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概论作业

发布 2022-09-21 08:35:28 阅读 4857

形成性考核(一)

指导:题目要求同学们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进行讨论,讨论决策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同学们可联系下列具体方案:

1《城市生活无着落人员救助安置办法》

2《关于调整住房**结构稳定住房**的意见》(简称国六条)方法是先上网查阅上述公共政策方案的内容,并认真阅读。然后结合教材第98页“决策方案的具体内容”,写出讨论提纲。联系实际的例子很多,从你知道的例子中写2到4个就行。

讨论后形成的提纲,因时间关系没能进行讨论,就不作要求。

只要同学们写的有理有据,条理清楚,能自圆其说就可以。

注:p98决策方案的具体内容:

第一, 方案执行的必要说明。即指出要将所设计的方案付诸实施,首先应注意哦哪些问题才能保证方案执行效果与预期效果的一致。

第二, 解决决策问题的基本措施。这是方案的核心内容,要尽量做到明确、具体,并给决策方案的执行者一定的机动性。要明确指明方案的执行者应该做什么、如何做与实现决策目标有何必要联系。

由此可以增强执行人员对其的可信性,提高方案的可操作性。

第三, 明确方案对应的阶段。公共决策问题的复杂性使得其解决也呈现出长期性与阶段性。因此,在方案中必须明确决策阶段,以使得角色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划分和决策。

第四, 第四,决策方案性质的界定。即明确决策方案的使用对象,运用期限以及该方案着重解决的问题等。

第五, 方案所需的各种条件的要求。如实施该方案所需相应机构的调整或重新设置,人员的配备状况,以及资金等其他资源量的要求等。

范文参考(个人提纲在小组提纲中提炼)

**审计案例》讨论提纲。

一、本选题简介。

(一)选题依据:

1、审计理论界的专家大多数注重从理论层面理解和诠释审计,对于审计实践接触不多,即使审计科研人员通过审计实地调研,由于被调研对象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未必肯如实披露审计中发现的真实问题,这就造成审计调研的结果与审计发现之间存在偏差,由此形成的审计理论也就存在偏差;

2、从事一线审计的人员,具有丰富的审计实战经验,严重的经济问题在他们严谨的审计程序和准确的专业判断下被发现,但很多一线审计人员缺乏审计理论知识,无法将揭露问题实质的案例上升到理论,并用于指导审计实践;

3、审计专业的在校学生,在全面掌握审计、财务会计和其他法律法规理论知识的同时,迫切需要了解审计实战技术,有趣的审计案例不仅会开拓他们的视野,而且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激情,并帮助他们真正领会法律精神,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4、各大财经类高校教师苦于缺少审计案例的专业教科书,他们使用的仅有国外注册会计师审计专家编著翻译过来的版本,书的内容与国内国家审计现状难免会有出入。目前国内出版的审计案例系列书籍实际还停留在将审计报告内容简单地**,而未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尚未将实务与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讨论,对于高校的教学针对性不强。

基于上述4点理由,确定了《**审计案例》的选题。

(二)目标定位:

该课题以正式出版物的方式,设计二种版本,分别面对基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高校审计专业教师和在校学生。二种版本案例选取相同,体例有所变化。它对于从事审计业务的审计人来说很有启发性,对于审计理论研究人员也具有参考性,而对于高校审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又不失为一部提前实习的好读本。

同时,本书还将制作成ppt课件,致力于高校审计专业教师讲课之用。

(三)风格定位:

本课题一改学术类文章生硬、枯燥、难懂的通病,全书或采用生动有趣的文学语言,或采用严谨客观的新闻性语言,间插一般理论与实务性文章所特有的表述方法。作者力求全书有较强的知识性、启迪性和趣味性。在课题表现形式上是全新的,在课题内容上也与其他案例书有别。

(四)主要研究内容。

1、本书的基本体例:本书从案例背景介绍、审计发现过程、案例分析、审计发现采用的重要审计技术与方法、案例思考题等方面进行阐述。作者的意图是,背景介绍主要介绍本案大的宏观背景,如政治、经济、法律等或国家的最新政策规定、会议精神等;本案的审计依据、审计环境,以及审前调查的有关内容,这是编制审计实施方案的前提,也是审计发现过程的铺垫;本案的审计目标与范围、意义;本案的案情提要等。

审计发现过程是本案的关键内容,也是审计一线人员和高校学生渴望了解的部分,其他所有结构应服从于该部分。案例分析主要结合审计发现过程和审计结果进行的分析评论,该部分有一个不变的内容是本案适用的法律法规;通过此案例分析发现理论与实践两者之间的差距,以及今后工作中应改进之处。接下来讲述的是本案发现所采用的重要的审计技术与方法,但该部分不局限于本案,而是结合其他审计类型综合讲述这一实用的审计技术与方法;最后是延伸性案例思考题,目的是把与本案有关的内容保留一部分,留给审计一线和高校学生自由想像和发挥的空间,真正达到案例启迪的目的。

2、按照国家审计署2008-2023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关于审计类型的划分,本书案例分布在:财政审计12个案例、金融审计5个案例、企业审计4个案例、经济责任审计4个案例、资源环境审计4个案例、涉外审计3个案例,共32个案例。其中,计算机审计案例8个、绩效审计案例8个、专项审计调查4个;**级审计案例7个、省级审计案例9个、市县级审计案例16个。

案例讲述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审计将会穿插内容。

二、讨论内容。

《**审计案例》讨论提纲提供了财政——税收征管审计、经济责任——科级党政领导干部离任审计、资源环境——退耕还林审计共3个案例(详见附件2)供各位专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1、案例选取。

**审计类型主要有本书选取的六种,但不同的审计类型具体占多少比重?同一审计类型又应该选取什么内容的案例?只是根据作者日常审计实践经验总结或作者已有审计成果汇集而成的,正因如此,在案例选取方面作者难免失之偏颇,甚至有遗珠之憾,2、体例选择。

本书表述的体例或称结构编排主要为:背景介绍、发现过程、案例分析、重要的审计技术与方法、案例思考。各位审计专家对此编排不知有何想法?

