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心得2019 福州

发布 2022-09-22 00:27:28 阅读 2108

培训心得。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公司总校徐庆霞。

为期十四天的国培在福建师范大学顺利结束了,在这十四天的学习中,承蒙福建师大老师在教学上的精心设计和在生活上的无微关怀,我们收获了平时在教学中所不能学到的生物学知识和生物实验技能,也收获了来自甘肃不同地区的朋友的友情,可以说是知识友情双丰收!在此将十四天的学习心得用只言片语表露如下:

十四天的学习印象深刻的是学到了刘恩山老师的《核心概念在生物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具体内容包括: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事物的内在规律或结构),明确了。

一:概念的反映、对象和性(反映: 概念是一种主观的形式,但有客观的内容。

对象:客观的事物、现象;人的感觉、表象、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等。属性:

性质和关系。(1)特有属性:该对象所具有而其他对象不具有的属性。

借助特有属性,可以把一对象和其他对象区别开来。特有属性反映为初级概念,此时把握的还是对象的偶然性质。(2)本质属性:

是特有属性中根本性的、基础性的,决定其他特有属性的那些特有属性。本质属性反映为深刻的概念即科学概念,它把握的是对象的必然性质,可见,对象的特有属性是多种多样的,本质属性也是多方面的。)

二:概念的逻辑特征。

1 概念的内涵(质):概念的内涵又叫做概念的含义或内容,它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例如:

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的过程。 这些特有属性反映在“有氧呼吸”这一概念中就构成了“有氧呼吸”的内涵,可见,一个对象的特有属性比较多的,相应地,反映这个对象的概念其内涵也是比较多的。

三:概念教学。

一)明确概念的方法: 概括、限制、定义等。

1 概念的概括和限制,由种概念过渡到属概念的逻辑方法。概念的限制是指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以缩小概念的外延,由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的逻辑方法。

二) 改进概念的教学。

生物学概念和理论,是中学生物学科知识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构成生物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单位,因此,中学生物学教学应重视概念教学,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逻辑方法,进行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和科学原理,掌握各种概念,理解概念间联系,以实现正确掌握运用生物学知识,具体处理注意以下教学原则:贯彻从已知到未知的原则,讲清概念。②通过实验或演示实验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概念、例如:

“渗透作用”概念教学,通过“物理渗透装置”的介绍,从中说明漏斗液面上升的根本原因在于水分子发生了跨膜扩散,进而使学生明确渗透作用的概念。③ 指导学生在正确运用概念的过程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总之,知道了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科知识网络中的重要成分,教学中常出现的科学性错误,往往出在基本概念没有正确的理解和掌握。一节课中新出现的基本概念,我们教师一定要注意分析并讲清基本概念,在概念教学时,应以概念的程序性知识为教学的内**索组织教材,以概念教学的原则为指导,有序的进行教学,实现教学目标。

第二个印象深刻的是陕西师范大学张迎春老师的《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目标设计》,以前在备课时对目标设计真的是很随意,学过后才知道目标教学中的语言有那么多的讲究,例如:

教学目标设计的四个:行为主体(描述教学目标应指明特定的学习对象)行为动词(表明学生应达到的学习水平)行为条件(要说明行为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环境、设备、时间、信息或相关因素),行为标准(表明行为合格的最低要求),这四要素的具体表述如下:1.

行为主体。表述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如“使学生……”让学生……”提高学生……”及“培养学生……”等描述,需要改变为“能认出……”能解释……”能设计……”能写出……”对……作出评价”或“根据……对……进行分析”等描述,要清楚地表明达成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2.行为动词。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具体目标应采用可观察、可操作、可检验的行为动词来描述。

而传统应用的“了解”“掌握” 等几个笼统、含糊的,难以观察到的,仅表示内部心理过程的动词,往往难以测量,无法检验。而“认出”“说出”“描述”“解释”“说明”“分析” 等词则是意义明确、易于观察、便于检验的行为动词。

3.行为条件。需要表明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或什么范围内完成指定的学习活动,如“用所给的材料**……”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的讨论,制定……”通过自行设计小实验,体验……”等。

4. 行为标准。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表现水准,用以测量学生学习的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如“能准确无误地说出……”详细地写出……”客观正确地评价……”等表述中的状语部分,便是限定了目标水平的表现程度,以便检测。

这些实例对今后自己在教学中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有很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第三个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余文森教授的《能力导向的课堂有效教学》,这是我当老师以来听过的教授级人物讲课最实在也最敢说实话的一个教授的教学,对我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触动,他的讲座教会了我们高高在上的课堂老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去考虑,要去理解学生,他的课中有一些理念是值得我们老师反复学习和借鉴的,例如:三大核心能力的特性:我们从学习过程(认知加工)的角度,把能力分为阅读能力(输入)、思考能力(加工)、表达能力(输出)三种。

这三种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核心能力。阅读、思考、表达能力指的是学生学习的一般能力,是所有学科学习的通用能力。它们与学科特殊能力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工具与内容的关系。

学习力=阅读力+思考力+表达力。

1、 书本知识主要靠自己阅读获得,而不是主要靠听教师讲解获得(阅读能力)。

2、 知识不只是记忆、掌握的对象,而更是思考、质疑的对象(思考能力)。

3、知识不只是理解、掌握的对象,而更是交流、分享的对象(表达能力)。

学习能力与学科能力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正如赞科夫所阐述的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两者的关系:“一般发展指的是这样一些个性属性的形成和质变,这些个性属性是学生顺利地掌握任何一门学科的教材的基础,而在从学校毕业以后,又是在人类活动的任何一种领域里从事创造性劳动的基础。

