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

发布 2022-09-23 23:33:28 阅读 6784

第一章第二节货币的职能——现象分析。

一)价值尺度。

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尺度,执行价值尺度职能。这是货币的第一职能,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或叫本质职能。

货币之所以能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就是商品,也有价值。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不需要有现实的货币, “只是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

**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

二)流通手段。

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货币发挥交易媒介作用时,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它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是价值尺度职能的必然发展。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是真实的货币或现实的货币。

由于货币所有者关心的是货币的购买力,这就产生了以价值符号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的可能性:足值的金属铸币逐渐被不足值的金属铸币所代替,最终价值符号又代替了不足值的金属铸币。

1、货币流通规律:社会的商品流通客观需要一定数量的货币,马克思把这个因果关系称之为货币流通规律。其基本模型为:

m = p·q/v(m表示一定时期的商品流通所需的流通手段总量;p表示社会商品**的平均水平;q表示社会商品总量,v表示一定时期的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

其文字表述为:一定时期的商品流通所需的货币流通总量与社会商品总量、商品平均**水平成正比,与该时期的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成反比。

三)贮藏手段。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时,货币就会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货币作为贮藏手段,最初是由商品生产者保存自己剩余生产品的形式表现出来。生产者把自己的剩余产品换成货币,停止购买;一旦需要,可以马上购买自己所需的商品,这比保存实物方便多了。

四)支付手段。

当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起到延期支付的作用,即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此时,等价的商品与货币,不再同时出现在交换的两极,买者先取得商品,然后当约定日期到来时,货币才作为偿还债务的手段才进入流通领域,这时商品早已退出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货币作为交换价值的绝对形式独立地结束整个交换过程。

五)世界货币。

货币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执行世界货币职能。作为世界货币,货币以***原始条块的形态出现的,并按实际重量、成色计价结算。

第一章第三节。

二、货币的定义或规定性。

货币可以从现象和本质两个角度来分析。

一)马克思的货币定义。

.本质定义:货币是一个能够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第一,货币是一种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第二,货币具有以自身的使用价值形态表现商品价值的能力,即一般等价物;第三,交换领域之所以接受货币,首先因为货币是一种商品。

.职能定义(现象定义):货币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

这一定义非常重要,这是因为,现实世界的各国主币都是纸币,从造币材料的角度看,货币不是一种商品。显然纠结在本质规定性上很难得出一个同一的结论,因此使用货币的职能定义尤为重要。

二)现实存量定义。

大量信用工具中的相当部分具有货币的某些功能,人们又把这些具有某些货币功能的信用工具列为货币,于是,货币的概念又被延伸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近似货币或准货币。

现在各国衡量货币和准货币的标准,公认为是流动性。

第二章第一节货币制度构成的要素。

一)货币制度的内涵。

货币制度:是一国、一个区域组织或国际组织以法律形式规定的相应范围内货币的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货币制度包括如下内容:货币单位的规定;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的种类及其比例;货币法偿能力的规定;货币准备制度等。

货币制度由于范围不同,形成不同适应范围的货币制度。如在一国范围内,形成国家货币制度;如在国际范围内,形成国际货币制度,比如布雷顿森林体系;也有区域性的货币制度,如欧洲货币体系。我们本书中主要讨论国家货币制度。

国家货币制度:一国货币主权的一种体现,由本国**或司法机构独立制度实施,其有效范围一般仅限于国内。国家货币制度始于国家统一铸造货币之后,自国家货币制度产生以来,各国**在不同时期都曾用不同的法律形式对货币制度加以规范。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1、规定货币单位

2、确定货币材。

3、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结构。

4、对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的规定。

5、货币铸造与货币发行的规定。

6、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规定。

第二章第二节

一、金属货币制度——本位制度。

货币本位”,是指一国一旦选定了某种货币单位,就将其货币单位用法律规定与某一特定金属商品保持固定关系,作为衡量该商品价值的标准,进而建立起一国的商品**体系。标准的金属货币制度就是货币本位制度。

在货币近代史上,按照各国本位币所采用的金属类别,存在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和金本位制三种类型。

一)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是较早的金属货币制度。在此制度下,一国的基本货币单位与一定成色、重量的**维持固定关系,以**为主币币材,银币为无限法偿货币,具有强制流通的能力;主币的名义价值与所含的一定成色、重量的**相等,银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银行券可以自由兑现银币活等量**;**和银币可以自由输入和输出。

仅就基本货币单位兑换**的办法而言,银本位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银币本位制;(2)银块本位制;(3)银汇兑本位制。

银本位制盛行于16世纪,由于**在历史上的地位远不如**重要,其被接受的程度也与**相差甚远,到19世纪末期,大部分国家都放弃了银本位制。我国用**作为货币的时间很长,唐宋时期的**已经普遍流通,清宣统二年(2024年)4月清**颁布了《币值则例》,宣布实行银本位制,实际是银圆和银两并行,2024年11月国民党**实行法币改革,在我国废止了银本位制。

二)金银复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是金、银两种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实行金银复本位制的国家中,一国的基本货币单位与一定成色及重量的**和**两种金属维持固定关系。在这种制度下,金、银都可以自由铸造为金币和银币,二者都有无限法偿能力。