3、案例标题。

讨论提纲的附件1《目录》直接点出案例的标题,如“税收征管审计”、“国有企业法人离任审计”,是否可以考虑使用隐喻性的标题,如“任务财政”、“**私分”,或二者的结合,如“任务财政——税收征管审计”、“**私分——国有企业法人离任审计”。是否还有其他更适合的案例标题?

4、表述语言。

本书表述语言主要有三种:文学性、新闻性、理论性,究竟采用何种单一语言,或几种语言结合使用等,需要各位的指点。原则是站在读者的角度,力求知识性、启迪性和趣味性,不落俗套而又实用。

5、如有其他更好的意见或想法,请不吝赐教,在此先表示衷心感谢!

形成性考核(二)

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五至第七章之后。

题型:与期末考试一致。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交易理论 :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这中间,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之间通过不同方式的交易,在各种力量的互动过程中,达成某种妥协、退让或默契。

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制定的政策目标与方案是较为理想的结果,但在实际中却是行不通的。

2.德尔菲法:德尔菲方法是一种直觉**技术。

它是2023年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的,德尔菲法,又名专家意见法,是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团队成员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以反覆的填写问卷,以集结问卷填写人的共识及搜集各方意见,可用来构造团队沟通流程,应对复杂任务难题的管理技术。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说应当强调“(a)”。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

a.公事公办b.积极介入c.不闻不问d.退避三舍。

2.(b)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a.克朗b.史密斯。

c.西蒙d.拉斯韦尔。

3.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 d)。

a.响应b.深入。

c.反映d.内化。

4.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c)判断。

a.利益b.事实。

c.价值d.可行性。

5.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c)。

a.形象思维b.立体思维c.灵感思维d.直觉思维。

6.政策评估是对政策( )所做的分析。

a.问题b.结论c.方案d.目标。

7.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c)。

a.反映b.深入c.内化d.响应。

8.史密斯认为,政策执行中有(a)个基本要素是必须认真考虑的。

a.四b.三c.二d.五。

9.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b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

a.自觉性、客观性与直接性。

b.自觉性、概括性与间接性。

c.自觉性、概括性与直接性。

d.概括性、间接性与主观性。

10、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d

a.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感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b.即人类的行动是无法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c.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d.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从政策执行者对执行政策的态度分析,政策执行方面的问题有如下几种类型(a、b、c、d、e)。

a.抵触型b.折扣型c.滞后型d.僵化型e.结构型。

2.( 的评价标准是在各类人员协商、平衡利益关系的过程中产生的。

a.有效b.适度c.客观d.全面。

3.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公共政策评价可以分为(a、b、c)。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b.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c.事前评价、执行评价和事后评价d.整体评价和局部评价。

4.立体思维的内在特征表现为层次性、多维性、联系性、系统性和(a、d)。

a、整体性、b、普遍性。

c、灵活性d、动态性。

5.头脑风暴法的优点是(a、b、c、d)。

a.它能够发挥一组专家的共同智慧,产生专家智能互补效应;

b.它使专家交流信息、相互启发,产生“思维共振”作用,爆发出更多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c.专家团体所拥有及提供的知识和信息量,比单个专家所拥有的知识和信息量要大得多;

d.专家会议所考虑的问题的各方面以及所提供的备选方案,比单个成员单独思考及提供的备选方案更多、更全面和更合理。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浴盆模型。

答:事物的不断发展变化,与政策相对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每一项政策都有其失效过程。要保证政策执行的可靠性,就要控制它的失效性。

依据可靠性理论分析,在政策方案的执行过程中,"失效"表现于早期失效、偶然失效和耗损失效三个阶段。这种政策失效率的变化,类似于浴盆状。人们把这种曲线也称为"浴盆模型"。

比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的出台、实行及调整。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2 4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2时间 学习完教材第五至第七章之后。题型 与期末考试一致。一 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10分 1 交易理论 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这中间,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之间通过不同方式的交易,在各种力量的互动过程中,达成某种妥协 退让或默契。依据某种价...

公共政策概论平时作业

在正式政策出台之后,大众传媒主要扮演 政策游说者 的角色。正确的答案是 错 公益性是公共政策运行的出发点和归宿。正确的答案是 错 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 正确答案是 外脑。追踪决策的分析过程,首先是从 开始的,即对原有决策的产生机制与产生的环境进行客观分析,从而找出失误产生的环节和原...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讲评

书上p93 94。书上p107 108。该题是让学生能更好的区分追踪决策和一般决策相比的不同点,此外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追踪决策。四 简答题。简答题的要旨就是 简而扼要,不需要太多的累赘语言,只需单刀切入就行。把握住这点在回答简答题的时候才能拿高分。1.参照书上p15。此题很容易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很大...