”按照能力对象(指向)分,可以把能力分为工具性能力和内容性能力,工具性能力意味着学生掌握了学习的基本工具和技能(如“阅读”“思考”和“表达”),学会了学习,它是一种普适性的能力,是学生在各学科学习过程表现出来的普遍存在的共同能力(跨学科能力);内容性能力表现为学生掌握了所学学科的独特的思想和思维方法,能够以学科独特的视角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它是工具性能力与特定学科的结合体,它是一种特殊性的能力,表现在特定学科的学习活动中。阅读、思考、表达能力是最基础性的学习能力,它们就像房屋的地基,其它能力如解题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作文能力、研究能力以及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能力都是建立在它们之上的。

第二节三大核心能力的内涵和培养。

一、阅读力——不会阅读的学生是潜在的差生。

1.阅读力的意义。

其一,课堂教学必须从以“听讲”为基础走向以“阅读”为基础(即从依靠教师讲转向依靠学生自己读)。

其二,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凡是学生自己能看懂、读懂的内容,坚决不讲、不教,教师讲的、教的必须是学生读不懂、看不懂的知识。

少教多学——多教少学。

通过阅读而不是听讲获得知识,从教下学习走向自主学习(教学意义:学会而不是被教会)。知识是自己学会的,还是被教师教会的,两者具有截然不同的价值。

通过阅读获得知识(观点、见解),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促进思考,丰富心灵,形成品格(一般意义)。

他让我们在教学中为了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倡导:“裸读”(不依赖教参或教辅)。读出意义(作者):

准确地读出教科书、文本、作者的本义、真义、原义;读出自己: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融入阅读之中,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用自己的眼光、思维、视角读出自己的理解、见解。读出问题:

提出读不懂(是什么)的问题,提出有思考性(为什么)的问题,提出批判性的问题。

二、思考力 ——不会思考的学生是没有潜力的学生。

1.思考力的意义。

思考具有以下特点:1有根据的思维,思考不是主观妄想(想象),而是以事实、数据和已经得到证实的知识(原理、方法)作为依据来进行推论和思维。2有条理的思维,即周到、系统、有逻辑的思维,其内在是事物(知识)联系、发展、变化的序,逻辑混乱、思考没条理就是没有序。

3有深度的思维,即直抵事物本质的思维,思维的表层和深层结构,事物的深度与思维的深度(思维方式、方法和过程本身的深度)。

以上三点既是思考的特点又是检验一种思维是否是思考的评判标准。

从教育的角度讲,思考要强调其主体性,即独立性和创造性,思考是学生独立自主的思维(不是被思维),思考是学生个体的独特思维(构建不是复制,个性而不是单一性),只有这样,思考才能成为学生的一种思维能力和一种学科素养,否则可能只是一种思维方式或技能。

三、表达力——不会表达的学生是没有影响力的学生。

海德格尔:“人活在自己的语言中,语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说话,话在说人。”

1.表达力的意义。

简而言之,表达就是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对问题的认识。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阐述看法或发表意见,这既是理解的重要标志,也是从理解到创新的关键一步。在教学中,学生常常是听得懂,就是不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这说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没有想透彻。

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认识和想法,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并把书本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同时也能暴露学生理解过程中的认知错误并得以及时纠正。

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表达是表现欲的满足和实现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表现自我影响他人的需要,表达是一种心理需要。

从教学论角度讲:教是最好的学。《学记》指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就其本义而言,这段话论述的是一条学习规律。它指出学不能仅限于潜心自得,而应当尝试施教他人,通过施教的知识外化过程强化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陶行知:“教是最好的学。”

从社会学角度讲:表达即交往、互动(倾听),表达是一种影响、奉献,也是一种反馈和更正,课堂是一个学习共同体,表达强调的就是交往学习、合作学习。学习不仅是一种个体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

交往的认识意义表现在,第一,促使知识增值。“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第二,活跃学生思维。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一个苹果跟一个苹果交换,得到的是一个;一个思想跟一个思想交换,得到的是两个,甚至更多。”

不会表达的学生是没有影响力的学生,表达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最高体现和综合反映。学习过程是一个吸收和表达交互作用的过程,吸收是个知识内化的过程,表达是个知识外化的过程。只有通过表达,知识才能被激活,才能真正转化、升华为能力,否则学生吸收的可能只是惰性的知识、没有活性的知识。

从学生个体角度讲,每个学生都有表现欲,教学过程要满足、培养学生的表现欲,给学生表现的舞台,展示的机会,这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永恒动力;

2019国培心得

4 承认差异,尊重差别。教师和父母的心理是一样的,希望自己的每一个学生都有好的发展,都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但是,教师却没有想到十个指头都有长短,更何况是学生,学生生长的环境不同,接受的家庭教育不同,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接受和理解能力的不同,差异的出现是正常的,而我们总是想让每一个学生的成绩都达到...

2019国培心得

通过国培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尤其是从袁老师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与此同时,它也具有其他职业无可比拟的特殊性和优越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接受的东西越来越丰富,这对我们教师的要求必然也就更高了。教师不再仅仅是个照本宣科就能满足的职业,它除了需要我们具备最基本的职业素质,...

2019国培心得

国培计划 2014 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之科技辅导员。心得体会。有一种平台,没有投入,你不会知道温馨如家 有一种交流,没有融入,你不会知道头脑风暴 有一种对话,没有深入,你不会知道豁然开朗 有一种学习叫国培,没有参与,你不会知道精彩纷呈。我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刚刚从学生身份转变成教师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