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货币本身有排他性、独占性,而法律却规定金银均为本位币,因此,复本位制的最大缺点是采用此制的国家的金银铸币之间的铸造比率必须与其作为金属的价值的比率经常一致。但这两种金属的**虽金银市场比价的不断变化而变动,很容易引起**混乱,出现“格雷欣法则”下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三)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或称金单本位制,是指一国的基本货币单位与一定成色及重量的**维持固定关系。按基本货币单位兑现**的情况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1. 典型的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

1)条件:货币单位与**发生关系,铸造金币②大中可以无限制地提出请求用**铸造金币。

**可以自由输出入④一切法偿货币或金币的价值符号均可以其面值兑换成金币。

上述四个条件是金币本位制运行的基础,其落脚点在与稳定货币价值。

2.金块本位制(生金本位制)

1)主要特征:

**并不参加货币流通,流通的是可以兑换**块的银行券,并规定其含金量。

货币当局按固定**收购**,作为储备,金价无**的可能性;

货币当局虽然也对人民****,但仅限于某一最少数量以上。

3.金汇兑本位制(虚金本位制)

1)定义:是指有些国家虽欲采取金币或金块本位制,但苦于缺乏足够的**,该国便将本国的货币单位与**固定联系,但不直接兑换**,而是可以直接兑换成某种可以兑换**的外国货币,然后以该国货币再兑换该国**,这种制度叫做金汇兑本位制。

第三章第二节信用形式(商业、银行、国家)

一)商业信用。

是指企业之间提供的、以商品资本为对象的信用。商业信用具有以下特点:

1、商业信用的客体是商品资本。

2、商业信用的主体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

3、商业信用的运动和经济周期的波动基本一致。

优点:通过厂商之间提供商业信用,卖方把商品赊销给买方实现销售,买方用延期付款或分期付款的方法取得商品,可使整个社会的再生产能正常进行,提高商品流通速度,从而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缺陷:1、商业信用具有规模局限性。2、商业信用具有方向局限性。

3、商品信用具有对象局限性。4、商业信用具有期限局限性。

二)银行信用。

广义的银行信用是指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向社会和个人提供的信用,狭义的银行信用是指银行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高层次的信用形式。

为什么银行信用能成为最主要的信用形式呢?(即银行信用的特点)

1、银行信用的债权人是金融机构,债务人是企业、**、个人和其他机构。同时,银行在筹集资金时又作为债务人承担经济责任。这种特有的双重身为银行信用发挥作用提供了便利条件。

2、银行信用具有动员、分配资金的广泛性。银行信用所提供的借贷资金是从产业循环中独立出来的货币,它可以聚集小额的可贷资金满足大额资金借贷的需求;同时可把短期的借贷资金转换成长期的借贷资本,满足对较长时期的货币需求,不再受资金流转方向的约束,从而在规模、范围、期限和资金使用方向上都大大优越于商业信用。

3、银行信用具有综合性。银行是国民经济的综合部门,它可以提供广泛服务,特别是现代转账结算制度的发展,使银行成为国民经济中资金周转的总枢纽。它通过信贷活动,反映出国民经济的情况,并通过多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反映、监督和管理。

4、银行信用具有创造信用流通工具的功能。整个银行系统可以通过吸收存款,利用派生存款的机制,进行存款派生。这一点是其他信用形式所无法比拟的。

正式由于这一功能,银行系统可以根据整个国民经济的客观需要,有伸缩性地**资金。

三)国家信用。

是指以国家**为主体的借贷行为,它包括国家以债务人的身份取得信用和以债权人的身份提供信用两个方面。在现代社会中,国家信用主要是指国家的负债。特点:

1、国家是以债务人的身份取得信用,如果是对内负债,则债权人包括国内居民、企业和团体;如果是对外负债,则债权人包括国外居民、企业、团体、**和国际金融机构。

2、国家对内负债的形式主要有:发行**债券和向**银行借款。**债券根据期限的长短可分为国库券、国债和公债三种,国库券的期限通常在1年以内,国债的期限为1~10年,公债的期限为10年以上。

国家对外负债的形式主要有:发行国际债券和**借款。发行国际债券包括委托国际金融机构发行和直接发行两种;**借款包括向外国**借款、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国外银行借款等方式。

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单项选择题。1 货币的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2 货币在流通中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时执行着 流通手段的职能3 银行在货币发行时以某种金属或某几种形式的资产作为发行货币的准备,称为 货币发行准备金制度4 信用的基本特征是 偿还性。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息扔作为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其利率...

货币银行学

1银行家告诉你,如果你投资1,000元在她的银行,那么有一天你会变成百万富翁,你会相信吗?为什么?相信,因为只要利息足够高,时间足够长就可以了。2 从经济上来讲,购买汽车好一些还是租车好一些?说说你的理由。如果汽车是一次性付清款项的话那么租车好。假设租车的年限和购买汽车能够使用的年限相同,因为已经签...

货币银行学

美国利率分析。国贸104尚俊婷王路丹赵雨霏肖圆圆姚悦。美国利率分析。2007年夏以来,美联储为了应对危机采取了包括降息在内的多项果断的措施。针对危机的扩散和经济的低迷,从2007年9月开始到2008年12月底为止,美联储连续9次降息,将联邦 目标利率从5.25 下调至0.25 共下调500个基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