习与实战训练,使学生获得较强的应用写作能力,以适应从事实际工作的需要,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本课程知识的应用性较强,要求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基本理论来指导工作和生活,为学生学习其它有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本课程让学生从整体上对应用写作应遵循的原则、方法、规律形成基本认识,使学生具备从事应用文书写作的基本技能。主要体现以下理念:
1、从社会需求和职业岗位出发,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以任务项目为载体,从能力训练入手,进行模块式教学。
2、课程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主动学习,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一系列任务的训练,完成“**+全真”的写作,使学生在任务训练中提高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
3、从写作中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养,构筑和完善高职学生的应用类文体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进一步体现写作与职业、实践结合的设计理念。
三)设计思路。
1.教学改革基本思路。
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突破传统应用文体分类标准,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课程内容的选择结合市场需求和职业岗位的特点,以学生在基层和社区等单位的就业为导向,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进行“项目设计”。“项目设计”既突显“项目”的优势,又充分满足学生对各类文种学习的需求,可以极大的便利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实际学习中更好地掌握各类实用型文书的写法,以通过写作实践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和熟练的写作技巧。
2. 课程设置知识要求。
掌握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文章的结构、主题、材料、思路与语言等基本常识。
3.课程设置的能力要求。
熟悉并正确书写学习与工作之中常用的应用文,掌握它们的使用范围、文章结构及内容等知识;能指出并修改常见应用文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4.课程结构。
5. 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计30学时,2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5学时,实践教学15学时,教学安排在第二学期。
6.教学方式描述。
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和课程特点以及有关学情,选择适合于本课程的最优化教学法。综合考虑教学效果和教学可操作性等因素,本课程选用案例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案例教学法能实现教学相长,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生动具体,简单易学。
7.考试与评价方式(或方案)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实现以下目标:掌握“必需”的应用写作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熟练写出符合国家政策法令、观点正确、内容充实、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表达清晰、语言得体、标点正确的各类常用应用文书;能准确的阅读、评鉴一篇应用文书,能对具体的应用文书就观点、材料、结构、格式、语言等方面加以分析评鉴。 (二)具体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1)具备从事与应用文书写作相关岗位工作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联系实际完成工作情境方案的制定并进行实施;
3)能独立处理日常事务,撰写相关文书;
4)具备与客户、同事、领导交流与沟通的能力,能圆满回答交流对象提出的问题;
5)具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具备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
2、方法能力目标。
1)能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巧;
2)能有效利用不同**查找所需材料和信息;
3)能够根据具体任务,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解决实际问题;
4)具有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和主动、热情、耐心的服务意识。
3、社会能力目标。
1)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职业沟通和协调能力;
2)具有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能够组织或参与团队开展的实践活动;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诚信品格和社会责任感;
4)根据终生学习的目标,具有独立开展社会调查和研究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四、教学建议。
一)教学组织建议。
1、尽可能地照按工作任务模式设计教学项目,对学生进行项目教学与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就业创业意识。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中,都要注重实践教学,其中写作实践所占的学时比例为50%。
2、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同时,应尽量使用多**教学设备,配备优质的教学课件与**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应以学习者为主体设计教学,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吸引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与成就感。。
4、转变单一考试或考查评价模式,采用过程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课堂提问、实践操作、模块考查等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同时也应强调课程结束后综合评价,注重考核学生的职业素养及实际写作能力。
二)教材选用建议。
现阶段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为我院自行编订的教材,内容设定基本符合我院学生实际。为了扩大学生视野,推荐以下教材,以供参考:
应用文写作》 郝立新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23年1月。
应用文写作新教程》 陆亚萍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23年7月。
三)教学条件要求。
及时更新教室电脑软件,让课件能在教室流畅展示。
五、编制依据。
该课程标准是以依据《2017级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而编制的。
课程标准编制单位:基础部语政教研室。
执笔人:于思见教研室审核人:梁伟贤
专业负责人:程玉红二级学院审核人:王香平。
《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
应用文写作 课程标准。一 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一 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为高等职业教育经济 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技能课,是学生毕业后工作的基本技能之一。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应用写作的基本技能,并具备高级应用型人才所需要的写作能力及文章分析与处理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学生学好...
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
1 课程性质。应用文写作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应用文写作的理论学习 研究和写作训练,掌握应用文书写作的基本理论和一般规律,养成良好的应用写作的思维,写出规范的应用文书,提高写作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本课程以 大学语文 市场...
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
关于普通高中生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初步研究与探索。文 赵月香刘玉强。在普通高中从事语文教学多年,笔者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和感受,那就是学生的写作基本功普遍较差。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从最简单的应用文写作等基础写作抓起,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开设以应用文写作为代表的基础写作课程,进行扎实稳步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